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评论:有关“家长成绩单”的设想

  相信国人不论男女老少,都知道学生要给父母看自己的成绩单,相信其中一部分人还必须要小心翼翼,生怕某一句话、某一个动作会引发埋藏在父母心中的熊熊怒 火。父母看过成绩单是要签字的,尽管不少父母签字时的感觉是失望、是愤怒或者是无奈。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家长是非常愉悦的、非常骄傲的,也有少 数家长面对着孩子的成绩,始终是平和的,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的。

  但是在德国(或者德国的某些地区),这种状态是倒过来的。孩子要在学校给出的“家长成绩单”上打分签字,家长则必需忐忑地接受孩子的评价并且与孩子讨论对自身行为改进的方式方法。

  据媒体报道,一位中国母亲到德国旅游,顺便造访柏林的亲戚。亲戚家中的孩子正在“父母成绩单”上写评价。成绩单上是以下内容:“1.父母彼此间 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从不在我面前使用不文明语言或无休止地争吵。2.父母能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以电视、电脑或大声说话来影响我的学习。3.父母 能积极学习,不断进取,能做我的‘智多星’,能提高对我的教育能力。4.父母能认真听取我的学习情况汇报,为我推荐一些有益的学习资料和课外阅读书刊。 5.父母能经常与我沟通,耐心地倾听我的诉说,从不态度恶劣地打断我。6.父母能关心我的身心健康,膳食平衡,视力保护和生理健康,带领我积极锻炼身体。 7.父母每月都给我零花钱,但会指导我合理使用,让我学会勤俭节约。8.父母从不溺爱我,每天都耐心指导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我的独立能力。9.父母 能正确对待我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是强行制止,而是和我讲道理,帮助我改正。10.父母能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一起帮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父母的 成绩,优秀为A+,合格为A,不合格为B。

  不知读过这份成绩单,有多少中国的学生家长能够自信地感觉自己会拿到A+。当然,因为成绩单还要交还给老师且要父母认同并签字,估计有些中国孩 子会非常“明智地”选择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一个绝对高分。若真是这样,这个成绩单的真实意义,无外乎是“弄虚作假”的行为习惯,又多了一个实习机会。

  近期,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某些关键时刻,实话不能实说、有话无人可说、别人的话听不明白等等现实,更显示出学生们心理健康的受 损程度。在课业减负的同时,也许先该让孩子们的心灵减负。看看有多少学生敢于出示一张真实的“家长成绩单”,也许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