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妈妈宝宝都受“伤”

2014年09月05日 13:58 人民网-健康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怀胎十月是一个既甜蜜又痛苦的过程,到了快分娩的时候都将面临一个选择:用什么样的分娩方式才好呢?顺产的好处要比剖腹产多很多哦,所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准妈妈还是要选择顺产分娩方式。“剖腹产”一般是不得已下的选择,为了帮助胎儿顺利生产也保住了母体的安全,但剖腹产对子宫损害较大。

  剖腹产对妈妈的健康有哪些不利?

  剖宫产切口使身体恢复慢

  剖宫产切口妊娠就是女性做了剖宫产后,在一两年之内再次怀孕,孕囊容易附着在切口的斑痕里,流产时,容易大出血。如果不想流产,想再生,也不行,会危及胎儿生命。

  一般顺产的产妇,分娩后,第二天自然可以下地行走。但是剖宫产妇,有的人害怕刀口疼,产后一周之内一动不动,这非常危险,容易患肺动脉检塞。最近临床这 样的病例逐渐增多。同德产科专家说,本来产妇分娩前后血液粘稠度就增加,血流缓慢,如果产后再一动不动,再加之吃油腻食物,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检形成,脱落以后容易肺动脉栓塞。

  严重伤害子宫

  在对子宫造成伤害的不同因素中,剖腹产高居榜首。不少孕妇都因为害怕疼痛或误认为剖腹产的孩子比自然分娩的孩子聪明,妈妈的身材也不会受损。殊不知生孩子还是自然分娩好,剖腹产仅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应急措施而已,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剖腹产手术时,女性要承担麻醉、出血、术后感染等风险,身体恢复也比自然分娩的女性慢。而且选择剖腹产的女性将来避孕和再孕都比自然分娩的产妇要麻烦得多。

  剖腹产对宝宝发育有哪些不利?

  更易过敏。剖腹产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内致敏或过敏的发病率升高。杨慧霞告诉记者,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接触母亲产道及肠道的细菌,肠道有 益菌群的定植率较高,有利于婴儿免疫系统的成熟。剖腹产孩子直接接触的是护士、医生及手术室的细菌,不利于正常菌群的建立。

  易患小儿多动症。在一项儿童多动症人群的调查中,剖复产儿童占八成,远高于顺产儿。因为产道的改变,破坏了孩子本应经历的神经接触等。

  “湿肺症”几率高。“湿肺症”可导致孩子呼吸受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在150名出现严重湿肺症的婴儿中,七成是经剖腹生产。英国研究还发现,剖腹产孩子比顺产的孩子更易患哮喘,概率高出80%。

  肥胖危险增八成。纽约大学医学院对1。4万多名儿童的分析发现,与自然分娩的孩子相比,剖腹产孩子到11岁时发生体重超标的危险高出83%。因为自然分娩的孩子接触了产道细菌,有助于新陈代谢,而剖腹产孩子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必要有益菌。

  易患感统失调症。感统失调症是指孩子的思维往往无法约束行为。研究发现,胎儿的正常生产过程,是第一次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机会,而剖腹产剥夺了孩子第一次锻炼感觉统合的权利。患了感统失调症的孩子上学后,通过后期训练,大部分可以恢复正常。

  适应能力差。皮肤是触觉学习的器官,孩子要通过皮肤认识自身和环境。剖腹产孩子因先天触觉学习不良,在婴儿期不能适应皮肤所接触的各种信息,如洗澡、换衣服;或也可表现为情绪化,爱哭、睡不好等。

  既然剖腹产危害多,但有时候剖腹产又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剖腹产后要注意什么有利于恢复呢?

  少用止痛药物

  剖宫术后,麻醉药作用逐渐消退,下腹部伤口痛觉开始恢复,一般术后数小时伤口开始剧烈疼痛。此时,为了让产妇能很好地休息,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天夜里给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不要再用止痛药物,因为它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引起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所以需要产妇对疼痛做些忍耐。

  术后多翻身

  由于手术对肠道的刺激及受麻醉药的影响,剖宫产术后产妇都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因而发生腹胀。如果多做翻身动作则会使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恢复得更快,肠道内的气体就会尽早排出而解除腹胀。

  宜取半卧位

  因为剖宫术的产妇不能与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一样,即在产后24小时就可起床活动,因此恶露不易排出。如果采取半卧位。同时配合多翻身,就会促使恶露排出,以防发生恶露淤积子宫腔内而引起感染,影响子宫复旧功能。

  产后尽力排尿

  剖宫产前给产妇放置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待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拔管后,只要一有尿意就努力去自解,否则,再保留导尿管容易引起尿路细菌感染。

  只要体力允许,尽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促进肠蠕动和子宫腹复原。还可避免术后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形成。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