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3个月 不能抱小弟弟
这一天雨过天晴,金色的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碧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芳香,好一派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我和小王带着铭铭来到小区儿童游乐场,游乐场有很多的孩子在玩耍嬉戏,有比铭铭年龄大的孩子,也有比铭铭小的孩子。铭铭很喜欢看着大孩子玩跷跷板,于是小王就和正在玩跷跷板的孩子商量,可不可以让铭铭坐一会儿。这个小哥哥痛快地让了座,于是铭铭美滋滋地坐上去了。小王必须帮助他向下使劲,这样才能与坐在另一端的小女孩一上一下玩起来。
正在这时,楼上邻居家的阿姨推着亮太郎和他的姐姐也来玩了。这对日本姐弟俩长得比较瘦小,亮太郎的姐姐比铭铭大1岁,可是身高只到铭铭的肩膀。我印象中亮太郎的爸爸、妈妈的个子都不算矮,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却长得这样瘦小。于是我抱起亮太郎,问他的阿姨:“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轻?个子也不高?”亮太郎家的阿姨是1周在他们家工作4天,其余时间是他的爸爸、妈妈自己照顾孩子。阿姨说:“他们家3个孩子,每个孩子就相差1岁,他妈妈刚生了一个小弟弟,哪有工夫细心照料孩子。这两个孩子什么都吃,别看亮太郎还不到1岁,抱着大街上买的肉包子就啃着吃,一点都不浪费。”
正在这时,坐在跷跷板上的铭铭突然大哭大闹地要下来,小王赶紧把他抱下来,只见铭铭哭闹着跑过来,不停地喊“抱!抱”,并且用手使劲地往下拽亮太郎。我赶紧把亮太郎送到小王手里,弯下腰正准备抱起铭铭来。谁知道他看到亮太郎被小王抱着时,转身又跑到小王面前哭喊着:“抱!抱!”,并使劲抓挠亮太郎的腿,吓得亮太郎嗷嗷大叫。小王赶紧把亮太郎递给了他的阿姨,把铭铭抱了起来,这时铭铭立刻破涕为笑,双手搂着小王的头不停地亲吻着小王的脸颊,嘴里还念叨着:“铭铭,铭铭!”铭铭还不会使用更多的语言表达他的想法,但是我们清楚,他的意思是:“这是铭铭的阿姨。”
“嫉妒!”我心里想,于是马上对铭铭说:“铭铭,刚才的表现可不像大哥哥!亮太郎是小弟弟,铭铭是大哥哥了,大哥哥应该照顾小弟弟。姥姥和阿姨喜欢铭铭,也喜欢亮太郎,抱抱他怎么不可以呀!你也可以抱抱他呀!”说着我就把亮太郎抱到他面前,让他抱抱。铭铭高兴地伸开了双臂,还没有等铭铭搂住亮太郎,亮太郎就大哭起来了。“铭铭,看!亮太郎生你的气了,因为你刚才的表现,他不喜欢你抱他!”铭铭只好沮丧地低下了头。
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消极的情感表现。它是与别人进行攀比时,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因此是一种负面的情感。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是一种包括有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嫉妒心理又是一种破坏性因素,这种情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使之自卑、孤独、痛苦,甚至难以自拔。嫉妒又是一个人进步的绊脚石,使人停滞不前,对生活、人生、社交、工作、事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正如培根所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嫉妒容易使人产生偏见,偏见与嫉妒相伴而行,嫉妒越深,偏见就越大,偏见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如果固执于偏见就会衍生为病态人格。嫉妒情感人皆有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每个人的嫉妒程度也有浅有深。关键是如何认识和对待嫉妒心的产生。
孩子在1岁半左右开始表现嫉妒情感,2~3岁会发展得更为显著。这是因为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自我意识是特殊的认知过程,是通过认识外界(别人)而产生的。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在与别人比较的过程中对自己做出评价,所以孩子既要认识自己,还必须同时区别于别人。但是幼儿早期的自我评价与小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发展密切相连,自我评价系统尚未形成,孩子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或别人的评价,所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情绪性,过高评价自己。当他与别人进行“比较”后,常常得出大人对别人好的评价,是一件失去“公平”的严重事情,极有可能引发孩子种种不安、烦恼、痛苦的嫉妒心理。而一旦嫉妒心膨胀起来,孩子就会出现愤怒、闷闷不乐的抑郁情绪,甚至会产生对抗,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家长不能给以正确的引导,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嫉妒心理,善于引导孩子将嫉妒的情感转化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每个孩子嫉妒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1)不能容忍自己最亲近的人对别家的孩子表现出喜爱来。
1岁以后的小儿最初表现出的嫉妒就是不能容忍自己最亲近的人去喜爱别的孩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情绪会发生急剧的变化,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哭闹、甚至攻击别的孩子。
(2)出现行为倒退现象。
有的孩子为了获得家长的关注和喜爱,往往出现行为倒退现象,例如家里新出生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时,当他发现大人主要精力都在关心照顾他们时,本来已经能很好地控制大小便的孩子,为了引起大人对他的关注,故意尿湿裤子,要求使用尿裤、恢复奶瓶吃奶。
(3)别人受到表扬,自己却没有,因此对获得表扬的孩子采取诋毁的态度。
对于受表扬的孩子表现出不高兴、不服气,并且常常以告状或者其他方式揭短。
(4)别人拥有的物品自己却没有,别人具有的能力,自己却不及别人,而产生嫉妒心。
对于别人拥有的物品,自己却没有,由羡慕、渴望进而转为嫉妒甚至毁坏别人的物品以发泄;尤其是对于能力比较强,听惯了表扬的孩子,当遇到能力比自己强的小朋友时,往往从不服气进而产生嫉妒心理,因此不愿意跟这个小朋友玩,甚至鼓动其他小朋友不与这个孩子玩以达到孤立人家的目的。
幼儿的嫉妒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
(1)明显的外露性。
幼儿往往直接表露,不会掩饰自己嫉妒的情绪,也从不会考虑到这种外露的嫉妒情绪所造成的后果以及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2)鲜明的对抗性。
对他嫉妒的对象,包括人、事、物表现出直接的对抗行为以发泄自己的不满,如直接攻击他嫉妒的人、破坏他嫉妒的人的物品、毁坏他喜爱但是不属于他的玩具。
(3)主观性。
因为幼儿考虑问题时主要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而且往往过高地评价自己,对凡是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人或事,都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
产生嫉妒的原因:
(1)认识水平有限。
(2)个人能力的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能力也有所不同,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或者自认为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如果没有被引起重视或关注,这类孩子往往会对受到表扬的孩子不服气,进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3)不良的家庭教育。
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过高,经常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去与其他孩子的强项进行比较,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他在什么方面不如某个小朋友,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的小朋友而不爱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
(4)环境的影响。
如果在家里,成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或当着孩子面议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
家长如何疏导有嫉妒心理的孩子:
(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庭中为宝贝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宽容的环境气氛,杜绝背后对他人说三道四的不良习气。这是预防和纠正宝贝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
(2)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
平时不要滥用表扬、一味夸奖,应褒贬适当;也不要经常用其他小朋友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千万要不得。
(3)正确对待竞争,鼓励互相学习。
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竞争,同时告诉孩子在竞争过程中都会有输赢,引导孩子输时找出与别人的差距,迎头赶上;赢时告诉孩子要多学输者的长处,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