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闁圭儤鍤﹀☉銏犵睄闁割偆鍣ュΛ鍛存⒑閸愬弶鎯堥柟鍐叉捣缁牓宕卞☉娆戝幐婵犮垼娉涙灙濞寸姵甯炵槐鎺楀Ω閿曗偓閳绘洟鏌$仦鍓р槈閾绘牠鎮楅敐搴′簻妞ゅ骏鎷�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评论:删古诗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2014年08月28日 11:16  中国新闻网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8月26日《新闻晨报》)

  小一学生究竟该不该学习古诗词?弹赞掺杂,众人莫衷一是。据悉,之所以删除5篇课文与8篇古诗词,是为了让“师生有更多时间巩固知识”,说白了也就是减负。初衷甚好,但须知,关乎教育的任何一项改变,都不应只是单维度的暂时性考量,还应具备“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光。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训练个人能力、濡染个人品格,更肩负着传递价值、赓续文明的功用。尤其是最基础性的小学教育,人生百年,立于幼学,除逻辑训练外,启蒙教育中,小学生的心性涵养,主要就来自于传统文化的次第吸收。

  上海教委此举主要是为了减轻小一学生识字认字的压力,让他们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但问题在于,几首简单的古诗词,究竟能对小一学生的课业产生多大额外负担?而且,古诗词本是中华文明璀璨文化的杰出代表,如果连一个国家的传统与经典都不读了,任由其落满灰尘,则很可能陷入历史虚无的泥淖,让文化发展失去根基。不妨看看邻国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只会让我们汗颜。

  教还是不教,传递的是政府对经典文化的态度。 起码从删除古诗词一事中,我们看不到公共文化部门对传统与经典的温情与敬意。上海教育部门此次所谓减负,有点“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感觉,徒增笑柄耳。

 

文章关键词: 古诗词 评论 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戞娑欐償閵娿儱鐎梺鍏肩ゴ閺呮粌鐣烽弻銉﹀€甸柨婵嗛閺嬫盯鏌i鐕佹疁闁哄瞼鍠愬ḿ蹇涘礈瑜忛妶鐑芥⒑闁偛鑻晶顕€鏌涢悢璺哄祮妤犵偛绻橀幃鈺冩嫚閼碱剦妲规俊鐐€栧ú鏍箠鎼淬劌鐤鹃柨鐕傛嫹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闁挎洖鍊搁崹鍌炴煟閵忋垺鏆╅柛妤佸哺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