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引热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2日 08:54  南方日报  微博

  此次广东两万人接力救助柯达颖让许多人作出了“心灵的选择”。恰逢“小悦悦”事件发生不久,嘉宾们认为,尽管因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人与人的信任感存在“打折”情况,但大部分广东人内心充满爱,“两万好心人”的爱心接力是对“18位冷漠者”行为的反思,也进一步激励、激发了人们的善举

  南方日报:各位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这次救人接力活动。能否谈谈体会?

  曾颖如:当时我们和大学生企业家协商之后觉得这样的群体、案例非常值得关注,就将第一笔资金送到医院。接下来的几天,在南方日报媒体责任的引领下,我们团省委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其中,现在在广东掀起了一股爱的浪潮,让我深有感触,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广东人博爱的精神,这是非常好的善举。

  廖新波:这次媒体起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虽然善举是社会的自发行动,但是作为主流媒体也好,政府也好,应该要积极的推动。我在微博里转发了这件事,不转我放心不下。虽然我暂时没机会捐钱,但我有150万的粉丝,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可能起的作用会更大。

  南方日报:接力救人过程中“弃考哥”、“献血姐”举动感人。他们都是普通百姓,传递出的爱心让人很温暖,嘉宾们如何评价他们的善举?

  顾作义:“弃考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他的行为让我想到,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现在很多人追求的可能不是自己所需要,心灵的宁静和满足等有精神价值的方面往往被忽视了。

  范以锦:救人跟国考相比,当然救人重要。“弃考哥”做出了牺牲,也体现了价值,一方面是他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是他这种精神传播出去之后产生的社会价值,所以我赞同他这样做。

  南方日报:很多人的善举触动我们的心灵。刚才提到“小悦悦事件”,南方日报网友也在提问,为何两万热心人在广东,18位冷漠者也在广东?

  廖新波:一个社会里什么人都会有,有恶人也有善人,有冷漠者也有热心人。我们不求价值观统一,但求善为本、善为先。因此,对热心人我们要鼓励,对行恶者要鞭打和谴责,但对不行善的人,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

  曾颖如:“小悦悦事件”事件反映了广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道德教育上还存在困难和问题。但从这次救助达颖爱心传递事件来看,大部分人的内心是充满爱的。

  范以锦:尽管在实行市场经济后,对这方面有消极影响,但广东人大体上充满爱。此次抢救达颖,各个阶层都动员起来,是爱的涌动。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小悦悦事件”的反思。相信大部分人本来就充满爱心,只是需要人去激励。因此,在反思“小悦悦”事件的节点上,一些冷漠的人也能被激发,加入到爱心大潮中。

  顾作义:不能说最有爱心的在广东、最冷漠的也在广东。若进行深层次思考,广东经济比较发达,社会结构变化深刻,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转型后,人与人的信任感会变差,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抓的,如何进行公民社会建设的问题。不过,广东更早面对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契机,让我们探讨今后如何重建信任、重建诚信的问题。

  省委书记汪洋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一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引发网络热议

  议题

  2

  省委书记汪洋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一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引发网络热议。嘉宾们认为,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良好社会风气是弘扬出来的。媒体要把握平衡,不能丢掉专业精神,宣扬真善美时量要够,揭露假丑恶时要讲透,才能达到弘扬社会正气的目的。毕竟,媒体发挥舆论监督职能的最终目的也是要解决问题

  南方日报:好孩子为什么是被夸出来的?为什么要夸?

  范以锦: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良好社会风气是弘扬出来的。孩子天性善良,想积极向善,但需要激励,你将他的事迹弘扬出去,全社会都知道有这个好孩子。汪洋书记讲的这个好孩子是个比喻,他指的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中华民族民风淳朴,你要去挖掘、弘扬才能在社会上传播。

  顾作义:我们需要正面的引导,包括在工作中,我们越是批评下属他们就觉得越没劲。我们这个社会每天都会有消极的方面,所以我们更要找正面的东西起示范作用。看到美好的东西我们的心情也会很舒畅,这个美好正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曾颖如:每一个人最爱的是什么?爱的就是我们的孩子。汪书记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媒体将每一个人当作孩子去爱的话,一定会营造一个更好的氛围。

  廖新波:记得第一次见汪洋书记时他说,卫生厅最近有一位厅长提出门诊看病误诊50%、住院误诊30%,你怎么看呢?我当场说,报告书记,此人正是我,对不起,我惹麻烦了。没想到汪书记说,没事,大家一起讨论。

  还有一次,汪书记对我说,新波,最近粉丝大增吧?我受到很大鼓舞。而如果对我说,要注意啊,你是系统内的人啊。这就是不同的效果,可见“夸”是很重要的。

  南方日报:说到“夸”,作为媒体的我们似乎更有“夸”的阵地。各位嘉宾认为如今媒体在“夸”的问题上,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范以锦:媒体首先要积极传播真善美,另外就是对假丑恶进行揭露。但现在的媒体正面报道做得怎样呢?广东的总体情况还不错,但量不够,贴近性不够,真正能引起震动的、得到大家认可的、引起社会反响的还不多。

  其实,揭露假丑恶目的也是为了弘扬真善美。但有一些媒体人非常喜欢为揭露而揭露,通过这些事来吸引眼球。假丑恶的确要揭露,但是你更要深挖出社会原因,要把它做透,而不要变成假丑恶的展示。比如有的媒体报道见死不救又不将问题说透,结果让整个社会都以为我去救人最后会吃亏。

  顾作义:如今,媒体弘扬真善美的力度的确不够。最近,批评假恶丑的频率、密度太过于集中了,今天爆炸,明天事故,后天又有新的社会问题,让人很没安全感。有时候媒体还会过度炒作,比如“开房门”就是,哪怕批评也是要尊重人家的隐私啊。我们的确要思考批评的量、度、频率、时机、时效等。最近我们准备在媒体搞一些专栏,讲发生在身边的可亲可敬的好人故事,这样可以加大营造向善气场的力度。

  廖新波:吸引眼球可以,但要与事实相符,否则就哗众取宠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很重要,不要不求甚解、以讹传讹,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八毛门”,与事实不符的,居然成为惊天动地的世界奇闻,这在传播学上是成功的,但误导了群众,影响是不良的。

  南方日报:我们的网友发问,媒体不是有一项重要职能是进行舆论监督吗?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如何平衡?

  顾作义: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并不矛盾。只要监督报道的出发点还是为“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它搞死”。

  曾颖如:媒体既要弘扬主流,的确也要发挥监督的作用。我认为,主流媒体应该起一个引导作用,弘扬核心价值观,带动爱心传递。

  范以锦:舆论监督还是应该大力支持,但是不是说对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不去总结和反思呢?舆论监督需要平衡。哪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大家找媒体,然后一连串问题来了,“小悦悦事件”变成了佛山的冷漠,发生医疗问题,就把整个医疗系统的人都骂了,发生城管问题,将整个城管系统都骂了。这就是站在弱势群体角度上不顾一切地谴责。媒体需要平衡,在一个地方不断发现问题时,既要挖掘这些问题,也要对好的地方进行肯定。佛山最近也发生了老船长救人事件,佛山媒体进行了大力宣传,我想这是对的,媒体不能丢掉专业精神。

  议题

  3

  “弃考哥”、“献血姐”不愿意面对镜头,这虽是他们宝贵的品性,却也让人困惑:是否做好事不得好报,反而会惹火上身?嘉宾们认为,如今,做好人成本太高的现象的确存在,因此必须形成一个好人有好报、坏人受惩罚的机制。同时,在努力营造向善气场的同时,我们也正寻找能体现和传承广东特质的广东精神最大公约数,包容、诚信成为嘉宾们的热词

  南方日报:有网友表示困惑,做了好事会遭到非议,被说成作秀,更严重的是像彭宇案那样,扶了老人却被认为是肇事者,现在是不是有点“做好事不得好报”、“做好事惹火上身”?

  范以锦: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是社会上的确有这样无理取闹的人,帮助了他他还反咬一口。有的人做好事捐了款,最后却被诈骗找上门。大家认为当好人成本代价太高,司法部门应该尤其注意对这类问题的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有人讽刺“弃考哥”,说他在作秀。这样的话,对整个社会风气伤害很大。

  另外,媒体应该多报道好人有好报,毕竟,救了人却被说成伤害人的现象非常少,我们不能将个别的现象扩大到整个社会。

  顾作义:我们要形成一个好人有好报、坏人受惩罚的机制,要从政策、荣誉等方面激励好人。所以,我们搞了关爱道德模范活动,一些道德模范做了好事,比如见义勇后留下后遗症,生活或工作有困难,我们就要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发动社会资助他们,不能让好人没有好报。

  曾颖如:我们更鼓励人们在做好事过程中求得自己的提升、成长和快乐,而不要太考虑回报。毕竟,内心的付出同时能获得内心的快乐。

  廖新波:的确,我们除了自己做好人还要影响别人做好人。我是主管献血的,我带头去献血了。其实我献血一次、两次算什么呢,但是我可以影响一大批人啊。我不怕人家说我作秀,我正是要作秀来号召所有领导干部作秀,献血有益健康,助人为乐,你会感到很幸福。通过这样的一种行为去感染人,影响一大批人向善,是很棒的事情。

  南方日报:影响、引导人们向善也回应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曾书记,您认为一个向善社会的标志体现在哪里?

  曾颖如:如果整个社会,从媒体到政府、到公众的内心精神对善是认可的,是追求真善美的,这就是一个向善的社会、前进的社会、发展的社会,是我们共同追求的。

  顾作义:文明办的职责就是要培养一个向善的社会。社会风气是否向善,跟我们的党风、政风是否向善都有很大关系。

  南方日报:都希望生活在向善的气场中,那么广东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顾作义:还是要建立信任感和诚信。社会在剧烈的变动之后,政府公信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都在下降,重建这种信任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

  范以锦:逆反心理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媒体在此时就要发挥职能,积极宣传向善的方面,将逆反心理扭转过来。相关的部门也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将向善的精神弘扬起来。

  南方日报:的确,如今社会人们的思想、价值复杂多元,究竟在广东这一片土地上,什么才是广东精神的“最大公约数”?这对社会和谐稳定有什么意义?

  曾颖如:广东精神更多起源于民间。政府一直提倡的广东精神是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敬业奉献。新时期的广东精神是什么?我想更多应该是改革、创新,几个民间的志愿者朋友还提出了互助、幸福、博爱。

  廖新波:我认为应该是诚信。但各人价值观不一样,公约数就不一样了。回归到算术,“1”就是最大的公约数,就我所管的领域而言,我认为健康就是“1”。

  范以锦:在我看来这个最大公约数是包容。广东改革开放之后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成了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的矛盾肯定非常多,但如果社会包容摩擦就会减少。广东的包容心是有基础的,有传统的。

  顾作义:汪洋书记提出要讨论广东人精神,最近我们也已经在网上开始讨论,省委宣传部牵头在做这件事了。目前的概括五花八门,包括敢为人先、诚实守信、开放包容等,还有人提出是淡定。讨论过程也是思考、教育的过程,集中了大家的智慧。现在,大家从经济层面到政治层面、到道德层面、到文化层面等不同层面提出来,最终,我们还是要听听群众的意见,听听专家意见。

  ■精彩语录

  广东经济比较发达,社会结构变化深刻,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转型后,人与人的信任感会变差。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抓的,如何进行公民社会建设的问题。

  我们这个社会每天都会有消极的方面,所以我们更要找正面的东西起示范作用。我们的确要思考媒体批评的量、度、频率、时机、时效。

  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并不矛盾。只要监督报道的出发点还是为“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它搞死”。——顾作义

  此次抢救达颖,各个阶层都动员起来,是爱的涌动。从另一个层面看,也是对“小悦悦事件”的反思。

  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良好社会风气是弘扬出来的。不弘扬、不传播,好风气就不可能在社会传播开来。

  其实,揭露假丑恶目的也是为了弘扬真善美。但揭露假丑恶要深挖出社会原因,把它做透,而不要变成假丑恶的展示。有的媒体报道见死不救又不将问题说透,结果让整个社会都觉得,我去救人最后会吃亏。 ——范以锦

  有一次,汪书记对我说,新波,最近粉丝大增吧?我受到很大鼓舞。而如果对我说,要注意啊,你是系统内的人啊。这就是不同的效果,可见“夸”是很重要的。

  我不怕人家说我作秀,我正是要作秀来号召所有领导干部作秀,献血有益健康,助人为乐,你会感到很幸福。

  ——廖新波

  每一个人最爱的是什么?是我们的孩子。汪书记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媒体将每一个人当作孩子去爱的话,一定会营造一个更好的氛围。

  如果整个社会,从媒体到政府、到公众的内心精神对善是认可的,是追求真善美的,这就是一个向善的社会。

  ——曾颖如 (撰文 记者 曹斯 雷雨 见习记者 赖竞超 毕嘉琪 摄影 记者 王辉 统筹 记者 梅志清)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