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军)“没有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当孙子”。前不久,网上一条关于老人向子女索取“带孙费”的帖子,引发一场口水大战。昨日,记者就此事进行了采访,很多市民对“带孙费”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付钱,“老人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有的认为不该付钱,“亲情比金钱更重要”;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 “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您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您对此持何种意见?欢迎拨打本报热线96333发表看法。
老人要的不仅是钱
[故事一]彭娭毑是岳阳汨罗人,去年8月,她来长沙为小女儿女婿带孩子。彭娭毑担心以后生活没有保障,她向女儿女婿提出如果帮忙带孩子就要给她养老。结果,女儿女婿对这个要求很不“感冒”,帮小女儿带了3个月孩子后,彭娭毑最后还是坚持回到了乡下。
[市民观点]
支持派:市民段云飞认为,请老人带孩子比请保姆放心多了,应该主动给老人家一点薪水。市民周兴中说,老人索要的不仅是“带孙费”,更是权利。尤其是一些来自农村的老人没有经济来源,因此给钱是必须的。
反对派:市民赵娜娜却不认同,她认为要付工资还不如请保姆,保姆哪里做得不好可以批评,可婆婆做得不好还不能说,再说是带自己的孙子,如果要钱就少了亲情,将来孙子长大后会怎么想呢?市民王经建也说,婆婆是长辈,不是雇佣的保姆,赤裸裸地支付现金,让人感觉很尴尬。
亲情能用金钱来衡量吗?
[故事二]王女士的父亲有一技之长,在家里做事,每天可以赚到100元。王女士想请父母到长沙来帮她带孩子,但父亲不愿意放弃可观的收入,借口在城里住不习惯,还是回到乡下去了。
[市民观点]
支持派:市民郑根良认为,带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然月嫂也不会这么贵了。子女看中老人带孩子,是因为老人认真负责,但不代表应该免费。市民张庭国说,“带孙费”应当予以推广,形成制度,此举将避免很多家庭纠纷。
反对派:市民陈克强质疑,子女支付了“带孙费”,严格来说就是消费者,假如孩子出现意外,可以向父母索赔吗?网友“王子李”则强调,一家人有亲情关系、家庭伦理支撑,不能什么事都用金钱来衡量。
帮带孩子不是父母的义务
[故事三]陈先生的儿子出生后,一直请了保姆带孩子,同时,也接了自己的母亲到家里帮助照料,一家人其乐融融。
[市民观点]陈先生: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父母没有帮子女带孩子的义务,他们原意帮助你带孩子,是体恤你和你的孩子。我们做子女应该是心存感激,而不应该围绕“带孙费”纠缠不清。市民黄女士:当前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是老人带孩子成为一种很自然的选择。给不给报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要解决“有偿带孙”问题,根本在于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和儿童教育体系,做到少有所依、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