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将迎来生育高峰的说法愈演愈烈,产妇扎堆生“猪宝宝”的热情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北京共有170多家有助产技术服务资格的医疗机构,但众多产妇只认准了几家妇产专科医院。于是,这一边人山人海挤破门,那一边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孕产妇纷纷抱怨挂号难、产检难、住院难,使市场产生“产科资源不足”的印象,而事实真的如此吗?1月25日,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就市民所关心的几大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希望借此对广大准妈妈起到引导作用,也希望本报通过调查后绘制的“生宝宝产科地图”能对准妈妈们有所帮助。
症候一处方
“生育高峰”来势汹汹 建议错峰生产
1月25日,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了解到,2005年北京市共出生新生儿11.9万名,2006年为12.9万名,按照正常规律,这个数字是逐年增加的。
今年由于有“金猪年”的彩头,选择在今年生宝宝的人似乎比去年更有明显增长。以最热门的北京妇产医院和海淀妇幼保健院为例,今年1月和2月预约在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产妇超过900人,3月超过1000人,海淀妇幼保健院今年每个月预约分娩的产妇也已超过1500人,均比往年明显增长。
对于“生育高峰”的说法,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表示,这个概念需要科学界定,因为是否形成生育高峰,需要将当年的新生儿数量与育龄妇女的基数比较,即使今年出生的婴儿多于往年,但生育率(育龄妇女生孩子的比率)反而下降,也不能叫做生育高峰。但不容置疑的是,育龄妇女认为在今年生宝宝比较吉利的人明显增多,生育高峰确实有来临的势头。
卫生局认为,很多人都选择在去年“金狗年”和今年“金猪年”生孩子,会引发分娩量在一段时期的明显增长,但仅以时间和年份为生育选择导向的 “扎堆”生产并不值得提倡,因为生育高峰年份出生的孩子会面临比其他年份的孩子更激烈的竞争,所占有的社会资源也会相对减少,所以提醒广大准妈妈在选择生育时机时不应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