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如何去爱别人。”每每在电视报导媒体看到罪犯的表情,除了悔意,就是无奈和怨恨,而研究犯罪学者也一再告诉我们这些人很多都是因为生长在破碎不健全的家庭里,进而促使他步入歧途。
现代的父母普遍都有一个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缺乏敏锐柔软的心,不易感受父母的用心良苦。其实温暖的心必须用有爱的土壤来培育,我们总是给孩子我们以为需要的、最好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有些父母用“理”来教育孩子,固然可能培养社会精英,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感恩惜福、体贴而快乐的感性孩子。“家”除了是提供温饱的地方,它更多的功能是给人们在辛苦工作、学习,或遭遇挫折之时的休憩、避风港。至于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馨呢?以下四点可供参考:
(一)让家人觉得家的门永远是开的:
家是不必担心挨骂、被批评或受到讥笑的地方,即使犯了错也可得到宽容,孩子在其中感受到父母的亲情,而逐渐发展他的自我反省能力。在家中我们可以自由的思考、高谈阔论,自在的生活而不怕被拒绝;换句话说,家是绝对安全的。
(二)勇敢地把爱说出来:
很多人都觉得向别人表达敬爱之意很容易。唯独对自己家人,却爱在心里口难开,心想反正他会知道,往往最爱你的人最在乎你对他的感觉。所以我们应常常真诚的赞美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心和奉献,让彼此感受到互相的爱和依赖。切记!爱不但要及时,还要把它说出来、行出来。
(三)心连心、手牵手:
有了爱的感觉,心手相连同甘共苦的信念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不管任何时候都会有十足的把握,知道家人永远会支持和协助我们。提醒孩子出门、回家必和家人打招呼,使家人的关系逐渐亲热而成为习惯,习惯就成自然。
(四)家人常一起游戏:
乍看之下似乎有些不解,游戏彷佛是小孩子的专利。
我们家一直有个默契,星期天早上必玩迭罗汉,而最晚起床的必定被压在最底层(通常是老爸),等排好之后再“哇!”的一声倒下来,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很开心,但也很体贴,因为怕压痛别人。
当然每家的活动不尽相同,可以家庭的兴趣和需要而定,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只要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即可。家人甚至可以在家庭会议中取得共识,有些家庭就对球类、爬山乐此不疲,人世间最开心的莫过于此。
没有经营,那里来亲情,为人父母者尤其要有持久的恒心和耐心,为着生命的传承而努力,圣经上说:你种的是什么?收到的就是什么。亲情绝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快餐,只有一步一步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