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上一年级,在这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有两个学期了。大家对这所学校很好奇,总是问我,它到底好在哪里?在这里上学究竟是什么体会?关于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有很多更为系统的介绍,我只说说我看到的一些生动的图景好了。因为这些零星小事,总在我的心里活跃着,让我时时记得,当初为何选择这样的一段旅程。
橙子的班级一共有21位同学,一位“主班老师”。这位主班老师,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班主任,但是,她比班主任更深地和孩子们融合在一起。在普通的学校里,每门课都有一位科任老师,班主任可能也会教一门主科。而在橙子的学校里,刚开学的头两个月,主班老师是孩子们接触到的唯一一位老师——被他们称作“先生”的罗兰老师。
罗兰老师负责早晚的迎来送往,教孩子画画竖笛唱歌,教认字数数,中午和他们一起吃饭,饭后一起午休。事无巨细,全由一人负担。因为,孩子们刚刚进入小学,需要建立很好的安全感,适应新的节奏,所以,要慢慢来,要尽量简单。
橙子上学第二天,回家后对我说:“妈妈,我们中午盛到碗里又吃不了的饭菜,罗兰老师都吃了。她说,不能浪费。我们说,一定吃多少盛多少,要不罗兰老师就变大胖子了。”可是,孩子们总有估算不准的时候,听说罗兰老师也一直在吃他们的剩饭。
罗兰老师比我小两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生完第二个孩子,辞掉了原先在公立学校的教师工作,接受华德福师资培训,来到这所学校任教。
这是她第一次担任主班老师。当初给橙子进行入学面试,并写下详细的入学观察报告的,就是她。罗兰老师短发,戴眼镜,眼睛亮亮的,眼神告诉我她总在思考中,身材样貌都是北方人高大的样子。她只穿麻质和棉质的衣服,颜色柔和,色彩搭配非常协调,并且,总有艺术感很强的点缀。
罗兰老师说话声音很轻,但是态度是坚定的。
我慢慢发现,在校园里的老师,基本都是这样的风格。无论男女老师,他们站在那里,就好像一棵挺拔的树,有根牢牢地抓在泥土里,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他们不会对人特别热情,如果你像对待同事和朋友那样和他们殷勤招呼,得到的反应大概会让你失望,甚至有点小尴尬。但他们也绝非冷淡,更像是活在某种自己的节奏里,自信沉稳地面对世界。
他们也会告诉孩子们,站的时候,要感觉自己有根向下扎在土里,而身体又是向上挺拔的。
无论是站,走路,还是吃饭,老师们都会提醒孩子,要有好的形态。
而这种形态,不是为了讨人喜欢,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汲取环境里的一切滋养。就像吃饭,先去感恩,再愉快而专注地吃。不去浪费食物,让每一种营养都被充分地吸收。
有一位从夏威夷华德福学校来这里做交流的Co老师,年纪不小,头发灰白,总穿着长袍,背着好看的布兜,冬天也光着脚踝穿简洁的矮靴。行动利索,有种说一不二的果断。
我对橙子说:“你们学校有一位老奶奶,看上去实在太酷了,我真喜欢看她。”
橙子告诉我:“那是Co老师,她只会说英语,我们进校门时,她总帮我们把路过的车拦住。”
学校里经常会有一两位远道而来的资深教师,来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他们有丰富的华德福教育经验,也给学校带来不一样的“气质”。这气质,会潜移默化给孩子们。因为,他们并不是只在研讨会或者公开课上出现,而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给每个班的孩子上课,和学生一起吃饭,也会同乘校车,负责孩子的接送。
不只是外籍专家,学校里的校长和每一位老师更是如此。
有一次我打电话给学校,咨询一件小事。电话接通了,说了一会儿,我觉得自己并不认识这位老师。老师问我是谁的家长,我就说了橙子的名字。老师马上说,我知道,她是一年级的。
老师,包括校长,要可以叫得上学校里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被包裹的,充分的安全感,没有一个角落是冰冷的,温暖是在学校里流动的。
本文摘自《自由疯长》作者瑶淼 由北京长江新世纪授权选载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