霍兰德与加德纳的理论

  《发现孩子的潜能》

  辨才必须有理论基础。国外这方面理论很多,我们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理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介绍一下。本书讨论辨才,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这两种理论。

  霍兰德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 1959 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这一理论首先根据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将劳动者划分为 6 种基本人格类型,相应的职业也划分为 6 种类型。这 6 种人格(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态度和行为表现等特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类型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各种类型人格的职业匹配如下:

  现实型的职业通常是那些对物体、工具、机器等进行操作的工作。从事现实型职业的人通常具有现实型的人格特质。他们大多是现实的、机械的,并具有传统的价值观,倾向于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也用他们的机械和技术能力来进行生产。

  研究型的工作通常是指那些对物理学、生物学或文化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通常具有研究型的人格特质,他们大多是有学问的、聪明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证明他们的科学价值而获得成就,这样的人一般会以复杂抽象的方式看待世界,并倾向于用理性分析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艺术型的工作通常指那些进行艺术、文学、音乐和戏剧创作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通常具有艺术型的人格特质。他们大多擅长表达,富有创造性,直觉能力强,不随大流,独立性强。他们通常以展示自己的艺术价值来获取成就,以复杂的和非传统的方式看待世界,与他人交往更富于情感和表达。

  社会型的工作主要是那些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教导、培训、发展、治疗或启发人的心智等。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通常具有社会型的人格特质。他们通常助人为乐,易于合作,善解人意,灵活而随和。他们通常是通过展示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获得成就,并常常以友好、合作的方式来与人相处。

  管理型的工作主要是指那些通过控制、管理他人而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目的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通常具有管理型的人格特质。他们一般都具有领导和演说才能,通过展示自己的金钱、权力、地位来获取成就,常常依据权力、地位、责任来衡量外界事物,并通过控制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常规型的工作通常是指那些对数据进行细致有序的系统处理的工作,如录入,档案管理、信息组织和工作机器操作等。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通常具有常规型的人格特质。他们通常整洁有序,擅长文书工作,一般会在适应性和依赖性的工作中获取成就。他们通常以传统的和依赖的态度来看待世界,并以认真、现实的方式来处理问题。①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设计了多种检测方案,用来检测学生的未来职业倾向,我参考的主要就是霍兰德的理论。但是我觉得霍兰德的理论只能用来检测初二以上的学生(心智稍稍成熟),而对于更小的学生,要想知道他们的人格类型和智能倾向,恐怕就要更多地依靠加德纳的理论以及弗洛伊德、荣格等的早期记忆分析、词语联想等方法了。这些我们都要陆续涉及。

  加德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学说,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辨才理论。有了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的理念就更明晰、更具体了,可操作性也更强了。

  加德纳给人的智能下的定义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①这很接近于毛泽东历来强调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得出,加德纳所谓的智能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力”有明显区别,我们通常所谓的智力往往指的是掌握死知识的能力,甚至只是记忆力。像电视台搞的很多“智力竞赛”,简直就是比赛谁脑袋里装的死知识多,与智能不是一件事。

  加德纳开始认为人的智能主要有7种,后来发展到8种:

  1. 语言智能。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

  2. 数学逻辑智能。利用归纳、演绎推理解决抽象问题,理解复杂关系的能力。

  3. 空间智能。正确地观察视觉世界和再现一个人的视觉经历的能力。

  4. 音乐智能。对音调、音高、节奏、声音协调和音乐符号的掌握能力。

  5. 身体运动智能。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6. 人际交往智能。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互相激励的能力。

  7. 自我认识的智能。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

  8. 自然观察的智能。在一个环境中觉察出事物异同点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这几种智能是各自独立的,有些甚至可以在大脑找到相应的控制部位。加德纳还认为这几种智能是同等重要的。他说:“我们的社会今天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上。”②“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评估都简单地依赖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测试。如果学生这两种能力不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就会被埋没。一旦我们开始尝试直接评估其他种类的智能,我坚信这些学生将会在那些领域中展现他们独特的才能。”③加德纳指出,很少有人的智能是单纯性的,一般都是混合类型的,只是其中某项或某几项智能比较突出而已。他还指出,某种职业并不只和某种智能单独对应,很多职业都需要多种智能支撑,比如钢琴演奏家就不但需要音乐智能,而且需要身体运动智能。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有强烈的实践色彩。他所说的智能必须体现在活动中、实践中、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中,不是静态的,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还有一点要注意。多元智能理论并非对一个人的全面评价框架,它只涉及人的一个侧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人的非智力因素,个性心理、人格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东西,虽然也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更重要,但不属于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范围。

  对加德纳各种智能同等重要的说法,我有保留。他似乎还认为(说得不很肯定和明确)每一种智能都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这一点我也没想通。我觉得思维方式没有那么多种,或许加德纳对思维方式的概念另有解释。但人有多种能力,不同的能力有不同的领域和用途,这一点我完全赞同,只不过它们独立到什么程度,8 种智能是平行关系还是互有交叉,它们在不在一个平面上,都还值得研究。

  人与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这里有一个精彩的例子。丹尼尔·塔米特1979年出生于英国。他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也是一位数学和语言天才。他精通11国语言,曾在一周之内学会了冰岛语。他能记圆周率小数点后22513个数字。他的著作《星期三是蓝色的》被译成了18国语言,畅销全球。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摘录):

  “我总是把抽象信息,比如数字,看成生动的可视化形象,数字在我脑海中呈现出复杂的多维形状,我就是以这种形态来进行计算和比较排序的。

  “在我看来,数字和单词绝不仅仅是留在纸上的墨水符号那么简单。它们有形状、颜色和结构等各种特征。它们有生命,所以我从小就把它们当成‘朋友’。我想我的记忆之所以很深刻,原因就在于,信息对我来说不是静态的。我不是死记硬背那些数字(像一台电脑那样),我是在和数字一起跳舞。我并不吃惊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我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这对我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反倒是别人不这样思考令我感到奇怪。

  “小时候,我在大多数人眼里根本算不上聪明。那时候我循规蹈矩,不善交际。许多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对我来说却很难,比如注视别人的眼睛或者解读一个人的肢体语言。这些技能都是后来付出巨大努力才学会的。另外,对于老师教的许多拼写和算术方法,我也感到非常吃力,因为这些方法与我的思维模式并不相符。

  “尽管我们不能以某种‘科学的’方法来精确地测量和评估智力,但我确实认为智力是存在的,而且因人因事而异。这一概念对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同样有用和重要。我反对那种认为智商测验可以决定人们智力的观点。我认为社会应该更注重基础教育(如读写能力等),并鼓励和培养孩子的独特才能。

  “在大多数人的大脑里,各主要功能是分区行使的,而且不能互相干扰。科学家发现,在一些脑部疾病中,本来正常分隔的脑区却会产生交互联系。我的理论认为,之所以产生一些罕见的富有创造力的想象,是因为本来没有关联的思想、记忆、感觉和观点意想不到地汇集在了一起。大脑的这种‘超联通性’或许就是杰出创造力的源泉。

  “我在书中还提到另一个记忆的技巧。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回忆某些信息时所处的地点或者环境,比如颜色或气味,与最初获得这些信息的情境有相似之处,人们就更容易记住这些信息。因此,在获取某条信息时,对周围环境也更加关注和了解,有助于我们日后更好地记忆这条信息。”

  这就是说,人与人思维类型是不同的,有的差别可能较小,有的差别就很大,可是经验告诉我们,真正有创造性的人,其思维方式往往与一般人差别较大。所以,家长和教师发现某个学生不能适应学校教学的时候,最好不要主观认定这是学生单方面的问题,也不要和学生较劲,逼迫他就范,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的教学不适应他的思维类型。如果我们的专业水平不够,无法帮助他,起码我们可以少给他一些伤害。我想,对于很多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就不错了。可惜的是,他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总是认为学生都“应该”适应老师的教学,“你怎么连这都不会!”这种态度,其实是反科学的,脑科学研究的成果不支持这种主观武断的态度。

  塔米特的记忆类型是情境记忆,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路子。我看到塔米特推荐的记忆方法,立刻想起了我教过的一篇课文:《歌声》,作者吴伯萧。文章开头的一段很是经典: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那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像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创制形象,声音创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

  这是关于“情境记忆”的非常精彩的文学表达,与塔米特推荐的记忆方法如出一辙,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我觉得这种思路大有可为(比如在某些音乐和动作的伴随下记忆一些东西),但要利用此种记忆方式,需要教师头脑灵活一些,校长也别把纪律搞得硬邦邦的。若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不像上课的样子”、“没正形”、“出圈”,那就只好死记了,事倍功半。

  我们介绍霍兰德和加德纳的理论,并不希望读者诊断孩子人格和智力的时候死板地对号入座,千万不要搞得太机械,我们只把这类理论作为因材施教的一种思路、一个参考坐标就行了。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