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遏制让孩子最受伤

  《如何爱孩子和教会孩子如何爱》

  你整天就知道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遏制让孩子最受伤

  鲁鲁是我一个朋友的儿子,读小学二年级,他非常调皮、贪玩,不爱学习,这让他的父母很头疼。

  鲁鲁的爸爸对儿子的学习很看重,他希望儿子能读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希望儿子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

  为此,当鲁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后,爸爸还会再给他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并给他报了几个课外辅导班,每个周末儿子都要上三个辅导班的课。

  有很多次,我听到鲁鲁的爸爸对他说:“不要整天瞎玩,放学后要先写作业,写完作业看一些课外辅导书,不要老看电视,不然成绩落后了,考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就麻烦了。”

  爸爸的苦口婆心并没有让儿子更用功,反而使他产生了反感,并想着法与爸爸对着干,想着法地玩。

  其实我知道,这个只有7岁的男孩几乎没有太多时间玩,他每天放学后被爸爸或妈妈接回家,就要写作业,父母根本不允许他在外面玩。周末,鲁鲁更是被父母看得死死的,除了上辅导班就是做父母布置的家庭作业。

  我为朋友的孩子叫苦,孩子生性爱玩,玩会给年龄小的孩子带来很多快乐。

  如果给孩子太多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占用孩子太多的课余时间,压抑孩子爱玩这一本性,就会压抑孩子的潜能发挥,恐怕孩子在学习上也没有好效果。

  ……………………………☆ ☆ ☆ ☆ ☆……………………………………

  我曾读过旅美教育家黄全愈所著的书《孩子就是孩子——玩的教育在美国》,书中详细而深刻地阐述了玩对孩子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发展的巨大影响。

  美国是比较注重孩子玩的国家,美国父母常对孩子说的话是“Have fun!(玩得开心点)”。他们对孩子的玩几乎没有限制,他们允许孩子每天玩四五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课余时间,美国父母从不给孩子“增负(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美国孩子的家庭作业原本也不多,课堂以外的时间,都是孩子玩的时间,父母也允许孩子没有限制地“疯玩”。

  但是,中国父母却大多不会允许孩子这么没有限制地“疯玩”,他们会以考学竞争、就业竞争激烈为由,不断督促孩子学习、学习、学习。

  学校贯彻国家教育要求为孩子“减负”,但很多父母却想法为孩子“增负”,他们不甘心浪费孩子比以前更多的课余时间,不是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就是给孩子报各种课余辅导班。

  这样一来,孩子虽然在校、在课堂上的时间少了,但他们依然没有太多玩的时间,甚至玩的时间都被课外辅导班、课外作业占用了。

  “要总是玩,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这是很多父母为孩子“增负”的理由。

  但牺牲孩子玩的时间,为孩子“增负”,不仅不会促进孩子的学业和各方面能力发展,反而会阻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

  因为,玩可以促使孩子发现自我,促使其情感发育、道德养成,促进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孩子的成绩优异与否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去学习,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热情,能否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把玩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在心情舒畅、个性舒展的状态下玩好、学好,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孩子的成绩更容易提高。

  ……………………………☆ ☆ ☆ ☆ ☆……………………………………

  虽然孩子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很多家长就争相为自己的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相互之间较着劲地为孩子考学“添砖加瓦”,孩子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家长之间的竞争。

  但我从不盲目跟风,对很多父母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为孩子的学习忙这忙那的做法不屑一顾,甚至有些反感。

  我从不给桐桐布置额外的作业,也不给她报过多的课外辅导班(她自愿的、有兴趣的除外)。我希望她始终保持童心,有更多的时间玩。很多时候,我会鼓励她玩,并和她一起玩。

  有时,桐桐的老师布置作业比较多,且有些作业“没有多大意义”,如老师会要求孩子们每个生字抄写20遍、30遍,一道数学题做5遍,这种情况下,我甚至会帮助桐桐“偷工减料”。

  我对桐桐说:“如果你能保证上课好好听讲,把老师教过的知识都学会,会写、会做,我允许你作业不用写那么多遍,让你有更多的时间玩。”

  我不希望桐桐淹没在这样无意义的作业中,我希望天性好玩的她在小学阶段能好好地玩,希望她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或许,桐桐的老师有时会在心里责怪我不配合他们的教学,但鉴于桐桐一向乖巧懂事、成绩优异,其他方面表现都不错,老师也就不再计较什么。

  成墨初给您的教养建议

  父母要教会孩子劳逸结合,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在玩的时候痛快地玩,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得出色,玩得快乐。

  不遏制孩子玩,也不能放纵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玩耍要有一定的限制,保证孩子不会因为玩而荒废学习。

  父母要从玩中引导孩子学习,让孩子将对玩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学习也会变得很有趣。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