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梅季节关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一种发生于16岁以下儿童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21-220/10万人。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关节压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儿童风湿科进行诊治。有关节症状同时伴有眼睛症状,应及时排除是否患了虹膜睫状体炎,若确诊,需配合医生接受长期规范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引起失明。同时此类患儿对气候特别敏感,申城现已进入梅雨季节,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气压低是此类天气的主要特征,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使患儿病情反复或加重,家长需给予更多关注。

  目前临床上根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病程特点,把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分为单相病程型、多相病程型和持续相病程型,其中单相型患儿预后较好,少量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即可控制病情,转归良好,无明显后遗症,但所占比例较低。而大多数持续相与多相型患儿则需要应用激素治疗来控制病情,如果减量太快或剂量不足还容易出现病情反复,迁延难以控制,是上述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最难以控制病情的一种类型。国外众多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在具有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病史的成年人中骨密度降低的发生率约为40-52%。

  研究还发现,除了对骨质造成影响之外,患儿生长较健康儿童缓慢,这是因为体内产生异常的免疫分子并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影响了生长激素轴的功能,从而出现身高增长障碍。其他类型的关节炎较全身型更容易出现残疾的后果。当有些严重患儿出现高热、血沉明显增快、关节受累症状明显、疾病影响造成眼睛损伤甚至出现失明的风险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难以控制病情而病情长期处于活动状态出现骨质疏松时,临床还是需要酌情应用激素治疗快速控制病情。然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有效的抗炎药物,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抑制炎症,控制病情进展,但另一方面同时也提高了发生骨质病变的风险,对于生长发育期的患儿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时,除了激素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羟氯喹、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等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以及环孢素A、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虽然能控制病情,药物本身引起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小,但也存在影响血液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副作用,所以也有许多后顾之忧。

  近年来,随着对幼年特发关节炎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病情。尤其随着近年新兴生物制剂的使用,靶位点治疗策略的提出,对于患儿症状的缓解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也存在易感染等用药风险,但较激素等药物给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著减少,这些不断涌现的治疗手段必将为患儿带来福音。临床治疗发现,多数患儿在接受长期规范的个体化治疗后,其关节功能和疾病活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并可继续维持其疗效,且不会像使用激素治疗那样,影响患儿的骨骼发育,大大降低了儿童关节的致残率。 (JM 张星园)

  受访专家:

  曹兰芳 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幼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