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驱动力模型

2017年03月30日 19:29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生物钟负责控制人体清醒、体温和激素分泌的周期变化,大约24小时重复一次, 又称为“昼夜节律”,并受光线的影响。

  睡眠专家Dement博士和Edgar博士提出的理论认为,人类在生理上同时存在着“恒定睡眠机制”和“定时清醒机制”两个机制,两者相互抗衡,最终决定人是清醒还是昏睡。受其中睡和醒驱动力的启发,笔者构建了婴儿睡眠驱动力模型,来帮助读者理解睡眠问题。

  该模型的基本公式是,入睡时:醒的驱动力 < 睡的驱动力 = 顺利进入睡眠状态。 睡眠中醒来时:醒的驱动力  < 维持睡眠的驱动力  = 继续睡。此时醒的驱动力大于入 睡时,相应的需要维持睡眠的驱动力也更大。睡眠中最易醒来的点是在睡眠周期结束 时,该点是整个睡眠链上最脆弱的一环。

  1。醒的驱动力

  简要列举醒的驱动力:

  ★★ 光线、声音的刺激,比如楼下电瓶车防盗警铃声等。

  ★★ 身体不舒适,比如盖多了被子或者肚子饿、生病等。

  ★★ 不当的睡眠联想,比如醒时环境和入睡相差很大。

  ★★ 生物钟习惯性醒来。

  随着孩子的成长,醒的驱动力增强,但与此同时大脑发育日趋完善,如果有充分 机会练习,那么维持睡眠的内力也会同步增加。

  2。睡的驱动力

  睡的驱动力由内力和外力两部分构成。外力包括所有成人给予的帮助,比如拍、抱、喂奶等。内力则是指婴儿自身的入睡能力、控制身体的能力、入睡的意愿等。

  外力和内力都有一定极限。内力是受限于身体发育阶段,有个体差异但也不会偏离基准太远,比如睡整觉的时间点。外力则受限于养育者的承受能力,例如长时间的抱哄、抱睡,其实无法长期维持。有时单独靠内力或外力就能够入睡,更多时候则需双管齐下。

  当外力一直存在,内力的发展可能受到制约。没有机会发展入睡能力的孩子,睡 眠需要的外力帮助可能会越来越多,入睡越来越困难。外力是辅助,内力才是根本, 培养和提高入睡能力是最关键的。

  睡眠的奥秘就是从内外两方面增加维持睡眠的驱动力。不同月龄的内力外力情况不同,小月龄时需要更多的外力帮助,但随着成长发育,内力的作用会越来越凸显,成长很快,家长不随着成长的脚步调整养育的模式,就容易刻舟求剑、南辕北辙。

  本文摘自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授权的《婴幼儿睡眠全书》一书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