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婴儿说话要慢而清晰,使孩子能跟得上并模仿母亲的说话。如语速过快或语音不清,使孩子不能接受这种信息,久而久之,婴儿会丧失学习语言的兴趣。在此阶段要注意不要勉强婴儿说话,也不要纠正他们的错误。特别是勉强婴儿说他们讨厌的话时,反而会影响宝宝说话的欲望。当宝宝不能顺利地发出“妈妈”的音时,有些性急的母亲就会急着纠正“不对,说妈妈”“再说一遍”“快跟妈妈学”等等,有些母亲甚至会用手指触摸宝宝的嘴唇,强迫其修正发音,这对婴儿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情绪上会受到压抑。如果这种痛苦的经历不断持续下去,就有可能在1~2岁时形成口吃。如果用平和、缓慢的语调与婴儿交谈,婴儿会自然而然的接受语言信息,并很快学会说话。
1岁左右的孩子发音一般都不太准确,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 “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大人不要把孩子不准确的发音当作好玩,有意去逗他,或故意学他错误的发音。时间一长,错误的发音就固定下来,以后很难纠正。此外,1岁的孩子说话时,语句还不完善,语病很多,大人不要笑话或训斥他。不然,孩子在人前会不愿说话,造成性格孤僻,影响智力发育。
对孩子说话时不要用方言、土语,更不应说粗话,从小培养语言美,使孩子懂得举止谈吐优雅。事实证明,父母早年给孩子创造的语言环境对孩子语言能力,甚至将来的学业成绩都有巨大的影响。那些接触过更多词汇,置身于更好的、标准语言环境的孩子,他们的词汇更丰富,能理解的词语更多,因而对语言的掌握也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