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吃毒蘑菇病情危急、3岁儿童从5楼坠落抢救无效死亡、男童独自玩耍被车辆撞伤……暑期以来,关于儿童在玩耍时受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记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了解到,从6月开始至今,该院共接收意外伤害患儿共46例,其中误服中毒致伤的患儿最多,达27例,占58%;紧随其后的是车祸受伤,有9例;坠落4例,高空抛物被砸伤2例,坠床2例,溺水1例,气道异物1例。
这些病例中,不少是儿童在家中或外出玩耍时受伤的。医生建议,为了避免孩子遭受意外伤害,家长看护最为关键; 如果不幸发生了意外,不同的意外伤害要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办法,“无论如何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家长能做的是尽量在得到专业救治前避免伤害的扩大化。”
记者根据近期发生在上海等多地的儿童玩耍时发生的安全事故,总结了五种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并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李璧如作有针对性的提醒和应急处理方法指导。
一,中毒
案例:据报道,上海一名9岁的男孩上周与家人食用了在野外采摘的蘑菇后出现了严重的胃肠道症状,病情危急,已送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紧急救治。医生表示,每年都有类似中毒事件发生,暑假更是儿童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提醒:李璧如介绍,中毒一般分为误服、皮肤黏膜吸收和气道吸入中毒,其中皮肤黏膜吸收中毒指的是硫酸等强酸强碱溅洒在皮肤、黏膜、眼睛等所导致的腐蚀和灼伤; 经呼吸道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的中毒为吸入中毒,如煤气中毒。
她还表示,城市儿童误服药物和清洁剂中毒较多,而农村儿童误服农药、灭虫药、工业用盐等中毒较多。孩子中毒的原因多半是家长没有将物品放置正确,强酸碱、药品、清洁剂等摆放在孩子可够着的地方,并且还不上锁,甚至“张冠李戴”,将农药等装在可乐瓶中,导致孩子误以为是饮料喝进肚子。
预防方法:家中强酸碱、农药等有毒物品要上锁,不可食用的物品尽量摆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药品要定期清理并上锁,严禁“张冠李戴”,将不可服用的物品装在食品包装内。
应急处理:如果是强酸碱灼伤皮肤,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然后尽快送至医院;如果强酸碱溅入眼内,同样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眼睛20分钟以上,再送至医院急救。如果是误服有腐蚀性的物品,首先保护肠胃,可以大量饮用牛奶或蛋清,对食道肠胃等形成保护膜,减少对内脏的腐蚀伤害;如果是误服有毒害物品,并且患儿神智清醒,可采用催吐的方法,用手指划动喉咙深处,促使患儿将有毒物质吐出,但是如果患儿神智不清醒时切勿催吐,以免吐出的物质卡住食道或呼吸道,引发窒息,这时应该尽快送至医院,让医生处理。
二,高空坠落
案例:本月7日中午,浦东一名3岁男童趁奶奶做饭时爬上阳台边上的桌椅从5楼坠落,摔在水泥地上,后医治无效死亡。
提醒:李璧如告诉记者,急诊每年都会接到多起儿童高空坠楼的病例,多数原因都是家长看护不当。有些家长趁孩子睡着之后走开一会,买菜做饭,认为孩子在家很安全,可是孩子醒来后,呼唤家长不应答,会到处寻找,或者贪玩爬至窗台,而近几年房屋讲究美观,大量采用落地窗等设计,导致儿童坠楼事件有所增多。
预防方法:在儿童安全问题上,家长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禁忌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窗户需做好防护,确保孩子时刻在成人的视野范围内。
应急处理:孩子不幸发生坠楼,家长千万不要贸然抱住摇晃,企图摇醒孩子。高空坠落往往会造成全身多部位损伤,摇晃会加重病情。李璧如介绍,首先判断孩子是否还有脉搏,如果无脉搏应该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最好是有两人,其中一人护住患儿脊椎,另一人胸外加压,同时呼叫120。如果孩子还有脉搏,应尽量确保不要动,如果实在需要搬动,一定要两个人以上,并且进行整体搬动,尽量让患儿以平躺方式移动,切忌“你抬头,我抬腿”地移动。她警告说:“如果只有一个人,千万不要动患儿,原地看护直至专业人员赶来。”
三,异物吸入
案例:7月1日,浙江永康3岁男孩樽樽突然脸色发青、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家长送至医院检查才发现,樽樽的气管内有细长的塑料件,是玩具枪的一个零件,猜测他在玩耍时不小心吞入。经过医生5小时抢救,成功取出了异物。
提醒:“前不久我们也接治了一位吃香肠卡在食道中的患儿,后来医生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香肠取出。”李璧如介绍,花生、黄豆、香肠、果冻等食物也会呛住孩子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甚至硬币、笔套等也是孩子们喜欢放进嘴巴的物品。
预防方法:家长在平时应该提醒孩子哪些东西不可以放进嘴巴,在喂食大颗粒硬物时尤其需要当心,在喂食时要专心,不要逗孩子说话和玩耍,以免呛到。
应急处理:李璧如表示,针对1岁以上的孩子,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可采用“背部叩击-胸部按压法”。对于鱼刺等尖锐物品卡在喉咙中,她提醒家长千万不要靠吞咽饭团或喝醋的方法,这样不仅可能划伤食道,严重的甚至会刺破主动脉,引起内出血。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去医院看急诊。
四,烧烫伤
案例:7月3日,宁波李女士一人在家带孩子,在熬猪油时,将女儿放在学步车里。就在她中途上厕所时,滚烫的猪油全倒在了女儿身上,造成深度烧伤。
提醒:记者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报告》中了解到,开水、热油烫伤一般发生在7岁及以下儿童身上,且主要集中在1~4岁儿童,具体包括不小心跌入热水、被洗澡水烫伤、被电暖袋爆炸烫伤、碰倒开水瓶、碰翻电饭锅等情形。
预防方法:尽量让孩子远离高温物品,给孩子洗澡时,家长先试过水温后再给孩子洗。
应急处理:李璧如说,烫伤之后要及时冷敷,用冷水冲洗,最好是冰敷,再前往医院,“千万不要用土办法,烫伤之后涂红药水、药膏之类,挑破水泡等,这样只会加重感染。”
五,跌倒磕伤
案例:本月,无锡发生了一场惨剧,家长在店内忙生意,孩子独自在店门口玩耍时被车撞倒。等家长发现时,孩子已经倒在血泊中半个多小时。
提醒:李璧如表示,儿童在跌倒时可能会引起骨折、局部出血,甚至内脏受损。
预防方法:加强家长看护,在平时教授孩子正确的安全知识。
应急处理:与高空坠楼应急方法类似。如果是孩子突然倒地,可能是心脏方面原因,更不要贸然乱动,应第一时间拨打120,等待医疗救援。
[急救手法详解]
一、海姆立克手法(儿童)
1、施救者站在患儿的背后,手臂直接从患儿的腋下环抱患儿的躯干;
2、一手握拳,将拳头的大拇指侧对准患儿脐部的稍上方;
3、用另一手握在此拳头外,尽力作一系列快速向内上方推压的动作,不要触到剑突或肋骨下缘;
4、为了解除梗阻,每一次推压动作都应该是单独的、明显的动作,持续腹部推压直至异物排出或病人意识丧失而停止;
5、如患儿意识丧失,判断无脉搏,立即进行人工心肺复苏。
二、背部叩击—胸部按压法(婴儿)
1、婴儿脸朝下骑跨在施救者的前臂上,救护者紧紧地托住患儿下颌以支撑其头部,并保持颈部平直(开放气道),将前臂放在大腿上以支撑婴儿,婴儿的头部要始终低于躯干;
2、在婴儿两肩胛骨间用手掌根部用力叩击5次;
3、背部叩击后,将另一空着的手臂放在婴儿后背,并用手托住其头部。一只手支撑患儿的头、颈、下颌及胸部;另一只手支撑患儿枕、颈及背部;
4、转换患儿的体位时注意支撑好患儿的头颈部,将其反转呈仰卧位,放在施护者的另一手臂上,将此前臂放于大腿上。注意婴儿头部应低于躯干;
5、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胸骨处,给患儿作5次快速向下的胸部按压;
6、重复1—5操作步骤,直至异物排除或婴儿意识不清而停止操作;
7、如患儿意识丧失,判断无脉搏,立即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晨报记者 查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