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式教育不利社会性培养

  提倡素质教育、个性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着“虎妈”、“狼爸”、“鹰爸”式的教育,而且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教育成果。人们最关注的恐怕就是“鹰爸”是如何将一个可能脑瘫的早产儿,锻炼成智商高达218的神童的,并没有透过这些特殊的教育现象来剖析教育内涵的、本质的东西。

  日前,在“虎妈”、“狼爸”引爆家庭教育之争后,“鹰爸”式教育又横空出世,网民对此教育方式褒贬不一。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适合孩子的 启蒙教育呢?这种高压式的教育方式会不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教育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孩子健康快乐、可持续地发展呢?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相关教育人士提出了 自己的见解。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育心理学博士:高丙成

  首先,“鹰式”教育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良好的的亲子关系、依恋关系不仅有助于 幼儿情绪情感和道德品质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有效预测以后取得的成就。孩子需要家长的用心陪伴,需要自由玩耍的时间,需要同龄小朋友构成的集体环 境,需要在真实的人与人交往中成长,“鹰爸”式过于严格的锻炼往往难以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依恋感和安全感,也不利于孩子和同伴的交往与合作等“亲 社会行为”的发展。因此,家庭教育要以儿童的社会性培养为主。

  另外,“鹰式”教育也不利于孩子内驱力的激发。动机和兴趣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 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让孩子体验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孩子才会表现出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能力,并将这种品质延伸到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鹰爸”式过于严 格的锻炼不仅不利于孩子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和保持,而且容易使孩子本来已经建立起来的动机和兴趣逐渐消失殆尽。因此,家庭教育应该基于科学的教育方式, 多进行有效的引导,而少使用强制的、机械的、灌输的教养方式。

  最后,“鹰式”教育不符合教育规律。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存在着“关键 期”。0~6岁的孩子处于人格养成、习惯培养、智能开发、体能发展的关键期,需要一贯地、连续地、创造性地教育和指导。但任何教育都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 规律,并遵循一种适度原则,“过”与“不及”均不是最佳教育方案。如果不遵循孩子自身成长发展的规律,非要按家长固有的模式去培养孩子的话,往往会事与愿 违并蕴藏着很大的危险, 扼杀掉孩子那份天然的本性,由此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短期内很难消除。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训练应与其体能、智力、接受能力等相符合,并遵循其自身的个性和 兴趣而因势利导,这才是“适度”。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长:黄启成

  “虎妈”、“狼爸”、“鹰爸”等特殊的教育方式,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无需过多评价。至于这种严厉苛刻的教育方式主要还是由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 念造成的,如“望子成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另外,这些家长身上也曾有过那种情结,“虎妈”、“狼爸”儿时也是在父母的苛刻教育下成长的,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就自然采用了这种方式。

  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等都是不可替代的,在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施以快乐教育,让孩子拥有美好的回忆。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 惯、给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信念的坚守等,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健康、阳光自信的人,而不是急功近利取得暂时性的成功。

  大连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翟云峰

  “鹰爸”式教育虽然严厉,但确实锻炼了孩子的体能、智力。中国的教育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其实更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健全的人格,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注重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思想,我国古代蒙学中就有充分体现,如《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都注重孩子的品德素养;《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也是渗透给孩子要从小提升自身的素质。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方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