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一个事事不考虑别人,处处都表现得十分霸道的孩子,很难在人群中立足。家庭是孩子最早体会,因此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释放分享和谦让欲望的机会、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很霸道,什么事都只顾自己,还认为什么东西都理所应当地属于自己,在家里还好,家里就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宠着他,可是这样霸道下去,在外面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为什么这么霸道?
前几天和同事聊天,有个同事说起自己带孩子去肯德基的事。
我们这里不是个大城市,肯德基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还算是个新鲜事物。同事说:“别看我带孩子去过好多次,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肯德基里的东西是什么味儿。光看着孩子吃了!”
别的同事问她:“你这当妈的,自己就一口也舍不得吃?”她说:“我家那孩子每吃到个新鲜花样就说‘妈妈你吃一口’,这孩子倒知道疼我呢!”
我当时对她说:“孩子让你吃你就吃嘛。人家想着妈妈呢。”她说:“唉,他要我吃,我就假装往嘴边放一下。这东西不便宜的,几十块钱花出去,才那么少的一点点,孩子吃都吃不饱,让他高兴高兴得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又不会伤什么心,他心满意足了,不在我耳边没完没了地唠叨肯德基就行了。”
我又对她说:“我劝你呀,以后孩子让你吃什么你就吃,别在这方面讲奉献,钱花都花了,你吃一口,孩子肯定不会要求你给他多买一口,他根本没有这个想法,就是希望你和他一起吃,至少也要尝一下嘛。不然以后他会认为,妈妈不爱吃这个,不爱吃那个,不需要这个,也不需要那个,到时候就头疼了。”
我这么一说,她倒想起来:“也对哦,有段时间他爱吃芒果,那东西也贵,我就和他说我不爱吃,结果他真以为我不爱吃,上次他舅舅来拎了一箱芒果汁饮料,他就说妈妈不爱喝,倒是他爸爸抢着喝了一瓶,他还高兴得不得了。”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昕昕小时候的一些事。昕昕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一段时间,无论吃什么都先让我和她爸爸一人吃一口,我和他爸爸从来不客气,她让这一下,我们就真的每人吃一口。姥姥就不一样了。
有一年,我带昕昕回老家住了些天,昕昕吃东西时总想让姥姥和姥爷每人吃一口,姥爷来者不拒,吃了还会说:“嗯嗯,这个苹果为什么这么甜呢?我以前吃的苹果没有这么甜啊?哦,我明白了,这个苹果上有我的乖孙女味。”姥姥却总是说:“乖,昕昕吃吧,姥姥不爱吃。”有一次被我听到了,我就问老妈:“我怎么不知道您不爱吃啊?”老妈笑了笑,不吱声儿。我知道她疼昕昕疼得过分,隔辈人都疼孙辈,就劝她:“让您吃您就吃嘛。”她还是不吃。
过了一段时间,昕昕再吃一些经常被姥姥拒绝的东西时就只让姥爷,不让姥姥了,她说:“姥姥不爱吃。”这让老妈有点失落了。我就又劝她说:“您看,孩子本来很疼您呢,吃什么都想着您,可是您不领情,孩子还真以为您不爱吃呢,再这么下去,孩子怎么会什么事都想着姥姥呢?”老妈的几个孙辈里面,就昕昕不是她看大的,所以她总是心疼昕昕,怕昕昕和她不亲,听我这么一说,她也觉得有点严重了,于是当昕昕再让姥姥尝其他东西的时候,姥姥不拒绝了,也表扬“孙女味”的东西好吃,昕昕第一次发现姥姥有“爱吃”的东西,高兴得不得了。
对于老妈“不爱吃”的东西,我没和昕昕说姥姥其实是在骗她,我想这不是个好方法。好方法是什么呢?我对昕昕说:“姥姥不爱吃,但咱们可以动员姥姥吃啊,比如这个大苹果,营养特别多,经常吃对身体很有好处,你去把这个道理给姥姥讲讲。”昕昕就去对姥姥说了。姥姥“接受”了孙女的意见,和昕昕一起吃苹果。
孩子的分享、谦让等行为,也是天性中的一种,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给予孩子释放的机会,如果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昕昕在与家人分享食物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分享、谦让等等,并不会霸道地认为什么东西都只属于她一个人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出生后某个发育期受到了阻碍,这方面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孩子出生后视觉开始发育,如果这时将他的眼睛蒙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打开,孩子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了,而且再也治不好了。如果孩子喜欢到处爬、到处跑的时候把他严格地控制在床上,不让他到处爬和跑,他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这是由于生命的任何器官都严格遵守着“用进废退”的自然原则,人的大脑在早期会进行自动、快速的联接,指挥身体各器官执行指令,但这种联接成功的几率取决于刺激经验的多少。各器官在不断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其功能会不断被强化。但如果偶尔执行命令,其功能就会逐渐退化;如果根本不执行命令,其功能就会彻底消失。
心理成长也有同样的道理。当孩子开始出现分享、谦让等欲望时,如果大人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拒绝或者限制,他们这种正确的欲望就得不到强化,渐渐地就会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被淘汰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原因之一,责任不在孩子,不是孩子不懂事,是父母没给孩子学习与强化的机会。
马克在《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孩子对处理人际关系的学习,最初就是由分享开始的。细心的父母可以发现,当孩子最早想和某个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常常通过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等方式来进行,希望以此获得对方的好感,达到让对方和自己一起玩儿的目的。但这种方式的自然出现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孩子在走出家门之前,能够在家庭中体会到分享的乐趣。
家庭关系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困难重重。一个事事不能考虑别人,处处都表现得十分霸道的孩子,很难在人群中立足。家庭是孩子最早体会、分享乐趣的场所,因此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释放分享和谦让欲望的机会,让孩子学习处理家庭关系,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