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与刻板

  《全脑教养法》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整合状态下是什么样子呢?如果一个人整合得很好,他就会心理健康、生活幸福。但是这样的回答很难准确定义。事实上,图书馆里有很多书都写满了关于心理疾病的讨论,但很少有心理健康的定义。我首先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定义,这一定义已得到全世界研究人员和心理治疗师的认可。这个定义基于整合的概念,参考了对于人际关系和大脑的复杂动态的理解。用一个简单的方式表述就是:心理健康就是有能力使自己保持在一条“幸福之河”的中央(见图 1— 1)。

  想象一条宁静的河流穿过乡间,这就是你的幸福之河。每当乘坐独木舟安静地在水里游荡,你就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你对自己、他人以及自己的生活都有清晰的认识,当环境改变时你可以灵活地调整,使自己保持在平静的水流中央。

  不过,有时你飘飘荡荡,离河岸太近了,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问题——取决于你靠近哪一边的河岸。一边代表着混乱,你会感到失控,不再漂浮在平静的河中央,而是陷入湍急的河水,被困惑和焦虑包围。你需要远离混乱的河岸,重新回到水流平缓的河中。

  但是不要走太远,因为另一边的河岸也有危险。这是刻板的河岸,是混乱河岸的对岸。和失控相反,刻板是指强行控制周围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你完全不愿意改变、妥协或与人商讨。在刻板河岸附近,水流似乎是静止的,但岸边丛生的芦苇和树枝会阻碍你回到幸福之河的中央。

  所以一个极端是混乱,完全失去控制;另一个极端是刻板,有太多的控制,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我们总是在两岸间来回移动,尤其是当我们

  学着做父母的时候。越接近混乱或刻板的河岸,我们就离健康心理和情绪越远。避开河岸的时间越长,就越能享受河水的宁静。很多成年人都是这样前进的,时而在平静中感受和谐,时而混乱,时而刻板,时而在混乱与刻板之间来回往返。和谐在整合中产生,整合受阻就会出现混乱和刻板。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我们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小独木舟,在自己的幸福之河中顺流而下。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临挑战,就是因为孩子不在水流中,要么太混乱,要么太刻板。3岁的孩子在公园里不肯与人分享玩具船(刻板),或是有人把玩具船拿走的时候,他会嚎啕大哭,乱扔沙子(混乱)?你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回到幸福之河中,进入和谐状态,避免混乱和刻板。

  大一点的孩子也会这样。你的孩子上五年级了,平时容易相处,却会因为没有得到在学校演出中独唱的机会而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他根本平静不下来,并且不断地告诉你在整个年级里他的嗓音最好。实际上,他在混乱和刻板的河岸间来回往返,他的情绪显然已经控制了理智,所以他拒绝承认别人比他唱得好。你可以引导他回到平静的水流之中,让他的内心更加平衡,进入一种更加整合的状态。

  混乱和刻板几乎充满了日常生活。你会惊讶地发现,了解混乱和刻板的概念可以帮助你理解孩子最令人费解的行为。这些概念可以帮助你随时把握孩子的整合程度。如果你看到孩子表现出混乱或刻板的行为,就知道他的大脑没有完全整合。同样,当他大脑整合良好时,他将展现出一个心理和情绪健康的人的品质:灵活、适应性强、情绪稳定,并且能够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强大且实用的整合方法让我们看到孩子或我们自己在整合被打断时表现出的混乱和刻板。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便可以制定恰当有效的战略促进孩子及我们自己的整合。这些战略可以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在后面的章节中会有进一步的探讨。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