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事物的能力变强

2017年04月07日 11:34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孩子到了4岁半,其推测事物的能力变强。

  他们模模糊糊地明白了“明天之后是后天”,小朋友谁谁“在婴儿的时候也喝妈妈的奶”;另外他们也开始了解空间的概念,比如“坐电车去的地方是旁边的城市,我们家旁边也有城镇呢”。也就是说孩子的头脑中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尽管还不是很清晰。

  还有,他们虽然还不能考虑太复杂的东西,但是思考方式已经非常合乎逻辑。

  可以同时进行两样事情

  具备思考能力以后,孩子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情。2岁的孩子吃饭的时候想要开始说话时,或者想跟旁边的孩子斗斗嘴时,他会停下吃饭的手。不过,过了4岁,孩子会一边拼命吃饭,一边跟旁边孩子说话,“瞧你,其实是这样子的啦”。

  这时期的孩子在玩跳格子游戏的同时,还会邀请别的小朋友一起加入游戏,“你也一起来玩啊”,可以同时进行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就好比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敲打电脑键盘,要用电脑来比喻的话,就意味着它的性能提高了很多。

  能明白“虽然特别想做,但是不能做”

  能同时做两件事以后,孩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两件不同的事归结出共同点。“刚才的是那样,现在的是这样,不过两个都是这种的吧”,把两件看上去完全不同的事物用别的理论联系在一起,并且可以思考稍微复杂点的问题。

  于是孩子也慢慢懂得有些事“虽然特想做,但是不能做”,或者“其实不愿意做,可是还是做了好”等道理。这表示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同时可以在更高的水平上来控制它,这叫二重思考,表明孩子的思考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也就是说,孩子在自己做事的同时,可以注视自己,学会了二重思考,懂得了“他人在注视自己如何行动”,于是孩子会想要表现得更好,开始在意别人的目光,认为“要是被人看作奇怪的家伙就麻烦了”。用专业的词来说就是萌生了“自我印象”。

  照相的时候做鬼脸是自我印象发育的表现

  自我印象萌生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照相的时候,孩子会拼命地做鬼脸,这叫做“自我意识”。2岁或3岁的孩子是不会使劲做鬼脸的。

  照相的时候,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相机拍摄的对象,同时知道拍照的人也在看着自己呢。也就是说,孩子可以以两个视点同时来看自己。于是他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好一点,或者摆出很认真的样子,或者故意做个怪脸。

  “这么做的话结果会这样吧”,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从不同的角度事先在脑袋里思考。

  能认识自己以后也会理解他人

  意识到有另一个注视自己的自我存在之后,这种能力也投影到他人身上,孩子慢慢理解到他人的情绪、想法、意思、意图等都是与自己有区别的。

  他们也渐渐明白,正因为别人的想法、意图与自己的不同,所以有时也要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强加给别人。这时期孩子的社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知性的发育•心灵的成长 自我意识萌发,对纠结中的孩子要尊重其自尊心,

  多鼓励

  萌发自我意识之后,不愿意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孩子具备了预测能力,萌发自我意识之后,有些事“知道做最好,不过要是不会做多讨厌啊”,于是心里很纠结。

  比如,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高跷,虽然练习了很久还是踩得不太好,别人都会了,只有自己不会,有的孩子因为讨厌别人说自己是“不会玩的家伙”,可能就不再玩高跷了。

  遇到什么挫折的时候,有的孩子虽然不情愿,还是会坚持努力,有的孩子会想先做做再说,有的孩子为了躲避困难不想做,有的孩子怕别人看见自己失败不想做。从父母的角度看,他们可能认为“孩子以前都很天真无邪地干这干那的,最近好像不是很活跃啊”。

  因为不会做,孩子自己也很受伤

  孩子自己不做会很纠结,父母要注意到这种变化,好好地鼓励孩子。但“努力啊,只要做就能行的”,这种单纯的鼓励方式已经不管用了。

  孩子这时已经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了,不愿意让别人看到没有能力的自己。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这种感受,只是简单地说“说什么傻话呢!”“怎么不听父母的话!”什么的,孩子也太可怜了。

  不做而纠结,之所以会这样,往往有孩子性格的原因,也因为父母表扬得太多,致使孩子惧怕失败。

  另外,不做而内心挣扎,表明孩子自己也意识到,在自己的身体里不仅有个积极向上的自己,还有一个畏缩不前的自己。虽然孩子还没有成长到直面不同的自我那个程度,但是他们也明白了必须承认存在那样一个自己。

  用尊重孩子自尊的方式鼓励他们

  对于那些想做而做不到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对他们说,“自己就是自己挺好的”“做这种事是挺可怕的啊”“做不了的话也挺讨厌的是吧”“想做是想做,不过是有点不安呢”,传达给孩子不用感到羞耻的意思,理解他们的内心纠葛。

  接着再鼓励他们,“不过,你比上次做得好多了,没关系”“谁都是在失败中进步的,妈妈也是哦”“最开始不会那么顺利的”。

  不要着急,耐心等待孩子真心想做的那天,或者最终是选择做还是不做,都交给孩子,这是很重要的,要尊重孩子的抉择。

  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虽然也很重要,不过到了孩子四五岁,这个问题更要加以注意。

  意识到自己有做不到的事,就会更好地理解他人

  这时期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总是强大,有时也弱小”“自己不总是积极向上,有时也畏缩”。

  这个消极的自己如果得到很好的对待,自己也会对那些不想做某事的小朋友加倍理解,产生共鸣,知道“这种时候他是真的不想做啊”“就是让他做也是没有用的”。也就是说,他们理解了“有些事情做不了的人的立场”。对人来说,这种最重要的能力会在孩子身上一点点增强。

  所以,在孩子对做什么事畏缩的时候,要耐心等待,对他们说“会有这样的时候啊,现在不用勉强去做”“以后想做的时候再做吧”。得到别人的肯定,孩子才不会为自己的弱小之处感到厌恶,增强与别人产生共鸣的能力。

  本文摘自《育儿那些事》作者汐見稔幸 由漓江出版社授权选载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