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佸憡甯掑Λ鏃堟閳哄懎绀嗛柡澶娿仒缁ㄦ娊鏌涘Δ瀣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广告

成都中小学基础设施对外开放

2015年09月15日11:31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这两天,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社区居民张良有了新期待:辖区内棕北中学西区已启动1000座音乐厅的建设、磨子桥小学分校正扩建标准游泳池,建成后场馆将面向学校和社区居民开放……

  张良的期待,源自他已尝到的 “甜头”——自从辖区公立中小学[微博]体育场面向社区开放以来,张良不再烦恼“想锻炼却没地方”,如果天气好,他晚饭后总爱和家人到家边上的中学操场里散步。

  公立中小学体育场定时面向公众开放,这一备受市民欢迎的惠民政策在成都由来已久。不过,探索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居民有需求,校方有担忧

  住在老的居民小区内,缺乏体育设施一直是张良的烦恼,每每想锻炼却总找不到地方。“还是挺希望有地方可以运动,有健身设施就最好了!”

  这也是不少居住在老旧小区里的居民的期待。

  为方便市民锻炼身体,早在2010年,成都市就实施了《成都市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时间非节假日每天不低于2小时,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每天不低于8小时。

  不过,虽然“上有政策”,但仍有不少学校以各种理由紧锁大门。

  为何如此?成都市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校长李胜坦言当初的担心:体育场开放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外来人员对学生安全造成危害怎么办?居民在锻炼过程中,出现意外由谁负责?”

  对于校方的担心,武侯区教育局政策法规科李明认为,不可“因噎废食”。“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公共资源,市民与之的关系是共建共享,我们要做的是建立尽可能完善的机制,确保校方和锻炼者的安全,在安全可行的前提下,促进中小学体育场按规开放。”李明说。

  担忧变“放心”,资源开放有保障

  如何解决“安全”问题?“我们规定户籍居民及常住人口要到社区凭身份证办理一张市民学习卡,方可凭卡进入学校锻炼。”李明介绍。

  额外办卡会不会给居民增添麻烦?“手续上确实会多一道,但到社区办卡,能留下较为全面的个人信息,一来增加学校的安全性,二来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意外,社区也能尽快联系到亲属等。”李明解释。

  此外,武侯区还为开放的中小学购置了专门的体育场开放意外保险,“如果居民在锻炼中发生意外情况,理赔方面有保险作保障。”

  同时,学校也在不断完善开放机制。“我们在操场上专门铺上了高路灯,就是为了给晚间进来锻炼的居民照明,此外每天都有值班老师和干部,留校陪同,偶尔还有体育老师留下来给居民的锻炼做专业指导。”李胜说。

  在“双保障”的机制下,从开放至今,武侯区暂未发生一起因进入校园锻炼发生的意外事件。

  目前,武侯区辖区内公立中小学,均实现了定点开放。“共建共享机制还要继续,未来将会在图书馆、游泳馆等领域拓宽,在不断完善机制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公共资源为居民所享受。”李明说。

文章关键词: 中小学 基础设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濠电偛妫庨崹鑲╂崲鐎n喖鐭楅柟杈剧祷閳ь剙鍟伴幏鐘诲礋椤曞懎鏅�

闂佸憡鐟﹂崹鐢电博閿燂拷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