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胎毒”的做法在广东地区较流行,老一辈人认为南方的气候和水质属于热性、有热毒,所以,一见新生儿脸上长小丘疹,或者脸色发黄、有眼屎、口气重,就觉得应该给孩子喝点汤药来清胎毒。儿科专家却表示,这些传统做法不妥,建议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喝中草药汤剂,否则很可能加重症状,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伤。有问题找医生,这一点对于科学育儿最保险。
乱用汤药清胎毒不靠谱
很多新生儿一出生,家里的老人就会按每个地方的习俗喂些汤药,有的喂黄连水,有的喂红糖水,有的喂大黄加川楝,有的要喂钩藤水,有的要喂腊梅花,有的要喂珍珠粉。据说这样可以去胎毒。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微博说,一名女士的孩子出生四天,为除“胎毒”给喂了黄连水,结果孩子中毒死了。
据记者了解,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门诊,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找医生,要给孩子排“胎毒”。该科副主任医师聂川说,有的婴儿才刚出生一天,就被要求要排毒。实际上,婴儿患湿疹、毛囊炎、黄疸、结膜炎、胃肠道消化不良等,压根就不是什么胎毒。所以,擅自喂各种中草药汤剂“清胎毒”的民间习俗一点也不靠谱。
聂川说,新生儿发育未完全,解毒能力低,有的中草药很可能就有肝肾毒性,对宝宝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另外,有先天性蚕豆病的孩子,如果家长贸然给喂食了腊梅花、珍珠粉等,会突然诱发孩子的黄疸,加重病情。
别把疾病当“胎毒”
假胎毒———真湿疹
当新生儿脸上出现一一粒的小丘疹,很有可能就是湿疹。
聂川说,湿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通常是因为食物过敏所致,比如当孩子吃了母乳或者牛奶后发生过敏。母亲吃了鱼、虾、蟹、鸡蛋等,通过母乳会把过敏原传给婴儿。一些婴儿本身对牛奶过敏。一旦发生过敏,宝宝的脸、耳朵、脖子、腋窝等部位都会出现皮肤干燥、红斑、皮疹、小水泡等,严重的时候皮疹会波及全身。
对策:为减轻刺激,局部皮疹可用硼酸水清洗,等疹子渗水时用纱布吸干,然后外涂专用宝贝湿疹膏,但不可大面积或长期使用。已经有过湿疹的婴儿,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局部,并选用柔和的婴幼儿护肤、清洁产品,这样可减轻宝宝的瘙痒感。同时,剪短宝宝的指甲或宝宝睡觉时戴上小手套,以免因瘙痒而抓破皮肤。
假胎毒———真黄疸
当新生儿全身上下的皮肤都发黄,很有可能是黄疸。
黄疸几乎是每个小婴儿都会出现的问题,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聂川说,如果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时特别容易造成溶血,表现为黄疸。但这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在产后2-3天出现黄疸,持续到4-6天会到最高峰,大约到第10-14天就会自行消失。但如果出现严重黄疸而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对策:一般来说,黄疸不需要格外的治疗,多晒晒太阳(或在医院照照紫外线灯),多喝水,把体内胆红素排出体外。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长,大约3个星期后消退,而足月儿基本在两周内可消失。
在临床中,约有10%的重度黄疸需要治疗。比如黄疸逐渐加重,除了脸与躯干皮肤发黄外,前臂、手掌、手心、脚心都发黄,此时情况就比较严重了,需要在医院进行治疗。
假胎毒———真结膜炎
有的宝宝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感染了母亲阴道里的细菌,从而患上结膜炎,表现为眼睑浮肿、结膜充血、分泌物呈脓性,看起来就是眼屎多。聂川说,这并非上火,而是眼睛的炎症反应。
对策:婴儿眼屎多时,在医生指导下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冲洗眼部,每天3-4次,或根据细菌种类选用含有抗生素的眼药水。接触婴儿者要先洗手,不能用被污染的手及不干净的布擦洗婴儿的眼睛。
假胎毒———真肠胃不好
有的宝宝口腔有异味,舌苔厚,很有可能是胃肠消化功能不好或者肠梗阻。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不会有口臭。但如果宝宝出现口臭,就不要简单地以为是上火了,实际上,口臭可能是疾病的警示信号,比如腐败性臭味提示口腔内炎症;酸臭味提示新生儿进食过量,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脓性口臭提示宝宝可能有鼻腔异物、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对策:聂川指出,新生儿的口臭一定不能忽视,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口臭是否还伴有口腔炎症、便秘、腹痛等症状,最好能够及时看医生。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彭文斌
受访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聂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