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宝天天在补钙,结果仍然缺钙?妈妈们纳闷了,让我们反思一下食物的搭配是否科学吧。因为很可能是某些不当的食物搭配增加了钙的流失,而且不对的时间、错误的摄入方式、选择的不良钙剂都是导致缺钙的罪魁祸首。
一 缺钙表现
1 常表现为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小儿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2 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家长发现小儿不如以往活泼。
3 夜惊,夜间常突然无故惊醒,啼哭不止。
4 1岁以后的小儿表现为出牙晚,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5 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6 常有串珠肋,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严重缺钙所导致的后果
婴儿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
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会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
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会出现驼背。
1岁以后小儿学走路,如果缺钙,会使骨质软化,站立时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并且容易发生骨折。
二 宝宝需要的钙量
不同的钙制剂其钙的含量不同,服用时应根据具体补充的钙制剂特点适当使用。
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因年龄的不同而各异,1岁以内的小儿每日需要0.5g左右,而13岁以上则需要1.2g,这里所指的是钙元素的量,而不是钙片的量。应将钙制剂中的含钙元素的量核算出来,结合已能从食物中摄取的钙量,决定服钙制剂的量。
三 如何正确补钙
1 选对时间
两次喂奶之间进行
为了避免奶汁干扰钙的吸收,最好将补钙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进行。也不可将钙剂与植物性食物或油脂类食物同吃,因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大多含有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可与钙质结合而妨碍钙的吸收;而油脂分解之后生成脂肪酸,同样可与钙结合而不易被肠道吸收。
“少量多次”的原则
一般来说,任何时候都可以服用钙片,但人体每次摄入钙低于或等于50毫克时,钙的吸收率最高,所以给宝宝服钙片时,尽可能延长每次补钙的时间,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以达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碳酸钙的最佳服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
此时服用钙制剂,吸收率最高,利用率最好,能充分发挥钙剂的各种效能。而各种研究也表明,进餐时胃分泌较多的胃酸,有利于补钙剂的吸收率达到最高点。
2选对钙剂
5种常见钙剂
1 碳酸钙:含钙量高,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吸收率高,可以达到40%,与牛奶相似,是全国人民易于接受而广泛应用的一种钙制剂。
2 乳酸钙:是我国传统的钙补充剂之一,优点:容易溶解,缺点:钙含量低。这类制剂有:乳酸钙,含钙13%;葡萄糖酸钙,含钙9%,制成片剂后含量更低,要达到成人每日补充钙1000毫克,需服用太多药片,这是人们难以接受的。
3 磷酸氨钙:是日本常用的补钙品种,含钙23.3%,相对较高,每片含钙量70毫克,含钙量与药品价格属中等,但它的缺点是药片溶解和吸收较难,加之它含磷高,对肾功能障碍者有害,因此应用较少。
4 枸缘酸钙:含钙量为21.1%,水溶性好,生物利用也较磷酸钙好,其吸收不依赖胃酸,有泡腾片,更适合老年人服用。
5 活性钙:是生物钙(贝壳类)高温煅烧而形成的钙混合物,钙含量高,但其水溶液是强碱性,对胃肠刺激性大,与食物同食可减少胃肠刺激。
选择钙剂产品的标准
1 含钙量高;
2 溶解度(水溶性)大;
3 肠道吸收度高;
4 生物利用度好;
5 重金属含量低。
钙在制剂中占的百分比
经过国际上大量的动物与人体试验,对各个年龄段如: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60岁以上老人等试验对象的研究证明,不论是哪一类钙,无机钙还是有机钙,实验对象在钙的营养正常情况下,吸收率一般都是40%,如果钙的营养情况不良,则吸收率可能达到75%~85%。并没有哪种钙制剂的吸收率特别高。
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钙,是各种钙制剂中的钙元素而不是制剂本身,制剂本身仅作为钙的载体。因此选用钙制剂,主要要看钙在制剂中占多少百分比。
3选对食物
母乳补钙最佳
无论就钙的含量还是吸收率来看,奶类才是最佳来源,母乳最优,其次是配方奶,再后是鲜奶。以半岁内的小宝宝为例,只要每天食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满足身体发育对钙的需求。这也是科学家倡导母乳喂养的奥妙之一。
富含钙的食品
1 乳类与乳制品: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
2 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
3 鱼、虾、蟹类与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4 肉类与禽蛋: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
5 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6 水果与干果类: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橘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莲子等。
7 杂粮类:高粱、荞麦片、燕麦、玉米等杂粮较稻米、面粉含钙多,平时应适当吃些杂粮。
4选对搭配
1 促进吸收
当钙随食物吃进以后,尚需要多种因素来促进机体的吸收与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维生素D、C等能促进钙的吸收,荤素平衡能提高钙的利用率(如豆腐炖鱼,谷类与豆类混食等)等。
2 减少流失
钙磷比例应均衡
正常情况下,宝宝体内的钙、磷两种矿物元素的比例是2:1,换句话说,钙是磷的2倍,如果宝宝的食谱恰恰是这个比例,那么钙的吸收利用率高。实际情况呢?由于爸妈大多迁就宝宝的口味,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炸薯条等食物,而这些食物都是磷的“富矿”,致使大量磷涌入体内,使钙与磷的比例高达1:10以上,磷一旦多了,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导致缺钙。
补钙要补镁
钙与镁如同一对好搭档,当两者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与利用。遗憾的是家长往往注重补钙,却忘了补镁,导致体内镁元素不足,进而累及钙的吸收。镁在以下食物中较多,如坚果(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等。
钙锌不同补
钙与锌,如果混合一起服用,虽然锌不会干扰钙的吸收,但钙能降低锌的吸收,故两者同用实际上只发挥了补钙的作用,补锌的功能因遭受抑制而无法发挥出来。奥妙在于两者会互争受体,造成了受体配比不合理,因而一种吸收多而另一种吸收少。
正确做法是将两种矿物元素分开服用,比如早晚服用钙剂,中午则吃锌制剂,两者间隔至少3小时以上。
大鱼大肉不过量
蛋白质摄入过量也可“排挤”钙。实验显示:每天摄入80克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掉;若将每天的蛋白质摄取量提升到240克,即使额外补充1400毫克钙,也会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表明额外补钙也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因此,天天给宝宝安排大鱼大肉,打破了食物的酸碱平衡,无论怎么补钙也是于事无补。
严控盐量摄入
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的排出量多与少的决定因素之一。也就是说,盐的摄入量越大,钙的吸收越差,尿中钙的排出量越多,减少盐的摄入等于补钙。特别是小宝宝,对盐的敏感度较高,不可按照成人口味给盐。
补钙最佳方式:牛奶+钙片+户外运动
除了补充牛奶或钙片以外,最应该做的是多让儿童到户外运动,可增进骨骼强健发展。让小孩接触日光而生成维生素D3,从而增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度。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