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环境中手足口病高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8日 10:08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7月15日,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护士在给手足口病患儿输液。7月15日,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护士在给手足口病患儿输液。
手足口病患儿多,医院不得不在走廊里加病床。手足口病患儿多,医院不得不在走廊里加病床。

  “这个孩子是手足口病,那个也是……。”最近岛城又进入了手足口病高发期。对于小朋友发病的原因,记者在医院采访时,家长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是有些家长却怎么都想不通,他们孩子天天自己带着而且也很注意卫生,为啥病毒还盯上他们的孩子了?13日,通过采访儿童医院专家 ,记者了解了病毒从产生到导致孩子发病的整个过程。原来导致手足口病发病的病毒最喜欢30℃的潮湿环境,这时病毒最活跃而且繁殖特别快,它们生活又不挑剔,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它们的身影。

  ■高发

  一天就能接诊七八十例

  7月15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了市儿童医院,门诊楼里很多家长在排队交费,手足口诊室里更是挤满了家长和孩子,输液室里已经坐不下了,很多家长只好带着孩子到外面的树底下、墙边上打吊瓶。即使到了中午12点,这里依然十分繁忙,陆续赶来的小病号把值班医生团团围住。

  在手足口诊室里里外外,打吊瓶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小不点,小的只有几个月大,大的有四五岁,上小学的孩子就很少见了。据了解,在手足口病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1到5岁的小朋友,病毒为什么会对他们情有独钟呢?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孙建兰解释说:“人体平时都携带病毒,一旦抵抗力低下,就可能致病,而手足口病毒瞄上小朋友就是因为他们抵抗力低。”

  “7月份以来,手足口病的发病明显增多了。”孙建兰介绍说,每年的6月底到8月初都是手足口病高发期,今年也不例外,从上个周开始患者明显增多,现在仅他们医院一天就能接诊七八十例。从省卫生厅发布的传染病疫情情况来看,4月份岛城手足口病发病 315例,5月份手足口病新增1214例,到了6月份新增了2308例,不难看出岛城手足口发病成倍递增。“上个月青岛一共2308例,我们医院就接诊了一千多例。”市儿童医院医生称,从目前发病情况来看,7月份预计比6月份多。

  ■病例

  耽误几天,收到病危通知书

  对患了手足口病的帅帅(化名)来说,可是到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都怪我们没意识到严重性。”家住胶州的张女士看着儿子说,她儿子快四岁大了,在7月1日的时候她看到孩子背上长了红疙瘩,当时老人说是痱子,她就给擦了痱子粉,可是到了后来孩子屁股上长了红色的疙瘩,她也当成了痱子,后来才知道屁股上的原来是疱疹,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7月3日下午孩子有些发烧,孩子体质本来就弱,我以为就是普通感冒了,就给他吃了退烧药,但是到了第二天儿子并没有退烧,所以我就带着儿子到诊所检查,医生看了看说是手足口病。”张女士称,虽然诊所医生给儿子开了吊针,但高烧不退,于是7日他们就到了胶州市里的医院检查,发现帅帅有了脑炎,而且还有肺积水。

  “我们是坐急救车来的儿童医院。”张女士称,在胶州医院儿子的病情还是不断恶化,所以他们8日下午1时许转到了儿童医院,到了医院儿子直接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下午4时许,医生就说很严重了,给他上了呼吸机。“晚上我们就收到了病危通知书。”想想这几天张女士简直是度日如年,孩子在监护室呆了三天半,这三天半她跟丈夫是没合过眼,没吃过饭,但是也不觉得困,不觉得饿,好在儿子拍的片子显示病情在好转。

  “现在危险期过了,不过还发烧呢。”张女士介绍说,她之前听说过这个病,但不知道有这么严重,现在她已经跟亲戚朋友都说了这个情况,让他们也注意些。“耽误了几天,让孩子遭罪了,之前真是没意识到这个病毒这么厉害。”

  几乎不出门也得了手足口病

  如果说大孩子到处跑着玩可以接触到病毒,导致手足口病,可仅仅7个月大的朔朔又怎么会得手足口呢?7月15日中午,记者在是儿童医院病房见到了家住在即墨的朔朔,她刚打完吊瓶,头上还有留置针。妈妈李女士介绍说,7月5日的时候,朔朔突然间高烧39.6℃,手上也起了几个小水泡,在即墨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说是手足口病,建议立即转院。“当时真是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又不出门,怎么会得手足口病呢?”李女士摇摇头,她实在想不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抗病毒的药物帮助下,朔朔很快退烧了。但是第二天又发烧到38℃多,接着打吊瓶,反反复复几次后,第六天的时候,朔朔的烧才逐渐退了。朔朔在家是很讲卫生的 ,她特别喜欢洗澡,一天要洗好几次。

  李女士称,由于朔朔年龄小,现在既没有上亲子园,也从来没有和别的小朋友接触过,平时都是和妈妈在家,顶多就是早晚出去透透气,人多的地方她从来不去,李女士对于朔朔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是一头雾水。

  幼儿园里抢东西抢到病毒?

  7月15日上午11时许,3岁的心心坐在儿童医院树底的小板凳上,自顾玩贴画,9天前她也不幸中招了。

  “孩子从幼儿园一回家,我就不让她出去玩了,在家里被传染的可能性比较小,估计是在村里幼儿园被传染的。”李女士回忆说,村里有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所以村子里肯定会有这种病毒,“她在幼儿园里可活跃,还喜欢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吃,比如人家正吃苹果呢,她就一把抢过来咬上一口,很可能就抢来了病毒,然后就被传染上的 。”目前心心已经退烧,手上的疱疹大部分也消了。

  ■专家释疑EV17病毒今年很活跃,是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致病菌

  毒性强,患者易引发脑炎

  为什么到了7月份发病就会增多呢?孙建兰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22℃、25℃、28℃……岛城的最高温爬上了30℃,而前几天的几场雨也让空气变得潮湿了起来,“导致手足口发病的肠道病毒就喜欢这个温度。”孙建兰介绍说,该病毒一年四季都存在,在零下4℃以上50℃以下它都可以存活。

  不少孩子引发脑炎

  孙建兰介绍说,导致手足口病发病的病毒有12种,这些年各种病毒的力量和格局也悄悄发生着变化,那就是EV17病毒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别的病毒越来越弱,今年已经占到了绝对主导地位,成为了这12种病毒中的老大。

  “今年和前年、去年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那就是EV17病毒几乎是所有重症手足口患者的致病菌,而前年EV17比例占到了一半,去年EV17的比例上升为三分之二,柯萨奇A6病毒占了剩下的部分。而今年柯萨奇A6病毒则几乎销声匿迹了。”孙建兰介绍说。

  是孩子们身上产生了对付柯萨奇A6的抗体?还是EV17病毒自身在发生着某种变异?“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EV17的毒性是比较强的,而且这种病毒的一个特点就是侵犯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患者出现病毒性脑炎就是EV17在作怪。”孙建兰告诉记者,这种病毒的威力绝对不容小觑,所以今年出现脑炎并发症的孩子比较多。

  该病毒水中也会有

  怎么就稀里糊涂得了手足口病?病毒到底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染给小朋友的呢?这个问题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而这也是病毒最为阴险的地方,小朋友们不出门呆在家里也不要紧,靠着每天出门上班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照样可以把它们捎回家,借助于家人的力量,病毒成功打入小朋友的生活圈。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可能有肠道病毒存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且传播的途径也很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等通过日常接触就能传播。孙建兰介绍说,不光物品上有,水中也有,尤其是大便等排泄物集中的地方,病毒更加肆虐。另外,手足口病有两到七天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虽然不发病,但却可以传染给他人。

  ■专家提醒病毒怕高温,孩子用品要常烫洗

  五天是界限,家长要辨清

  既然手足口病病毒无处不在,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做好防护措施呢?“病毒怕高温,孩子用的东西家长要常用开水烫。”孙建兰建议说,50℃以上就可以把病毒杀死,所以家长可以用50℃以上的水经常烫孩子使用的毛巾、玩具等日用品,避免病毒在这上边存活。

  同时,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孙建兰称,家长在外边忙完回到家时,要洗手,换衣服,然后再去碰孩子。另外,在孩子的饮食上,要营养全面,多让孩子运动运动,太小的孩子可以晒晒太阳,这样让孩子增加抵抗力,也能预防病毒的袭击。

  “5天是个界限,发病5天之内手足口病的变化很快,发展成脑炎或者肺积水一般都是在这个时间段,而如果5天之后仍没有出现这些症状,那以后也基本不会出现了。”孙建兰介绍说。

  家长该如何辨别呢?孙建兰介绍说,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普通病例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口腔内有疱疹)。

  重症病例少数(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重症病例首先表现在神经系统的症状是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肌阵挛、眼震、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危重病例可表现为昏迷、脑水肿、脑疝。呼吸系统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而循环系统表现出来的症状则是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护理:儿科专家崔玉涛(微博)说,患有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或其它咽部感染时,肯定出现进食水困难。为鼓励孩子多进液体,可提供果汁、奶或白水。但从清理口咽部,预防咽部继发感染角度来说,只有白水可以取得清洁口咽部效果。如进食果汁后不喝2-3口白水,果汁中糖分会附着于损伤的咽部,更容易出现继发细菌感染。  文/图 记者 韦丽丽陈美洁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