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在国内机场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群人在我前面排队等待登机,有个妈妈带着个三四岁的孩子,那孩子在吃一根棒棒糖,同行的一位中年妇女逗孩子说:“给我吃好不好啊?”孩子就把糖给她了,她接过来说:“我拿走了不给你了……”说着假装要往远处走,孩子一边追一边哭喊了起来,引得周围人都看过来,那个女人不得不把糖还给了孩子。
过一会儿她又开始逗孩子了,又跟孩子要糖,这次孩子就扭着身子摇着头不给她,她就点着孩子的脑门说:“你怎么这么抠门啊,你是不是个小气鬼啊?”孩子低头不肯理她,那位女士还不罢休,继续逗,孩子终于恼了,大声说:“你才是小气鬼,你是讨厌鬼,你是大坏蛋!”
妈妈在一旁忙阻止孩子说;“阿姨跟你闹着玩呢,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识闹,快跟阿姨道歉,”孩子气得大哭起来。
他们同行的几人都在看热闹,没有谁觉得这件事不对劲。似乎在我们的文化里,大人逗孩子是喜欢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这样逗孩子实在是太不尊重孩子了,把孩子当个玩意耍呢!简直就是在欺负孩子一样。
孩子的妈妈遇到这种情况本应该阻止那个大人的,结果她反倒去训斥自己孩子。孩子后来骂人的确不对,可是有因才有果,不解决因怎么能改变果呢?如果那个大人不贬低孩子,孩子怎么会恼了骂她?
有很多家长给我写信说自己孩子性格懦弱,在外面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不敢表达,受了欺负不敢反抗,孩子这样性格的形成基本上都和大人有关。比如前面讲的这个小孩,下一次大人再逗他,再欺负他,他很可能就不敢骂出来了,因为他骂回去的话自己就会被妈妈骂,被逼着道歉,长此以往,孩子受了委屈就憋着就变成常态了。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国人都爱面子,不愿意为了孩子的事情去说熟人,如果你拉不下脸那就不说,本来别人如何做人也不是我们的责任,孩子才是我们要保护的。上面的妈妈在那个人拿走了糖的时候,可以把孩子抱过来跟他说:“阿姨跟你开玩笑呢,她不是真的要吃你的糖,她就是等飞机有点无聊逗你玩呢,她马上就会把糖还给你了。”如果那人还不还怎么办,再跟那人说:“孩子哭起来咱们谁都不能消停了,你把糖还给她吧。”
我想正常一点的人如果人家父母这样讲了就不会再接着逗孩子了。
如果她说孩子是小气鬼,马上跟孩子说,很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说:“阿姨在跟你开玩笑,妈妈知道你很大方,你不是小气鬼,你是最最可爱大方的某某某。”搂紧孩子亲几口,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妈妈的爱是孩子最坚固的盾牌,竖起这块盾牌,别人的恶意的话就伤不了他。
有的人逗孩子没有度,什么话都敢讲。曾有个网友给我写信说他家邻居跟这个网友的孩子开玩笑,说他不是妈妈生的,是爸爸从外边的大垃圾箱里捡回来的,孩子从此天天晚上哭闹。
妈妈问我该怎么办?
我建议这个妈妈找出来自己怀孕的照片、生产时的照片、孩子的出生证、户口本,一样一样拿给孩子看,再把怀孕生产过程中有趣的事情讲给孩子听听,用切切实实的证据证明孩子是自己生的,消除孩子的恐惧。这种玩笑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永久的噩梦,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小学同学聚会,大家讲起小时候的旧事,男同学不约而同地提起了一个男邻居,他没有小孩,现在想来他实际上是很喜欢孩子的,只是他的表达方式实在特别:每次他见到认识的小男孩,就一只手去抓孩子,另一只手做出剪刀的手势,嘴里喊着:“过来我把你小鸡鸡剪了。”他人长得很高大壮实,表情又严肃,男孩们常常吓得边叫边逃。那时候一群小孩在玩,如果有谁喊一声“某某来了”,大家就一哄而散。
几十年过去了,提起这个人,男同学们依旧是一副蛋疼的模样,可见当时的恐怖印象有多深。
有个网友在我文章下面留言,说有人对着她的大女儿说:”妹妹出生了你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说这话的人心里得有多么缺乏爱,才能对着人家的小孩说出如此恐怖的诅咒一样的话?
对于有人没有度的逗孩子,父母如果在场一定要出声制止,别怕伤了别人的面子而让自己孩子的自尊受伤害,如果父母当时不在场,事后一定要想方设法消除恶意玩笑对孩子的影响,保护孩子身心的健康是父母的职责所在。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周围人的足够的尊重,这是建立孩子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基础。我们大人遇到孩子要尽可能孩子说些善意的赞赏鼓励的话,让孩子感觉好,让孩子感受到周围世界的善意和爱意。
本文来源 新浪博主 真妮咖啡屋 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