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疾病以望、闻、问、切为主,其中“望”为首,舌苔、面色、发质、指甲等等,都是“望”的内容。中医体检在家做,一“望”而知,防患于未然!
自古以来中医就很重视观察孩子的大便以帮助诊断疾病,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气味等,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中医药材中甚至还有“人中黄”、“粪清”等药物。医生在查问孩子的病情时,一般也都会问到孩子最近的大便情况,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孩子的病症,也可以尽早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因此,爸爸妈妈不要嫌脏畏臭,平时应该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留心有什么样的改变,以免求诊时一问三不知。
成分
(正常)
正常孩子的大便中水份要占到80%左右。有形成分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
肠道正常细菌指的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供人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
次数
(正常)
正常孩子的大便次数一般为1~2天一次。
(异常)
孩子大便次数突然减少并且大便干燥,称为便秘;大便次数突然增多或突然变稀,同时内容物有变化,则称为腹泻。
性状
(正常)
正常孩子的大便呈软条状或糊状。
(异常)
细菌性痢疾
孩子大便除变稀外,若出现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大便,同时孩子会在排便时哭吵,大多是细菌性痢疾;
霍乱病
孩子的大便如果是淘米水一样的情况,排便的时候没有腹痛,但孩子快速出现脱水、抽搐、休克,则可能是患了霍乱病;
感染性腹泻
如果孩子的大便呈汤样,可能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金葡萄肠炎
孩子的大便如果是海水样大便,则可能是金葡萄肠炎;
霉菌性肠炎
如果孩子的大便形似豆腐渣样,则霉菌性肠炎的可能性比较大。
Tips
中医认为孩子大便清稀,大便有不消化食物,或如鸭溏样便,属寒湿困脾,或脾胃气虚,大肠功能紊乱;便下稀粪如水,或兼恶风、发热,是风泻。孩子大便干结,腹胀,可能患了巨结肠。中医认为大便干结,面红,身热,舌红少津的孩子,多属实热伤津液或阴虚内热;大便干结如羊屎,排出困难,为肠道津液缺乏。
颜色
(正常)
正常孩子的大便为黄色或棕色。
(异常)
胆道梗阻
孩子的大便如果呈白色,并伴有全身黄染、骚痒是胆道梗阻的表现;
食饵性腹泻
孩子出现绿颜色的稀便,有可能是受凉或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大便像赤豆汤样暗红色伴恶臭,可能是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肠套迭或阿米巴痢疾
果酱色大便有可能是肠套迭或阿米巴痢疾所致;
上消化道出血
如果孩子出现柏油样黑便,在排除服铁剂和大量食用动物肝血之后,可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直肠或肛门出血性疾病
若孩子的大便呈鲜红色血液状,直肠或肛门出血性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Tips
中医认为孩子大便红如桃酱,排便不畅,舌苔黄腻是胃肠蕴热,迫血下行;大便色黑如柏油样,兼面色不华,或脘腹隐痛为胃络出血;大便如脓涕,色白或红,兼见腹痛肛灼,里急后重者为湿热痢疾;大便白多赤少,偏湿,病在气分;血多色赤者,偏热,病在血分;若红白夹杂,是气血两伤。
气味
(正常)
婴儿时期的孩子的大便气味不大,新生儿的胎粪根本不臭,母乳喂养的孩子的大便则稍微有一点酸臭味,而配方奶以及牛奶喂养的孩子的大便会比较臭。如果婴儿大便臭气过重或放难闻的臭屁则可能为病态。添加辅食后,孩子大便中的细菌便与成人相同,臭气加重,越长大便越来越与成人的大便“气味相投”。正常情况下肠道细菌分解食物残渣都会产生吲哚、氨等物质,带来一定臭味,但不太重。
(异常)
·孩子大便酸臭加重并带有泡沫,应该是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含糖或淀粉类过多,导致孩子的娇弱肠胃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过度发酵引起的;
·孩子的大便突然变恶臭,发出臭鸡蛋一样的气味,可能是孩子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比例过多引起的;
·孩子的大便腥臭伴油腻感,为脂肪类饮食过多;
·孩子的大便恶臭且量又多,但同时孩子却很消瘦,是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的表现。
Tips
中医认为孩子大便色深,有恶臭属湿热泄泻;大便酸臭味重属消化不良,脾胃虚弱。
孩子大便异常的日常护理
腹泻
孩子出现腹泻症状时,孩子的日常食具和用具应该每日都用沸水煮透消毒,若出现发热、皮肤感染等症状,必须立即去医院;对已经患上炎症的孩子,要及时补充水分,仔细护理发炎部位,避免感染扩大。若孩子出现嘴唇发干、起皮,超过6个小时没有小便,且眼窝凹陷,脸色苍白,精神不振,很嗜睡,这些情况说明孩子有可能出现脱水症状了,必须立刻带孩子去医院。同时,每日记录大便情况,调整饮食,不必禁食,补充足够的液体。
便秘
孩子便秘时,父母要增加汤汁类食物,增加孩子水分的吸收,同时可以适当提高一些食物中所含糖分的份量,让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延长发醇过程,刺激肠道的蠕动,帮助通便。日常饮食中,要均衡地给孩子吃一些五谷杂粮,如煮红薯、玉米面、麦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对通便很有帮助。此外,训练孩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很重要。文/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教授 时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