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说说择园择校的痛苦和困惑(4)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2:24  扬子晚报 

  [友情提醒]

  择校不择校 关键看孩子

  对于择校问题,教育专家给出了以下三点忠告

  一、没有条件择校的家长,假如能够教育孩子珍惜和适应现有的环境,努力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有择校条件的家长,一心想要更好的学校,更好的班级,更好的老师,更好的环境,把精力和期望都放在对环境的选择上,也未必能取得好的结果。环境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每年的中考状元并非都是重点中学的。

  二、择校还要看孩子的情况,孩子的适应能力好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其次,孩子的学习基础也是个条件,如果孩子成绩很好,那么去好的学校有可能得到促进,假如孩子成绩不好,进了好的学校,跟不上,打击了学习自信心,那将是致命的打击。

  三、目前,家长择校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购房选择学校,花钱买一所名校附近的房子,另一种是托关系选择一所好学校。购二手房南京市和各区县也有所规定,一是所购二手房内没有孩子正在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如果孩子中途转学所购二手房内的那所学校生源满没有学位,孩子也就转不进去,只能由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安排到另外一所学校就读。名校附近的二手房比一般的房价每平方米高出三千左右。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家长片面以为拿户口就可以到所在学区的学校报名,但事实上根据南京的户籍管理规定,孩子上学须持有法定监护人的产权证、户口本并且实际居住在这套房子里。一品王 璟

  择校盛行 各国如何遏制

  日本:教师校长全国大轮岗

  日本教育采取均衡政策,基本上使该国不存在“择校热”。该国为适龄儿童提供机会均等、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保证每个学生有同等的学习权利。每个学校的硬件部分基本相同,不会有哪个学校因为设备不完善而影响教学质量。

  轮换调整教师队伍和校长是日本特有的一大机制,日本的教育法规规定:一个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5年。这个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全国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均衡一致。他们中小学教师都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公立学校的教员属于国家公务员,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校间师资轮换和调整。没有重点学校,自然也不用特意择校了。

  英国:就近入学“抓阄”择校

  英国教育体系实行双轨制,既有国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就近入学原则,所以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不惜出高价在好学校附近购置房产,以便让子女就近入学。但是这样一来,很多收入差的家庭的孩子被关在了热门学校之外。但公众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越来越不满意,英国教育部表示,允许各地教育机构采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能进入热门学校学习。随着抓阄入学的办法实施,名校周边的房价可能下跌。

  法国:改学校须请教育局决定

  在法国,中小学的择校问题不是热门话题,主要原因在于法国政府一贯重视教育,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全民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不存在众多生源争夺有限优秀教育资源的问题。

  法国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大多数家庭的儿童都上公立学校,由地区教育局按照学区分片,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指定学校,校长没有自行接收学生的权力,家长也没有选择让孩子上哪一所学校的自由。如果家长想要改学校,必须提出“特殊并且充分的理由”请教育局决定,有些地方甚至规定学生有特殊原因改校需市(区)长批准。

  美国:多种选择缓解压力

  国外最注重择校的非美国莫属。而择校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从宗教、种族到对社会阶层的认同以及对公立学校的不信任,都是择校的原动力。

  美国的法律规定6到16岁者必须入学学习。美国的公立学校的经费也是来自政府税收,学生免费入学,公立学校实行就近入学的原则,但是由于公众对逐年下降的公立中小学质量不满,择校呼声越来越高。在美国现在已经开放招生制度,允许适龄儿童到居住地以外的公立学校就读。有学生希望进入不是就近的公立学校时,只要提前交上申请,学区管理部门会认真考虑,有位置一定满足需要。

  俄罗斯:承认学生的天赋差异

  俄罗斯教育制度承认学生的天赋差异,到了高年级,会按学生的兴趣编班,分人文学科或数理化学科,这样的区分会让学生意愿与学校教学大方向发生不吻合,产生了“择校”倾向。国家尚没有出台适当的解决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择园  择校  入学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