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自然分娩,剖腹产需符合标准

  人们将女性生产形容为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可见其中之痛。为了避免这种疼痛及分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剖腹产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也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剖腹产率已经达到了40%-60%,大大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剖腹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标准。更有甚者,为了图个良辰吉日,开始“计划”在某个时间进行生产。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自然分娩才是人类最自然的繁衍方式。

  二胎仍存顺产可能

  Q 北京市已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不少符合条件的家庭跃跃欲试。在生产方式的选择上,如果头胎为剖腹产,是否意味着在生育第二胎时仍应采取剖腹产?是否存在自然分娩的可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于莎莎表示,如果头胎为剖腹产,其实生育第二胎时仍然存在自然分娩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如果女性头胎为剖腹产,这并不意味着后面生产时均需采取这种形式。宫颈的扩张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些女性在生产头胎时,是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转为剖腹产的,如宫颈已开,如果出现胎心不好的情况,为了婴儿安全考虑,可能会选择剖腹产,对于这些女性而言,宫颈已经扩张过,之前被迫进行剖宫产的原因已经并不存在,生育第二胎时完全存在自然分娩的可能。

  另外,即便头胎生产时一开始便选择剖腹产,生育二胎时也可以在严密的监测下尝试自然分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总的来说,还是推荐、鼓励女性进行自然分娩。

  至少两年后考虑生育二胎

  Q 头胎若采取剖腹产生产方式,那么何时可考虑生育二胎?

  “与首次生产的孕妇相比,女性在生育二胎时确实有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主要涉及再次怀孕与首次生产的间隔时间及首次生产的分娩方式两个方面。”于莎莎表示,如果首次生产时为剖腹产,首次生产时的手术瘢痕有可能会影响二胎生育,由于每个个体的情况有所区别,这要求女性在怀孕前及怀孕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并向医生咨询。首次生产为剖腹产的女性,建议至少在两年之后再考虑生育二胎。“一定的间隔时间既有利于女性的恢复,也利于家庭对孩子的抚育。”

  计划性剖腹产可致婴儿早产

  Q 作为一种非常规的生产方式,剖腹产是否也有一些长处?存在哪些健康风险?

  根据美国儿童健康网站报道,如果医生确定孕妇因某些因素进行阴道分娩可能产生风险,便建议采取剖腹产。这也就意味着,家长可以提前知道进行剖腹产的时间,也能够提前“计划”孩子的生日。除此之外,这种分娩方式也使得家长能够提前做好情绪及精神方面的调整,有助于减轻一些母亲因为未能进行阴道分娩而产生的愧疚感。

  目前总体来看,剖腹产对于母体及婴儿都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些潜在危险,包括持续出血、感染及膀胱或肠道损伤等。

  另外,“计划性”剖腹产(非医学必要)的另一潜在风险在于新生儿早产(即在怀孕34至36周左右出生)。原因在于,“计划”的出生日期可能并不准确。人们计划预产期,通常是以女性末次月经结束后起的40周进行推算,而按照这一推算日期进行剖腹产,其实婴儿仅有38周大,因为卵子通常在末次月经后的两周左右才会受精。

  ■ 生育新技术

  借助针灸技术克服生产之痛

  有一些并不常见的辅助生产方法,可以减少妇女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减少一些不确定风险的发生。比如,人们可以选择借助药物分娩。其实人们在怀孕过程中便可以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借助止痛药物(如硬膜外麻醉),其选择范围也比较宽泛,包括周身止痛、脊髓麻醉阻滞及硬膜外麻醉等。

  对于准妈妈而言,即将到来的生产过程中的疼痛等一系列不确定的事情往往是其最为担心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有时也会使用一些并不常见的方法应对疼痛。在挪威,如果低风险孕妇认为自身无法克服生产之痛时,医院助产士往往建议进行针灸。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本及新西兰等地,这种方法也常用于生产过程。其实这项技术最初源于中国的针灸,将极细的针扎入身体的特定部位,一项针对600多名产妇的研究发现,与借助药物的女性相比,生产过程中借助针灸往往可以使新生儿阿氏评分更高。

  糖果疗法分散产妇注意力

  在日本,女性生产往往选择在独立的产科中心、小型私人诊所及医院产科病房中,助产士鼓励孕妇在产前可以尽量多摄入一些食物,同时注意移动、呼吸、按摩及针灸等,如果生产过程中产妇无法忍受疼痛,助产士往往喂产妇吃糖,据称,这种甜味可以分散产妇的一部分注意力,也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

  水中分娩使产妇更放松

  在荷兰,将近1/3新生儿在家中出生,而且调查发现,荷兰母体及新生儿情况优于美国,专业人士建议女性疼痛为自然分娩的一部分,鼓励女性转变生产姿势,这对新生儿也有益。不少助产士都会鼓励孕妇进行水中分娩,适宜的水温能够使产妇更加放松,同时会刺激分娩镇痛。医护人员解释,由于水的浮力,产妇可以转换更为舒服的方式,利于分娩过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