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候二处方
15万新生儿VS3800床位 床位周转提速
此前有市场人士保守估计,今年北京出生的“猪宝宝”数量将在14万至15万。而据卫生局的数据,截至目前,北京各医院的产科床位数约为3800多张,专职产科医务人员3000多人。
3800多张床位与15万“猪宝宝”的数目对比,看起来似乎存在巨大的供应缺口,但事实并非如此。北京市卫生局认为,目前北京并没有出现全市产科普遍接待饱和的状况,相反,产妇就诊分布非常不均匀,部分医院产科资源严重闲置,所以各产科的医疗资源、床位和人员需要科学分配和利用,完全能满足所有的生育需求。
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处长肖珣表示,按照2006年以来全市的生育水平,北京并不存在妇产医疗资源缺乏或紧张的问题,有的地方床位空闲甚至过剩,所以一味加床不是解决办法。
妇幼处认为,对于天天爆满的那几家医院,无限制扩充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例如北京妇产医院,新建东院后依旧拥挤,其实这些医院可以通过提高产科质量加快床位周转速度,例如降低剖腹产率,使产妇转为顺产,可以使得原本一张床由一个产妇使用6天变为两个产妇各使用3天。此外,对于床位空闲的那些医院,更要提高产科质量,吸引产妇向这些医院转移。
症候三处方
170家产科VS两大专科产院 引导合理分流
在北京,准妈妈们目前在对医院的选择上,似乎对“品牌效应”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普遍只信任大的妇产专科医院,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妇产科也会挑三拣四,更别说二级医院或一级医院。
目前,北京妇产医院和海淀妇幼保健院已成为很多市民生宝宝的唯一选择,似乎只有去了这两家才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反观其他医院的产科,大多数冷冷清清。
对此,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家医院历年来就如此拥挤,这并非全市的生育供需全貌。事实上,北京有170多家经过卫生部审批的合格助产机构,虽然在能力、硬件、人员素质上各有差别,但基本条件都符合,足够满足不同的产妇需求。
以三甲医院为例,目前北京市约有37家三甲医院能够提供安全、优质的分娩服务,即使以北京妇产医院和海淀妇幼保健院的助产水平为基准,本市也有好几家足以与其抗衡的产科,例如协和、友谊和朝阳医院。事实上,妇产专科医院用来接待高危产妇更能充分利用其资源。所以老百姓目前的观念还不是太科学,在选择分娩时应该把目光转向其他综合医院的产科。
妇幼处的刘钢还提示,与专科医院相比,综合医院在产科方面有时更具有优势。专门的妇产医院并没有“内、外、妇、儿”几大科室做依托,而综合医院在这方面都齐全,万一产妇和新生儿出现什么并发症,可以获得更及时的治疗。产妇在选择时还应更多考虑就近、方便的原则,以妇产医院为例,位于团结湖的妇产医院有60%以上的顾客是外地产妇,这就是人员分布的不均衡。
肖珣表示,今年北京将调研育龄女性孕产服务需求,依靠各种宣传手段引导孕产妇从少数过于集中的产科分流,综合自己的健康状况、交通便捷需求、经济状况,理性地选择助产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