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五个关键问题

  北青网

  提问:儿童用药五个关键问题

  问:有数据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高达4倍。避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家长应该如何对待?

  答:孩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的原因在于,从伦理学角度上讲,药物很难在孩子身上做更多的药理实验,这也是儿童剂型少的一个原因。一般会根据大人的剂量来推算儿童剂量,但儿童肝、肾等重要的脏器并未发育完成。而药物是经过肝解毒、肾排泄的,当肝、肾功能不成熟的时候就容易发生过量中毒。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儿童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成熟。血脑屏障是指由毛细血管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以及由脉络膜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此屏障对许多大分子或极性较高的药物有阻挡作用,一般药物透不过这层屏障而损伤大脑,但孩子的血脑屏障还在发育中,药物容易进入脑内而产生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任何一种药物都可能引发过敏。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有三类:一类是抗生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类如头孢克洛和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第二类是用于解热镇痛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及阿司匹林,第三类是大分子生物制品,如乙型脑炎疫苗、破伤风抗毒血清等。

  药物过敏反应发生几率与个人体质相关,如果孩子容易长湿疹、有哮喘等疾病,属于过敏性体质,他也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还有,家族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史,要考虑到孩子也可能会过敏。

  问:专门的儿童用药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是国内外普遍面临的难题。那么,能不能把大人用得很好的药,给小孩减量使用?

  答:不主张这种做法。虽说目前儿童用药的品种少,但对于幼儿常见病而言,这些品种是能够满足需求的,没必要冒着风险给儿童使用成人药。如果是疑难杂症,也不是在家里吃点药就能解决的,要去看医生,儿科医生会根据病情做相应的药物选择。

  问:同样成分但剂型不同的药,药效有区别吗?如何选择?

  答:剂型与效果好坏没有太大关系,但与吸收的速度快慢有关系,片剂与胶囊剂吸收相对较慢。三岁以下的孩子比较适合用滴剂、混悬剂,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片剂和胶囊剂不应该给他们用,容易呛到。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咀嚼片,五六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不太在意剂型,但肯定不推荐用成人的药物。

  问:有家长认为,孩子用中药比用西药感觉更安全,对不对?

  答:这种想法不对。西药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西药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家长在用之前可以去权衡风险和收益。中药由于是祖国医学文化的传承,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这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不代表100%安全。很多人是因为中药是从植物、食物来的就认为是安全的。实际上,一些西药的成分也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来,因此,不能笼统地来确定到底是中药安全还是西药安全。任何一种药物是否安全都有一个量和度的标准,过量都是危险的。比如龙胆泻肝丸,因含马兜铃酸,服食过量可能会造成肾损伤,严重者可致肾衰竭。中药也是药,提醒家长们要牢记“是药三分毒”这句古训。

  问:家庭中需要储备哪些儿童常用药物?

  答:如果生活在城市里,不提倡家庭储备很多种类儿童药,有退烧药就足够,大城市里买药很方便,用的时候到家附近的药店去买就可以了。这么说的原因一是因为备多了如果没用上,药物过期就浪费了。二是因为家里的药存多了,也会造成滥用药。

  当然,家长平时需要储备一些儿童用药常识,一旦需要时也知道该买什么药。常用安全性高的非处方西药成分包括:退烧止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止泻:益生菌,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抗过敏:氯雷他定;止咳化痰: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鼻塞流涕:生理性海水鼻喷雾剂;外用药:碘伏消毒,百多邦、红霉素眼药膏治疗细菌感染,炉甘石止痒,0.1%丁酸氢化可的松用于中轻度的皮炎皮疹。采写/本报记者 李文

  受访专家

  陈永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受访专家

  冀连梅——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 资深药师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