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家庭教育 > 家教指导

 小调查,大争议
 2005年01月10日 10:32 《父母必读》

  对德国父母的认知清单,中国父母的认同程度并不高。

  雷雳教授给中国父母的建议:

  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拓宽自己的视野。

  “只有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全面的认知能力”。

  小调查,大争议

  对于德国教育专家总结出来的清单,中国的父母们是怎么看的呢?我们在新浪网亲子中心上对此进行了调查。

  我们请父母从清单中选出他们认为孩子在童年需要经历的事情。截至10月19日上午10点左右,共有343人填写了这份问卷。我们发现,对这份清单和清单上的很多项目,父母们存在着较大争议。

  我们请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雷雳博士对结果进行了点评。

  结果之一 父母们普遍看重和普遍不看重的项目

  选择比例最高的项目 “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 78.7%)

  有70%以上的人选择的项目(清单中的绿色项目) 共7项,分别是:

  * 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78.7%)

  *有过情绪体验。例如,自己学习进步使周围人满意的愉快体验。(74.1%)

  * 听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和寓言知道艰难和安逸。(74.1%)

  * 认识亲戚朋友,能初步理清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干女儿等。(72.0%)

  *有过身体体验。体会过身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被托起;会荡秋千,体会过身体与秋千之间相互的作用力。(71.7%)

  *曾与父亲一起做过家务,例如做饭、擦桌子、铺床、做手工;曾单独与父亲度过整整一天的时间;生病时得到过父亲的悉心照顾。(71.4%)

  * 有过亲情体验。比如,看过父亲刮胡子。(70.6%)

  选择比例最低的项目 “曾推选出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参加会议讨论”(16.0%)

  少于30%的人选择的项目(清单中的红色项目) 共12项,分别是:

  * 曾与别人为一条规定进行过争论,曾经改变过一条规矩,能理解常规和例外的相互关系。(29.7%)

  *曾给别人写过信,并从来信中得到过慰藉;曾满怀热情等待过一封信的到来,或者收发过一封电子邮件。(29.2%)

  * 曾按照操作规程做过一次实验,并反复练习。(27.4%)

  * 在农田里撒过种子,收割过农作物。(27.1%)

  *曾好奇地想:如果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沙盘上会是什么样?要是写在雪地上、森林的地上和结霜的窗户玻璃上又会怎么样?(27.1%)

  * 对计量单位有一定的概念。比如,3公升相当于3个装满的牛奶瓶,曾用自己的身高丈量过房间。(26.5%)

  * 掌握一种防止食物腐烂的方法,会修理简单的东西,购买一件物品时会首先考虑维修是否方便的问题。(24.8%)

  * 曾经对树叶上的脉络和自己手上的血管进行观察,并加以比较。(23.9%)

  * 曾在一幅描绘冬天景色的画上看到过用蓝色表示阴影。(20.7%)

  * 认识一位大师、一位专家或是一位能手,并与他们一道工作过(作为“指导老师”)。 (20.4%)

  * 曾不小心掉进一条小溪。(19.5%)

  * 曾推选出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参加会议讨论。(16.0%)

  雷教授点评

  父母们普遍看重的项目:与个人生活和社会适应相关

  从总体上看,父母们比较看重的是那些与个人生活和社会适应相关联的项目,比如“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认识亲戚朋友,能初步理清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干女儿等”,等等。

  只有少数父母看重的项目:有冒险性质,与科学探索、亲社会和社会交往有关

  有冒险性质、与科学探索有关、亲社会、社会交往方面的项目,被选中的比例较低,如“曾按照操作规程做过一次实验,并反复练习”、“曾不小心掉进一条小溪”、“曾调解过一场纠纷,并使双方停止争执”(33.2%)、“曾给别人写过信,并从来信中得到过慰藉”等。

  父母们的意见,既反映自己的心态,也反映社会现实

  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父母们的心态。现在城里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们对他们精心呵护、倍加宠爱。我们看到,清单中某些冒险的经历,以及与自我控制等能力的培养有关的经历,没有得到多数父母的重视。当然,还有另一个可能,即中国父母对7岁前孩子能力的估计与德国父母不同。这个结果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心态,而从深层的意义上说,它更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

  结果之二 在许多项目上,父母们有较大争议

  父母们意见较一致的项目 19项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到,70%以上的父母认为必要的项目和70%以上的父母认为不必要(即少于30%的人选)的项目总共有19项。在这些项目上,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

  父母们意见不一致的项目(清单中的黄色项目) 34项

  从图中可以看到,有40%~50%的父母选择的项目有18项,有50%~60%的父母选择的项目有16项。就是说,认为这些项目必要和不必要的父母,都占到50%左右。

  雷教授点评

  父母们的意见不太一致,与父母们自身状况的差异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有关

  其一,参加调查的父母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所关注的儿童教育问题也会有差异。

  其二,当今社会正处于快速变化中,新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观念呈现多元化。例如,过去认为知识很重要,现在则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和个性发展也渐渐受到重视。对教育问题的不同思考和探索,也会使父母们的看法出现较大差异。

  结果之三 对同一方面(如认知方面)的不同项目,父母们的看法有很大差异

  同类的项目中,有的父母们普遍赞同,有的父母们普遍不赞同

  同是认知方面的项目,父母选择的比例有的高到74.1%(“听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和寓言知道艰难和安逸”),有的低到23.9%(“曾经对树叶上的脉络和自己手上的血管进行观察,并加以比较”)。个性、社会性方面的项目和言语方面的项目,也有类似的情况。

  雷教授点评

  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这份问卷的69个项目涉及到儿童发展的广泛的内容。

  认知 包含记忆、思维、学习概念等方面。

  例如“能记住报警电话号码、急救号码或是火警电话号码”,“能将电话上听到的消息传达给他人”都是与记忆有关的内容。记忆是人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思维等更高级的心理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让孩子学会一些记忆策略,在生活中锻炼复述和回忆等记忆的过程,能帮助他记忆能力发展。

  与思维和概念学习有关的项目也很多。例如“听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和寓言知道艰难和安逸”,就是借助故事中那些生动鲜明的具体形象,帮助孩子理解“艰难”和“安逸”这样抽象的概念;“曾给自己测过脉搏,也给小伙伴和小动物测过脉搏”,有助于儿童掌握“脉搏”这个具体的概念;“对计量单位有一定的概念。比如,3公升相当于3个装满的牛奶瓶,曾用自己的身高丈量过房间”,则有助于儿童掌握数的概念;“研究过皮包上的拉链和门上的锁,会使用插销和钥匙。不会将自己不小心反锁起来”,则包含在生活实践中对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推理;“曾经对树叶上的脉络和自己手上的血管进行观察,并加以比较”,可以培养儿童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同时,这些内容都有利于培养儿童探究的兴趣。

  儿童的思维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联想进行的,让孩子通过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学习、记忆、思考,有助于孩子们发展认知能力。

  个性、社会性 涵盖自我意识、性别意识、亲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

  例如“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曾画过一张自画像”,7岁之前,儿童对自己的描绘常常限于一些外在特征,通过自画像可以看到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情绪体验中的自尊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有过情绪体验。例如,自己学习进步使周围人满意的愉快体验”就属于这类经历。除此以外,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其中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会等待等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清单中的“懂得不是所有愿望都能立刻实现”,就是这样一种经历。

  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要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并且把它结合到自我概念中,形成适当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知道典型的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如果有人问到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就反映了这方面的能力。

  培养亲社会行为、减少侵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看到别人把东西掉在地上,能主动帮着拾起来”,就是一种利他行为;而“知道诅咒和骂人的话,能把握说这些话的场合和深浅程度”则是减少侵犯行为所需要的一种能力。

  同伴关系有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价值观念、培养社会能力、发展认知技能和形成健康人格。“调解过一场纠纷,并使双方停止争执”的经历,可以使儿童学会如何解决冲突;“曾给别人写过信,并从来信中得到过慰藉;曾满怀热情等待过一封信的到来,或者收发过一封电子邮件”,则可以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

  言语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可以概括孩子学到的知识经验,也能调节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知道表示情绪波动的形象比喻。例如……‘像水满得从桶里溢了出来’”,“能向成人说明自己的手工作品”,都是孩子言语能力发展的重要成果。

  结果之四 对德国父母的认知清单,中国父母的认同程度并不高

  平均每人选择的项目数 32.5项

  少于50%的人选择的项目 共39项,超过半数

  雷教授点评

  给父母们的建议之一: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这份清单中确实有一些项目与德国的国情有关,对于我们的父母和孩子的生活来说是不现实的。然而,其中不少看似离我们很远的东西,其实对孩子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前面提到的亲社会、人际交往、科学探索等方面的经历。我们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给父母们的建议之二: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拓宽自己的视野

  我们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较高,为孩子的未来计划得很多,但在重视孩子某些方面的培养(如才艺学习)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些对孩子来说更根本的东西,如生活常识、自然知识的教育,实践能力的锻炼,情绪、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等等。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早期教育和儿童发展的理解,以及对认知、艺术和科学的理解,拓宽自己的视野。

  给父母们的建议之三:“只有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全面的认知能力”

  如何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才?这不光是家长、也是整个社会都关注的问题。

  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发展生理和心理能力,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发展社会智能,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这个过程从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了,而对7岁以前的儿童来说,我们该关注这个过程中的哪些方面呢?

  孩子需要全面发展。生活实践、社会意识、身体运动机能、生理认知和审美观等等,都是不可偏废的。我们应该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欠缺,改进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思考如何将这些欠缺的内容提供给孩子。

  所有的家长和教育者都应该记住,“只有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全面的认知能力”!

  责任编辑/唐 洪



    关键字:认知清单  海外育儿  育儿观  儿童心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认知清单新闻 全部海外育儿新闻 全部育儿观新闻 全部儿童心理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