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回天_歌妈妈:关于画画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18:11 新浪育儿
天_歌妈妈: 贴一些孩子的画,4岁4个月,这些画基本都是半年内画的。 我从不给孩子做示范画,宁愿让他用拙朴的笔触来表达.但是不可避免地,幼儿园等接触到的模式化教育,孩子有些方面还是体现出被框住的感觉。 我感觉我孩子画画,技巧方面是比较"差"的,有时候还不如3岁的孩子来的老练,但是我不着急,让他自己慢慢体会琢磨,把他看到的东西自己提炼出最有感触的部分,然后用笔来表达.比如画人,我不做示范,所以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人都不成其形,比例都是很可怖的,我也很注意,不跟他说:要画得象,或者说:啊,这个真象,你画得真象---是为了避免引起他认为画画的目的就是要画得象的想法。 我一直跟他说:画画就是为了好玩。 在我的理解,画画,是一种表达手段,是体会和表达的途径。 我因为平时比较忙,有时候做些指点引导,有时候就随他去了。其实自己还是看了一些书,也有很多想法,但是因为本身不够专业,也精力有限,所以做到的永远比想到的要落后一些。 曾经看了一本杨景芝的书,关于儿童画教程,看了以后心里很沮丧,因为发现自己的孩子按照上面的某些说法,该划入弱智一类了。 还有一些国内其他人写的书籍,总体感觉,按照上面所说的技巧,各年龄段的水平,我的孩子真的落后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过有一本美国人写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我很喜欢,因为在那里发现好多和我儿子水平相当的画,呵呵,而且上面的很多说法都让我有领悟,这里就不展开了,时间有限,先上几张孩子的画请大家指点一下,看看还能如何引导孩子。 补充孩子的情况:4岁4个月,男孩,性格活泼,能动能静,家长和老师都认为他的记忆力,语言表达力和观察力,比他的动手能力,运动能力要好一些。 主要目的是孩子虽然在1,2岁接触了很多工具/材料,也画了一些画,但突然就不肯主动画画了,我又不想让他觉得画画是一个任务,一种负担,我一直在期待他有一天想到要用笔来发泄心中的情感,但是一等等了将近2年,送他到这个老师那里学画以后,他很开心能跟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画,还总是动脑筋创作出亮点,跟老师不一样的地方来,现在也经常能动笔画了.我下面上一些在老师那里的作品。 1,仙人掌。 这副画我一走进教室就立即被吸引了,后来才知道是儿子画的,因为他的画明显有热烈奔放的感觉,和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只有他画了如此硕大一朵花. 胡老师回天歌妈妈1——坚持你的理解和认识 我在中外儿童美术的对比研究中发现,一个奇怪而可怕的现象是:我们孩子的作品都非常地奇异地成熟,特别是参加国际展览的作品,在另所有外国专家“啧啧惊叹”的同时,也让他们产生巨大的疑问! 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异化,一方面是成人因不明了儿童美术的真谛过早地灌输技巧,另一方面是急功近利的心理是儿童画成为“已不是儿童画”的其他物质。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有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还有教育者和家长。所以,我们孩子的作品经常千人一面,经常出现与身体成长极不协调的“熟练”,还有与心智发育不一致的“成熟”,更有与儿童视觉规律相违背的“画面效果”。 我感叹,有时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员谈起儿童权利公约的话题时,不禁要问:成人在儿童艺术行为中的干预是否违背了权利公约?回答是:当然,在儿童权利意识比较成熟的国家,儿童的创作活动要自由得多。我想,这也算是个原因吧! 回天歌妈妈2——学画中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认可老师善于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创作的形式。但老师个人对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解程度以及在适合儿童的创造形式的研究上是需要不断深入的。 看了孩子在学画过程中的作品,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在构图和方法上有一定的模式化问题。 这些作品都具有一个特点:构图的满和扩张。而孩子在不同的时间画画,会具有不同的绘画感觉,体现在构图上,应该是有较大的区别和因主题不同产生的有差异的构图联想,孩子不一定理解构图的含义,但都知道“位置”,所画的东西在什么位置对于同一个孩子来说,应该在不同的时间背景和题材背景中都不一样。 另一个特点:都是同一种方法:用油画棒勾边,再用水粉画出色彩,界限还是非常分明的,如果总是使用同样的形式,对于此年龄的孩子容易形成对绘画理解的定式,而阻碍对其他形式的理解,这需要老师根据年龄特征来变化多种创造形式,来丰富孩子的感受和自主体验艺术的经历! 还有一个特点: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也显得比较成熟,如果色彩的选择是孩子完全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感觉、比较而获得,那孩子的色彩经验才真正是自己的,老师在孩子选择之前,不要急于暗示或告诉。 回天歌妈妈3——家中的画是孩子最真实可贵的状态 与学画作品相比,家中所画的作品更为真实,也就更加可贵了,完全没有成人在努力使孩子的画更加“好看”的痕迹了。特别是后面几幅,非常本色地表现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线条、形体、和色彩的认识及所能表达出来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创造力! 儿童美术首先是让孩子成为独立的创造主体,在这个前提下的作品才有作为“作品”的价值! 孩子对于线条的理解非常好,线的力量和变化不仅是他的小手成熟和心理发育的再现,也有孩子自己对于事物的视觉感受,所以,他能果断而抽象地表现对象。 至于材料方面和体验的丰富性方面,还需要专业性! 天歌妈妈: 说实话,您的回复我看了好几遍,不夸张地说,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有时候心中想要有所坚持,但是因为信念还不够坚定,心中常常彷徨,每每拿着孩子的画从教室出来时,我都是担心别人看见孩子的画,本能地觉得不好意思,和那些画面整洁、技巧成熟的画来比,我不由自主地就脸红。 我也是一个俗人,所以心中常常会有挣扎,远远地看着大家都在赞赏精美的儿童画,或者当老师告诉我说孩子画画比较差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的感觉。于是就在心里犹疑,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我这么等待,我这么耐心,让孩子慢慢通过自己的眼、手及各种感官来体会,来提炼,来表现,让他看似走上很长很长一段弯路,是否有必要? 而之所以直到今天我还在以他为主,我说服自己的理由是: 孩子周围,不缺那个给他做示范、要求他画得像,要求他涂色要均匀,要满的人,比如幼儿园老师,那么,我就做那个将他往另一个方向拉的人,也许我是唯一一个这样的人,我告诉孩子画画是为了好玩,如果要为了像,那么用照相机足够了。 还有,我认为画画是一种表达,之所以达成一个完美的表达,首先需要有表达的激情,然后是提炼和梳理,最后辅以表达的技巧。 而现在对画画二字的理解,我觉得太强调技巧,一个技巧完美的人,顶多只能成为一个画匠。 而激情,尚可调动/培育,最难的在于提炼和梳理的能力,我不是专业人士,这样的表述可能不够恰当,我的意思是,家长或者老师过多的示范、讲解,就剥夺了孩子自己思索、提炼、试探的权利,根据孩子的成长发育特点,画某个物体,应该是跟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相关的,而现在不少2,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很娴熟地画出头、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俱全,并且比例恰当的人来,我不相信这来自孩子自己的体会和提炼。 孩子是很容易受暗示,受影响的,很明显,连我也能轻易判别出孩子的画中,哪些不是出自他自己思考的结果,他的画中,我很难过地发现,他的太阳、他的花,画法已经固化了,常规的画法,肯定受到了大人的影响,但是我无可奈何,昨天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又说孩子填色填不满的问题,我看到几乎千篇一律的画,觉得无处可逃。 这次有了胡老师的肯定,我顿时觉得有信心很多,我不期望孩子如何优秀,我只希望对他,还画画、还艺术本来的面貌,宁愿他比别人落后一点,宁愿他比常规傻一点,只要他能真的从生活中体会到美,咀嚼到美(而非大人咀嚼过以后告诉他结果),在画的过程中听从自己的心灵,而非一说太阳就圆圈+放射线,一说到花就圆圈+花瓣,一说到猫,就圆圈+2尖耳朵+眼睛+胡子有些额头上在加点条纹…… 我常在心里对自己大喝一声:你有何德何能,来告诉孩子应该画成什么样?你如果这么教他,他以后顶多也就画成你那样!!! 也很谢谢胡老师关于画画材料/形式的提醒,这也是今后我要多花点精力来考虑的问题。 曾经在孩子1、2岁的时候,我们尝试过用布/纸蘸上颜料涂鸦,用棍子,用手指当笔,用吸管吹画,在他3-4岁的时候,很长时间没有动力去正儿八经画画,我也是说服自己很多次不要着急,不要Push他,耐心等待,但是我想了一个很好的游戏,就是让孩子每天洗澡的时候在瓷砖上画画,用水粉颜料,他完全是觉得好玩,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色彩的过程,由于有水的作用,色彩的晕开,流动,都非常吸引孩子。所以虽然说那1,2年,孩子几乎没有纸上的作品,但是瓷砖上的肆意涂抹,他是玩了个够。 由于平时自己工作比较忙,跟孩子玩这些好玩的东西少了,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也希望能经常从胡老师这里学到一鳞半爪,获得灵感。 前两天,孩子突然要求画连环画,设计了故事,画了5幅,回头我把我的引导过程和孩子的作品放上来,期望再得到胡老师的指点。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