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是爷爷奶奶在家里帮助照顾乐乐。有一天,爷爷带孩子户外活动回来,说:“有个小朋友的奶奶给了乐乐一个膨化米饼,孩子特别喜欢吃,咱们也去买一点吧。”我说:“膨化米饼因为口感好,又脆又香,别说孩子爱吃,咱们大人都爱吃。但是,咱们给孩子买点心的时候,要考虑有没有营养,不能只考虑口感和孩子是否喜欢。”爷爷觉得有道理,以后买食品的时候就很注意这个问题。
乐乐3岁的时候,知道要糖吃了,也知道自己找点心吃(通常是在从幼儿园回来后,晚上吃点心的时间),我就让他自己到食品柜拿点心。为了控制数量,每次准备好一个小碗,能吃多少就取多少,先放到小碗里。不能抱着饼干袋子吃,否则,他会把小肚子吃得鼓鼓的。大人根据碗里的小食品内容帮助孩子控制数量,注意添加适当的酸奶和合适的水果(因为和酸奶一起吃,所以要选不酸的水果)。对于果冻、薯片这类垃圾食品,我一般不买。如果碰巧家里有了,就允许他一周吃一次,但要告诉孩子这是垃圾食品,不能多吃。
我们一起制定规则:把适量的食品放在孩子能够取到的地方,交孩子自己管理(规定每天只吃一块糖)。如果管理不好,妈妈就把食品放得高高的,收回他对小食品的管理权。我们从中还教会孩子有关营养的知识、管理概念,以及认识小食品上的字、日期等。
一天清晨,乐乐和我聊天:“妈妈,我昨天和姥姥去晔晔家玩了。”
“是吗?”
“她(妈妈)给我糖吃。”
“……”
“她们家有好多糖。”
“你吃了几块?”
“妈妈你别紧张,我吃了一块。”
看来孩子已经把规则“内化”了。
小食品对孩子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我们必须告诉孩子什么是垃圾食品,什么是营养食品,并注意看保质期;小食品不能代替吃饭,如果因为吃小食品影响了正常吃饭,妈妈就不再买回来。
如果觉得孩子没有吃过这种饼干,可以在早餐时作为主食提供,但不宜每天每顿都这样,还是要以米面等正常食物为主,点心只能起到调节孩子食欲的作用。我们必须明确的原则是,给孩子提供的饮食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不能以口味、喜好为目的。
厂家为了促销,常常会变换各种口味或者附加一些赠品。最近的电视新闻已经报道,瑞典政府要求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厅停止以玩具为诱饵,向儿童销售不健康的垃圾食品。据报道,在瑞典10岁儿童中,至少有五分之一有过肥胖倾向,得肥胖症的人年龄越来越低,食品行业以儿童消费者为对象的广告加剧了这种状况。瑞典严重肥胖症患者寿命要比正常体重者少12年~13年,肥胖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病和癌症等各种疾病。
在我国,同样要认清这个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即明确自己要买的是什么。比如:孩子常喝的酸奶就有很多口味,孩子和大人常常会被花花绿绿的包装弄糊涂。乐乐就说过:“我喜欢吃草莓味的。”其实,我知道是因为他喜欢红色。我告诉他:“我们喝的是酸奶,就喝原味的。如果你喜欢草莓,妈妈可以买草莓给你吃,而不是仅仅吃一种味道。因为没有经过多次加工的食品,营养丢失最少,污染也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