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格特征和智力倾向

  《发现孩子的潜能》

  我在网上和网友们讨论因材施教时,网友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下面几节就是讨论这些问题的。

  孩子的人格特征和智力倾向多大年龄可以看出来?

  据我的经验,孩子的智力倾向在幼儿时期就有可能看出苗头,但是,孩子越小,辨才和因材施教越困难。20世纪70年代,我在中学当老师。一次带学生下乡劳动,走过一片菜地,看见一些菜畦里长着很多小苗。我知道这肯定是菜苗,但看不出是什么菜。我就问同学:“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菜吗?”学生们都凑上去仔细看,有的还伸手摸,但最后都说不知道。然后他们就都看着我。我说:“我因为不知道,才问你们的。”然后大家就转头看一位张同学。他是个问题生(那时叫后进生),毛病挺多,但非常能干,关于农业生产的知识比我们都多,人缘也不错。张同学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这些菜苗,肯定地说:“黄瓜!”同学都不信。“你瞎说!”几个人七嘴八舌嘲笑他。我也不敢信,因为从这些菜苗上,实在看不出一点儿黄瓜的影子来。只见张同学不慌不忙上前揪下一片菜叶,在手心揉碎,说:“你们闻闻。”我们闻了闻,确定无疑是黄瓜味。这一下我们全都服了,有人甚至惊喜地喊出声来,这使张同学很得意。

  这个教育小故事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出很多东西,我这里要说的是它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生物年龄越小,越难以看出其特点。成年的黄瓜秧我们师生都认识,我们还干过摘黄瓜的活儿,但是幼苗我们却不认识,因为幼苗还没有来得及展示出黄瓜的基本特点,就好像蝌蚪尚未变成青蛙一样。我在电视上看过熊猫产子。刚生下来的熊猫那么小,肉乎乎的,红彤彤的,你怎么也无法把它和庞然的、黑眼圈的大熊猫联系到一起。人也是生物。同样道理,人也是年龄越小,其个性特点越难以判断。我们甚至可以说,幼年和童年的我,还不是我,还没有变成我。这显然是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搞清他的人格特征和智能类型,是很困难的。作为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老师,我们也应该承认,我们对工作对象若明若暗,甚至判断失误的可能性很大。这是教育者应有的自知之明。有了这个自知之明之后,我们肯定有这样的应对之策:①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分辨力和判断力。这方面,学生年级越低,对教师要求反而越高,需要最有水平的人去教最小的孩子。②既然孩子个性难以准确判断,那么合乎逻辑的对策就应该是——谨慎行事。情况不清宁可少管,以免用管理茄子的办法管理黄瓜,用养育老虎的办法养育熊猫,那样会伤害他们,阻碍他们的成长。

  非常可惜的是,我们今日的学校教育恰好是与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对着干的。我们误以为孩子年龄越小越好对付,所以我们把业务水平相对较低的教师派去教小学,教低年级,而且更可怕的是,孩子年龄越小,我们管得越严,管你什么个性,都得照我说的做。这不是教育,而是自以为是的蛮干。蛮干的结果是等到孩子上了高中,把真正的个性展现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才明白——原来他是这样一个人!然而晚矣。我们已经犯了很多无法纠正的错误,给孩子造成了很大伤害,而且我们早就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他们对我们的“教诲”已经不屑一顾了,这是我们自找的。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逆材施教”,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屡见不鲜。流行的“赢在起点”的口号,就是这种蛮干思维的典型表现。所以我曾多次说过,我们教育并不是帮助学生成长的教育,而是“欺软怕硬”的教育。孩子小时候不敢反抗,我们就拼命加压,等孩子翅膀硬了家长教师压不住了,家长教师只好采取哄的办法(美其名曰“爱”),一面做寒心无奈之状。殊不知问题在于我们从一开头可能就错了。这也可见,国外的中小学往往宽松得让国人觉得匪夷所思,看来人家是有一定道理的,未必人家就比我们傻多少。

  当然,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我感觉,到了小学高年级,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其智力倾向已经大致可以看出,初中则几乎全能看出来,至高中,职业取向就应该有谱了。一般说来,越是天才儿童,偏才儿童,其智力倾向可能会表现得越早,越清晰。不过这里有个前提,家长和教师要有辨才的意识和能力。还有一个前提是,家长和学校必须创造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孩子参与其中,以便发现他们的特长。

  孩子的人格类型和智力倾向会不会发生变化?

  我们先看智力方面,看智力强项会不会变成弱项,弱项会不会变成强项。我的经验是,如果某人的某种智力倾向一直没有被发现,则若遇到机会,这种智力倾向有可能出人意外地变成强项。

  我姐姐是一个工人,很优秀的工人。人家都是右手焊接焊点,她左右开弓都能干。后来她上了“721大学”,毕业后转成干部,做人事工作,一直到退休。退休后,她又上老年大学去学画。她画油画,也画国画,我看她画得有模有样的,心里想,当年她要去学美术,说不定就能成为一个画家。可惜了。我就没有此种美术细胞。顺便说一下,我母亲很有绘画才能,可能遗传给姐姐了,没分给我。

  我有一个学生,女孩子。那时正是“文革”时期,学校排芭蕾舞剧《白毛女》要班主任推荐演员。我看她身材好,平日动作也好像有点意思,就推荐她去试试。她听后吓了一跳。她说:“老师,不行不行!我从来没跳过舞,我哪会跳舞呀!”我劝她去看看,结果她被选中,后来跳得很好。这个学生后来成了纺织女工。我想,如果她去学舞蹈,或许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不过在那个时代,当工人、做领导阶级,是青年人最向往的。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未被发现的潜能,一旦发现,有可能成为人的强项。但是,已经发现的,比较弱的潜能、弱项,有没有可能后来变成其强项呢?这我不知道。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可是一旦此种潜能成为强项,你也可以解释说这本来就是他的强项,只不过没得机会施展就是了。人们说的“大器晚成”可能就是这种说不清楚的现象。我有一个设想,我们也许可以从人的早期记忆中找到线索,来判定他后来的强项有没有基础。据我自己解读早期记忆的经验,人的智力倾向,尤其是强项,在早期记忆中往往能看出端倪。那我们就可以推断,那些大器晚成者,实际上是有此种潜能的。如果早期记忆中没有某种潜能的痕迹,则此人今后要在这个项目上“大器晚成”,可能性很小,除非你把很小的成功也算作“成”。

  我们再往反方向说。一个人的强项是否可能退化呢?我想这倒是完全可能的。我见过很多有潜质的孩子,长大并没什么成绩,比如有的学生上学时写文章甚有文采,长大以后写不出来了。我想这很可能与非智力因素有关。智能强项只是一种潜质,没有非智力因素作动力和起保障作用,这种潜质完全可能萎缩。但下面这种情况要另当别论。比如某个学生小时候显得很有音乐智能,大家都以为他长大会成为歌唱演员,结果他长大成了科学家,这恐怕不能断定他的音乐智能退化了,而很可能是他的数理逻辑智能更强一些。我上小学的时候就考过戏曲学校,而且第一试(面试)还考上了,后来我却成了一个教师和研究人员。我对自己智能的诊断是:我的智能的真正强项可能是思维能力,我的一些大学同学也是这样评价我的,而我的记忆力则比不少同学都差。

  总起来看,对于智能的变化,我们最好持谨慎态度,既要敢于诊断,又不要把话说死。这种态度绝不是狡猾,而是实事求是。人本是最难了解的一种客观事物,任何时候都无法说我们对某个人的智力已经门儿清了,我们对自己也不要这样看,真有自知之明很难。所以我们要随时准备调整对一个孩子的看法,也让他随时准备接纳 “自我”的一个新的、不曾了解的侧面。

  至于人格基本特征,我的看法是,它大概是一辈子不变的,除非受到了极其特殊的刺激。俗话说的“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就是此种现象。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