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搂着抱着批评孩子:给孩子爱的肯定

  为了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我们经常会说:

  你再这样,妈妈不爱你了……

  你再这样,妈妈就把你关到黑房间去……

  你再这样,妈妈就把你扔出去,让乞丐把你抱走……

  对孩子而言,这样的对话是一种爱的剥夺,是天底下最残酷的惩罚。它让孩子幼小心灵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搂着抱着批评孩子:给孩子爱的肯定

  晚饭,阿风拒绝吃饭,还出奇的倔强。

  妈妈很生气,很无奈,却也不想用“跟着屁股后面喂”的办法来妥协。不吃就不吃吧。

  妈妈自顾看书。满屋的闷闷不乐。

  8点过后,奶奶看不下去,提出给阿风泡奶粉、吃面包。

  阿风点头同意了。

  妈妈不愿意奶奶这么宠着孩子,不把三餐当回事,但又不想跟老人家当面冲突,只好睁只眼闭只眼,继续沉默不语。

  阿风却再次发飙。

  先是坚决不让奶奶泡奶粉,一定要妈妈泡,然后很过分地要妈妈把面包一块一块撕下来喂给他吃。

  这下妈妈真的生气了,强忍怒火,没好气地说:“你自己撕了吃。”

  阿风号啕大哭:“我撕不下来,妈妈,你帮帮我啊,你帮帮我啊,我不会啊!!!”伤心欲绝的样子。

  妈妈不为所动,语气变严厉了,说:“自己会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妈妈不会帮你的。”

  阿风眼泪鼻涕一大把,又哭又嚎,还坚决不碰面包,好像面包是会咬人的怪兽。

  一屋子的心烦气躁。

  妈妈很疑惑:“今天阿风为什么这样无理取闹呢?”

  冷静下来想了想,“最近孩子的叛逆、固执真有点让人头痛。?今天,我很为他不吃饭生气,阿风一定感觉到了。他会不会是想通过哭闹来求证什么?”

  妈妈深呼吸一下,让自己的语气尽量委婉:“妈妈很爱你,也很愿意帮阿风的。但是,妈妈只会帮阿风做阿风真的不会做的事情。阿风会做的事情,还要求妈妈帮忙,那是偷懒。这个忙,妈妈是不帮的。”

  这一番话后,阿风的哭声明显缓和,他试探地看了妈妈一眼,语气也缓和了:“妈妈,你帮帮我,好吗?”

  猜测得到了验证。

  妈妈轻轻搂住阿风,用肢体动作再次重申了自己的爱:“不过,哭闹是不会换来妈妈的帮助的”。

  此时的阿风已经从炸了毛的小公鸡变成了一个委屈的小鸡仔,紧紧靠在妈妈的身上不断抽泣。妈妈更紧地抱着阿风,把面包递到阿风的手里。

  大概5分钟后,阿风终于抵制不住面包的香味,自己撕着面包吃了起来。

  妈妈及时肯定:“看,阿风自己会做,对吗?”

  阿风点点头。

  经历了这件事情,我开始反省:

  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知道自己行为的对和错,只是无法控制自己,同时想试探成人的底线和标准。

  当他做了一件他认为可能不大好的事情的时候——

  如果你的态度是无所谓的,他会松口气,进一步地挑战你的底线;

  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斥责,他会有所收敛,但敏感的孩子又会担忧: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于是他开始尽其所能地吸引你的注意,用各种不合理的要求来纠缠,这一切都是为了试图验证“妈妈还是喜欢我的”。

  而这往往引发成人新一轮的斥责。

  善和恶的循环,往往在一念之间。一个爱的肯定和表示,会让一切恢复原有的轨道。

  批评孩子,搂着抱着更有效。

  观点:

  “严师出高徒”。

  “严”,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通常是被推崇的一个字眼。但“严格”与“严厉”并不等同,我们管教孩子时往往趋于后者,而且仅仅是表面和外表上的“严”。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大人自然而然选择的位置就是站孩子的对面,希望孩子看到自己严厉的眼睛、生气的脸庞,听到愤怒的嗓音……可这恰恰会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大人的怒火上和对惩罚的担忧上,忽略了对自身错误的反省。

  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它们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爸爸妈妈希望孩子能够审视自我行为,做出调整的话,首先应该满足孩子前三者的基本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文中提出。文/徐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