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对地理和天文知识的探索

  《剑桥男孩成长记》

  根儿4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去一家餐厅吃饭,饭后我们和朋友聊着天,发现儿子不在,四处一看,他已经站在一张餐桌上,用一支筷子指着墙上的一幅中国地图,口中独自语言。那个时候我不懂得这就是文化敏感期的表现,但我立即意识到了根儿需要地图,于是,第二天,孟爸便买来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云南地图、昆明地图张贴在根儿的房间,孟爸认为地球仪能够帮助根儿更好地了解地理,于是,买了一个地球仪回家。后来根儿对各国的国旗非常感兴趣,我们又买了一张世界各国的国旗图张贴在他房间。半年后,根儿在书店发现了立体地形图,买回家里挂在了墙上。

  现在回想起来,儿子当时的表现是文化敏感期,即对人类的文化发生了强烈兴趣,值得庆幸的是我和先生做得很好,及时满足了儿子对地理文化的内在需求,而没有功利于4岁的儿子掌握多少地理知识,这样的做法让儿子始终都保持着对地理的兴趣,知识轻松自然地进入了他的大脑。至今,儿子可以轻松地告诉我们某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带、当地物产等。

  假如当初我没有感受到儿子对地理的敏感期,而是斥责儿子不守规矩,对儿子一番安全教育,根本没有思考儿子为什么要站在餐桌上拿筷子指地图;假如当初我发现了儿子喜欢地理,而我功利地要求儿子记住国家的名称、地理位置、气候带等,然后将儿子的成就作为我炫耀的资本;假如当初我仅仅买回一本地理书讲解给儿子听,没有买他感兴趣的各种地图;假如当初我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要求他去学习舞蹈,认为舞蹈能够让孩子身型更好,又能够培养他的表现力,而无视他对地理的兴趣……那么,或许儿子的兴趣在我的斥责中烟消云散;或许他因为我的考核而将地理作为负担,从此厌恨这些地图;或许在我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中失去对地理的兴趣……

  小学三年级后,我们从昆明转学到了成都,在成都的房间里,根儿仍然有张贴地图和地形图的习惯,初中毕业后到了深圳,在深圳租住的房间里,根儿依然把地图张贴到墙上。孟爸非常支持根儿的这个爱好,他经常说:“把地球装在了心里,这个世界就变得很小了,这叫胸怀世界!”

  墙上的地图和书桌上的地球仪被根儿反复研究,我和孟爸不会主动给他讲解什么,他一旦来问一些地理的问题,孟爸立即热情地回应。孟爸是学文科的,地理知识信手拈来,而且还会在地理的基础上给根儿扩展,比如,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就会具备怎样的气候,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会产生怎样的经济作物,这些因素又如何影响到具备这样自然条件的国家的政治,父子俩会就这些问题进行一番讨论,根儿的地理知识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熏陶出来的。小学毕业的时候,根儿的科学老师告诉我:你儿子的地理知识已经相当于初中生了,他是怎么学习地理的?我回答:“他喜欢地理,自己看书、看地图、看地球仪学会的。”

  对地理感兴趣的同时,根儿对天文知识也充满了好奇。在他7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带着根儿来到云南省天文台,观看了宇宙星系的立体电影。透过天文望远镜,根儿近距离地与星空对话,了解了地球与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和海王星的关系,他收集了很多这些行星的图片,对这些图片爱不释手,至今,还保存在他的百宝箱里。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