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

  过去20 年最热门的研究之一就是关于学习方面的研究。在我小时候,人们用“聪明”和“愚蠢”这样具有诊断性的词语来形容一个孩子的学习风格。如今,多亏了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梅尔· 莱文(Mel Levine)、罗伯特· 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普里西拉· 韦尔(Priscilla Vail)等科学家们开创性的研究,才改变了人们看待学习风格的方式。虽然他们的研究不常见,却非常实用。

  根据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孩子的智力:她的音乐智能和内省智能很有优势,但是她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相对较弱。这样描述孩子的智力更准确、实用,而不是简单地形容她“除了会弹钢琴和做白日梦之外,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描述并非语义上的差别。之前的“诊断性”语言带有贴标签的意味,这种标签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学习动机变弱,进而学习成绩就会更差,自尊心也随之降低,最终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幸福感。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在他的著作《寻求快乐》(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中也有相关研究。

  过去几十年里,除了关于孩子学习风格的开创性研究之外,还有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科学家试图弄清“幸福”是什么。我从这些研究中汲取了大量养分书中引用的都是科学家真实的数据,而非本人的主观臆想。心理学先驱,如著有《教出乐观的孩子》的马丁· 塞利格曼2、《幸福的真意》作者米哈里· 希斯赞特米哈伊、《怎样适应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和《自我的智慧》作者乔治· 范伦特(George Vaillant)以及前面提到的迈尔斯,他们的实证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同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幸福?他

  们给出了确切而可靠的答案,我在书中也大力着墨这些结论。现在,我们要知道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哪些事情不能改变。我们要知道,孩子的一切需要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找到幸福。

  塞利格曼的研究结果表明,乐观的儿童成年以后极少出现抑郁和焦虑的症状,而且孩子在儿童期养成的乐观性格与他成年后的幸福感也高度相关。塞利格曼还认为,虽然孩子乐观的性格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父母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

  心理学家希斯赞特米哈伊在幸福的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了“心流”这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心流是一种将个人精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这种活动可能是滑雪、写论文、打网球或者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

  希斯赞特米哈伊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发现,处于心流状态中的人们幸福感达到最高峰。当一个人沉迷于一项有挑战性的事情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优势时,他就达到了心流的状态。一个人只要沉浸于最富挑战的事情,同时把自己的身心优势发挥到极致,心流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1967 年,范伦特加入哈佛格兰特研究部门(Grant Study)3②,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寻找构成幸福的元素。其实早在1937 年,部门的研究人员就已经开始探索“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幸福”。他们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可靠的数据,而非理论假设。范伦特最核心的研究结果是:人们解决压力的方式非常重要。你从处理压力的过程中学到经验,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父母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逃避压力,而是教会孩子怎样正确地处理压力。

  比如,当孩子跟你说他不会解数学题的时候,你要教他怎样寻求帮助,而不是假装问题不存在。这是为了让你引导孩子正视困难,让他知道向别人求助是处理压力的最好办法。当其他孩子被人嘲笑的时候,你应该教会孩子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考虑遭到嘲笑的孩子有什么感受,鼓励孩子公开为弱者辩护,而不是加入嘲笑的队伍中去。这样做其实是帮助孩子不向压力屈服,从保护弱者中学会同情和善良的行为,这正是适应社会的良好品质。

  在家里,你还可以让孩子同你一起做家务。等他十多岁时,你可以适当地给他一些酬劳。父母不必包揽所有家务活或请保姆帮孩子收拾房间,给孩子一个机会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既可以当家里的小主人,又能学会生活技能,何乐而不为呢?否则,孩子一碰到压力,就会选择逃避。当孩子养的宠物不幸死去的时候,父母错误的做法就是再给孩子买一个新宠物,或者简单告诉孩子“生活本就艰难,快点儿振作起来”。

  来自密歇根州霍普学院的心理学家迈尔斯多年来一直在研究与“幸福”有关的话题。他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经过他本人以及工作伙伴大量实证研究得出的,而不是凭空猜测。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成人的幸福感与4 个因素紧密相关:乐观、外向、生活主控感、自尊,这些因素根植于一个人的儿童期。如果父母和老师对待这4 个因素的精力和热情就像应对升学率那样,那么孩子成年之后的心理就会十分健康。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除了涌现出大量有关学习和幸福的研究之外,市面上相应地出版了许多开卷有益的书籍。虽然这些书籍没有颠覆传统理念和主流观点,但是它们至少对传统的理论提出了质疑。美国心理学家茱蒂· 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在《教养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一书中提到,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培养方式关系不大,而是和他的朋友圈子以及生活环境的细微差别更有关联。

  一些知名心理学家,例如《拯救奥菲利亚》(Reviving Ophelia)的作者玛丽· 皮弗(Mary Pipher)、《该隐的封印》(Raising Cain)的作者丹· 金德伦(Dan Kindlon)和迈克尔· 汤普森(Michael Thompson)、畅销书《真正的男孩》(Real Boys)的作者威廉· 波拉克(William Pollack),他们质疑传统教养子女的方式,用全新的观点指导父母该如何教养子女。罗伯特· 布鲁克斯与萨姆· 戈尔兹坦合著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受益一生》一书列出了10项效用性极强的指南,以帮助父母形成培养成功孩子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包括信心、乐观和变通性。

  还有戴维· 艾尔金德(David Elkind)的《忙碌儿童:成长得太快》(TheHurried Child),艾文· 罗森斐尔德与妮可· 怀斯合著的《望子成龙症候群:你让孩子忙过头了吗》,以及凯· 海莫威茨(Kay Hymowitz)所著的《成长的准备》,这些著作都严肃指出整个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无异于拔苗助长,我们过于追求速度和成绩,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失去了快乐、丰富的童年。    美国麦克唐纳基金会(James S. McDonnel Foundation)主席约翰· 布鲁纳(John T. Bruner)在他的书中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人们误解了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导致父母误认为在孩子三岁以前可以改善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不辞辛劳地运用莫扎特音乐和小汽车等各种刺激来提高孩子的智力。著名儿科医生、作家贝利· 布拉泽顿(T. Berry Brazelton)与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斯坦利· 格林斯潘(Stanley Greenspan)合作出版了《孩子必不可少的需求》(The Irreducible Needs of Children),书中细致描述了孩子成长、学习、迈向卓越的7 大需求。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