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与农机和环保的对撞

  《舌尖上的安全》

  1.农区耕牛,肉质粗糙但很安全

  牛肉是个好东西,不过咱们中国人不太会烹饪牛肉,好像除了炖就是酱,这是因为牛肉不是中国人的主食,历史上没有专门的肉食牛。计划经济时代,耕牛是农业生产的动力大军,政府不允许随便宰牛,牛的政治地位甚高。

  只有老弱病残的耕牛才能杀,人们大多数时候吃到的牛肉其实都是老得耕不动地的老牛。说真的,在所有动物中,唯有牛是可以让人类灵魂为之下跪的动物。耕牛的一生,对于人类是献完汗水献身体,献完自身献子孙,一生劳苦,代代相继,毫无怨言。

  西方的肉食牛,饲养的目的就是供给人吃肉,所以牛吃的是人工饲料。而中国的耕牛,常年劳作,吃的大多是自然草料,农忙季节最多能吃些鸡蛋之类的食品补充体力。长时间农耕劳作使牛的肌肉纤维变得粗糙,不易烹饪,吃起来难以咀嚼,故多以长时间的炖或酱来处理。耕牛的肉虽然难以咀嚼,但是安全系数很高。

  2.机进牛退,耕牛要被灭种,转型是唯一的出路

  随着经济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将要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耕牛的命运就要步马和驴的后尘。近10年,我国耕牛的数量直线下降了30%~50%,耕牛数量的存栏下降使肉牛的牛源变得异常紧张。牛屠宰企业一片衰败,大多是因为无牛可屠而陷于亏损。市场上的牛肉价格一路上扬,把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家庭排除在消费行列之外。

  我国牛肉市场的现实情况是,高档牛肉稀缺,低档牛肉数量也不宽裕,整个产业低迷。耕牛要想不被灭种,只有在下岗后另谋出路,走肉食牛的产业路子。

  *温馨小贴士*

  牛全身都是宝

  1.牛的品种不同,牛肉的品质差异很大;不同部位的牛肉品质差异也很大。耕牛的肉质粗糙,大多只能用于酱、卤或炖。

  2.同样是耕牛,水牛肉比黄牛肉粗糙一些;内蒙古的草原红牛和青藏高原的牦牛虽然不是耕牛,但是由于饲养时间都在3~5年,加上长期抵御严寒气候,所以肉质也比较粗糙,但是生长环境洁净,所以很安全。

  3.由于牛是草食性动物,牛舌和内脏是营养不错的食品。特别是牛胃、牛的大小肠都是很好的平滑肌,营养丰富。

  4.牛蹄、牛尾、牛头是难得的美味。

  3.草原牛羊与环保的对撞

  草原牛羊是牧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很久以前,牧民饲养牛羊主要是自给自足,无须考虑外界的需求,牛羊数量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草场肥力适度,草原环境优美,自然生态的链条能达到很好的平衡。可惜,草原牛羊肉的美味逐渐为外人所知,草原生态的一切都在城市人胃口大开的疯狂索取中逐步走向崩溃。

  仅仅几十年的时间,上万年安定的草原牧区变得满目疮痍,牧民那颗本来憨厚宁静的心也被外界的喧嚣带动,变得浮躁。为迎合市场的需要,无节制地扩大牛羊的饲养,肆无忌惮地破坏草场,终于让草原体力透支,不堪重负。

  退牧还草的政府干预政策,强制将牛羊的数量降了下来。但直接的效应就是把羊肉价格从4块多钱一斤变成30块钱左右一斤。10年前,工商局执法大队抓用羊肉冒充猪肉的假贩子,现在是抓用猪肉、鸭肉和其他说不出名字的肉来冒充羊肉的假贩子,可见商业冒险都来源于利益的驱使。

  4.农区山羊,任重道远的使命

  我国的肉羊,产销地区传统上都在我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退牧还草的政策估计不会松懈,羊群数量连年下降成为挡不住的残酷现实,羊肉价格成了劳动人民心中的痛,这个问题不解决,人民群众的胃口被拖馋了,在舆论力量越来越彰显的时代,难免不会出现不满情绪,政府的压力也会很大。

  纵观天下,能扛起恢复羊肉产业这个伟大使命的就只有农区山羊。山羊和绵羊相比,适应能力更强,山羊除了石头不吃什么都能吃,有粮食秸秆的地方就能圈养。城市郊区农民每年在收获季节都喜欢偷懒,将秸秆一烧了之,处处烽烟滚滚,污染了空气,还阻挡了飞机,让市民怨声载道,如果将这些秸秆用来养山羊,郊区农民就会翻身变成环保积极分子。

  山地和平原的农区,大量的秸秆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过腹还田”的口号喊了几十年,都没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主要是没有经济利益驱动。现在机会来了,政府、企业、农民携手一起上,大力发展农区山羊经济,让羊肉价格回归到普通民众消费得起的水平,也为和谐社会作点儿实实在在的贡献。

  *温馨小贴士*

  羊肉及羊副产品的选择

  1.冬天购买羊肉片如果贪图价格便宜大多会上当。如果条件允许,在挂着羊胴体的专卖柜台现买现卷,拿回家冻好后再找人片成羊肉片,才能吃到真正的涮羊肉。

  2.羊生长最快的时间是4月龄以前,所以市场上才会出现羔羊肉。羔羊肉和一年以上的大羊肉比,肉质更加细嫩。带皮羊肉是另一种风味食品,适用于红烧或炖,和精瘦肉比,有另一番不错的风味。

  3.羊骨、羊头、羊蹄熬的汤有特别的鲜香味,适用于做汤菜,味道特别鲜美。

  4.羊内脏是不错的食材。卤制后做成凉菜,是餐桌的美味佳肴,羊杂汤更是美味中的上乘菜品。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