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有道"禁忌话题"现场实录(2)

2013年05月27日12:05  新浪育儿

  我的女儿在三岁的时候就开始问我我从哪儿来,当然那会儿小朋友没办法去理解精子、卵子这样的话题,我就是告诉她我们跟她一起种了一个豆芽生长的过程,告诉她这也是生命的一种方式。等她稍微大一点,我就告诉她,爸爸像种豆芽一样把一颗种子放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小朋友慢慢生长出来。我想等到下一次女儿再问我这次话题的时候,我直接让她读佩妮拉的这本书就可以了。

  佩妮拉:我7岁左右的时候在学校里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你的父母做过爱,他说不可能,吃惊了。那个朋友跟她说肯定做过三次爱,因为我有一个姐姐和哥哥。我觉得很恐怖。所以这样知道一些事情也不好。通过这样的书让孩子更容易一些理解这种话题。

  主持人:在王林老师和佩妮拉老师的聊天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可能不同年龄的小孩会重复问同样的问题,但是你给他的解释是要根据他不同的年龄给予他能够理解的层次。这本书我当时看觉得特别好玩的是它可浅可深。不知道王林老师是怎么感受的,或者我们是不是需要在不同的年龄给他不同的解释?

  王林:我觉得这套书的读书还是稍微偏大一点,至少应该是5到9岁左右,可能理解的更深刻一点。5岁以下的小朋友还是提倡比较多的用故事。因为里边谈到直接对话,直接阐述爱,大便,有一些是可以,比如我们家小朋友现在7岁了,他最喜欢这一套书里面是这一本,我们一起聊大便。他觉得所有大人恶心讨厌的话题都是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平时大人也很难跟他聊到这些事情。

  佩妮拉在这本书当中非常多的谈到了不光是人,还有动物,它们是什么样的大便,包括很多知识性的内容。这样知识性的内容对孩子来说也是必须的。

  另外我自己觉得这套书当中最值得大人去读的是哪一本呢?《小孩子的权利》。我认为所有的政府官员,包括老师们,甚至父母们应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联合国是有一个儿童权利公约,用这样的方式来声张孩子的权利,对大人来说也是一种教育。至少以后在家庭里边打孩子,罚孩子这样的现象会好一些。

  主持人:提到小孩子的权利,我有个问题问一下佩妮拉老师。这本书是联合国儿童公约20周年的纪念作品,昨天有个朋友跟我说,他特别把那个儿童公约找来看了,是一个非常长,非常繁琐,条款非常艰涩的一篇东西,你是花了多长时间理解它,用这样浅显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本书创作了多久?

  佩妮拉:这本书是别人问我能不能画这样一本书,这个朋友相信我能做得到,我就试试看。我就自己研究了怎么理解儿童权利公约,把它最重要的意思表达出来。这本书有点象一个平台,是一个出发点,你可说的问题很多。比如在有些国家孩子必须得上学,但是有些国家很多孩子无法上学,或者有些国家孩子要当兵。这点很有意思,这本书是一个出发点,来说很多别的问题。

  王林:我也有一个问题问一下佩妮拉,我拿到这本书和孩子一起读的时候,我女儿的第一反应是说这个画怎么画的这么丑啊。今天早上听到佩妮拉介绍一下,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因为她是在一家现代美术馆工作,现代美术馆比较丑,我也想替主持人问一下,怎么可以把画画成像小孩的一样丑。

  佩妮拉:画儿童书这个问题可以讨论很长时间,是不是应该很漂亮,大部分儿童书非常浪漫。在瑞典也有人问我怎么这么画人,很累的样子,没刮胡子。我们在一个饭店,我跟那个朋友说你看一下旁边的人,他就现实,人就是这样,不一定很美。我想画很现实的情况。因为我做博物馆工作,天天看孩子怎么画东西,受了很多的影响,我看孩子怎么表达他们觉得重要的事情,怎么画出来。我自己也会画油画,但是我不想用那样的风格去给孩子画书,我想用一个比较现实的风格。

  主持人:就是特别接近孩子笔触,没有距离感,很有意思的画风。

  王林:我很理解这样的风格。就像成人给孩子写东西一样,不容易写出来孩子想要的感觉,给孩子画东西也一样,不容易画出真正孩子喜欢的风格。很多风格是大人认为孩子需要的迪斯尼那样很前卫的风格,现在孩子可以接受多元。

  我问佩妮拉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有很多画家,特别是给孩子创作图画的画家,很讨厌自己,因为他觉得画的很娴熟了,画的越来越不像孩子了。中国有一个画家,很有名的插话家,周详老师画的非常棒,一元青菜成了精。因为他是非常棒的画家,他画到最后很娴熟,很讨厌自己,最后他放弃了很娴熟的右手改为左手,给孩子画出很稚拙的感觉。下次佩妮拉自己觉得太娴熟,为了让自己的画更适合孩子,可以尝试用左手画一下。

  主持人:面对这些大人以为的禁忌问题,家长们应该以开放、坦然、科学、幽默,适合孩子年龄的方式去跟他们沟通。我也有一个疑问,故事书在亲子共读的时候比较好操作,顺着语言文字讲出来就可以,这套书在亲自共读的时候,两位老师会有什么样的建议或者方法可以给父母。

  佩妮拉:确实这样的书对父母的要求更高一些。你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爸爸或者爸妈,你只能试着做到你能做到最好的程度。这样的书,就是跟孩子一起讨论,你开始讲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想法,就是跟孩子沟通,他自己的问题会出来。你不用觉得你应该讲一个故事,你也可以问别的父母他们怎么面对这样的书怎么用。重要的是跟孩子交流。

  主持人: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这些问题,而不是你告诉他正确的答案。

  佩妮拉:不用讲故事,说具体的情况会讲的更清楚,这种风格越来越时髦。

  王林:很多人对亲子阅读有误区,有误解。最大的误解就是对书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式。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图画书,就天然应该由妈妈或者爸爸读给孩子听,孩子只是听着。我觉得对这一套书完全可以选择不一样的阅读方式,而不是单纯的爸爸妈妈念,孩子来听。坦率的讲这个字很多,我也读了很长时间,我也不会这样来读。

  这样一套书适合孩子年龄大一点,在小学一年级左右,孩子可以自己阅读。我更愿意的是大人陪着,刚才佩妮拉说了,让他自己阅读之后,当然你也先看过,然后和他一起聊这个书里面的话题。

  比如我的女儿就说了以后你不能再阻止我吃糖,或者强迫我上床睡觉,因为这是我们小孩子的权利。我就跟她讨论,包括这样来做是不是一定侵犯了孩子的权利,孩子的权利有没有边界。类似这样的话题可以让一本书引向深入,让一本书可以超出一本书之外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孩子是要知道如果12点不睡觉第二天会很累,他自己也会明白。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问题,他的判断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他自己会知道如果我不睡觉,第二天会怎么样。他在长大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别人有别人的想法,我需要跟别人沟通,这种交流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佩妮拉和王林老师带来精彩的内容。接下来请这本书的译者徐星老师简短的跟大家聊一聊他翻译这本书的想法。这套书的翻译得到很多人的表扬,非常细腻,很准确,又保持了幽默的味道。

  徐星:实在太不好意思了,书本身特别地好,翻译的时候特别惶恐,生怕我的文字把这么优秀的一本书给翻译坏了。

  翻译这套书的渊源,在这个场合还是感谢瑞典使馆的文化部,瑞典很多作家他们都非常希望引进中国来,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从11年之后,瑞典使馆大力支持,使得很多瑞典的作家,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家被大量引进到中国。我自己参与了很多童书的翻译,知道有大量的优秀的瑞典儿童文学作家引进中国。

  我跟佩妮拉认识是在2010年秋天,当时有五个作家的作品让我们翻译一段,其中就有死亡怎么回事,只有她是儿童文学作家。我拿起这本书非常吃惊,翻译了一段,当时在书店里面做了推广。等到大家把这本书读完之后,所有的读者都跑过来问这本书,很多出版社也特别想要这本书。我们特别有眼光。特别想要这本书,很多家长都特别焦虑怎么教育孩子,所有人看到这本书都特别喜欢,后来因为这个渊源我接下来这一套翻译,现在出来六本。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