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查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地方出台了政策,但大多只允许报考中职,也就是说给这部分孩子从一开始就规定了一条出路,你只能上职业学校,现在由于我们的教育体系的不完备,应该说职业学校并不是说低人一等,但是由于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一个淘汰制的教育,不都的选优的教育,所以最后都是上不了其他学校的孩子进入了职业教育,其带来很大的影响就是这个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不高,可能表现也不是太好,再有,家庭环境不是太好。
所以很多职业学校里面发生很多事件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国家也想扭转,应该形成一个职业教育和我们研究型教育并行的两条路,你这个社会才稳固,生产出来的东西才是一个保证质量的产品,你看我们现在的研发能力是很强,但制作能力很弱,为什么国产的东西人家不喜欢,不是说不爱国,而是说你这个质量不过关,前段时间我们谈到国家机关要重新回归到配红旗车,原来为什么不配,不是说不爱国,有一个理念是说某些领导想坐进口车,不是,红旗车来出事,这都是报道的,接上国家元首之后进了车打不着火,在外交场面上就大不了火,走到半路突然熄火,就是质量上不过关,这个质量就是从我们的技术来的,我们缺乏高质量的技工,大家有车的都知道你的车要去保养的时候现在可能大家都要选择4S店,因为这些工人可靠,4S店为了证明可靠要把他的技工的证书挂在外面,他是经过什么样的培训回来的,这个车我放在那就比较放心,这就是你对职业教育抱以的信心。所以现在只给了中职这样一条路我觉得目前这个政策还不完善,中职只是说你如果要选择职业教育这条路可以选择,而不是规定。
在部分城市你要中考的话有这些条件,要有什么暂住证、户口、注册等等需要一系列的东西,很多家长我问他我说你为什么不在那继续升学,他说有些证明是不可能办出来的,我们有些政策制定的时候可能就不希望他在这考,所以就制定了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缴纳纳税证明,有些家长是自我就业者他怎么纳税,没法纳税,没有这个证明你就进不来。所以今年我们就开展了一下调研,想了解国家出台之后哪些政策的出台是不可能完成的,哪些是真正基于要解决这个问题而出台的,想梳理清楚给国家提供一个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合理建议,很多政策很麻烦,这帮孩子也挺可怜的,我们给他规定了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证明涉及多个部门,这些农民工能去多个部门吗,根本进不去,到门口就被保安挡出来。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中考跟高考还没有挂钩,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很多中考政策是跟高考没有挂钩的,有些地方允许你去,上了之后最后高考参加不了把孩子延误了,也没办法。所以这个政策是一环扣一环的,我们这个政策问题还很大。
2012年8月30号这个政策出台了,是我主笔的一个政策,推出来之后有少好的,有骂的,但我觉得能做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我是亲身经历者,很多社会上的活动我全参与了,包括民间的异地高考他们组织的会我都在现场,而且就我一个人去,最后他们给国务院上书跑来找我说让我签名,我说如果你们能希望我在体制内推动这个事情的发展那最好不要把我的名字写上去,如果你说希望我跟着你们一道牺牲掉了你们就署上,凤凰卫视刘长乐总裁说的很好,你只有成为幸存者,才能成为建设者,我们如果要建设好这个社会必须要能够幸存,要把这些事情合理的、合法的、符合规则的提上去,要推动一个社会的发展不是想当然的,它牵扯到方方面面的责任。
所以这个政策出台之后今年13年高考的那一天整个新闻都在报这个事情,就是有多少流动孩子在今年参加了高考,12个省份4000多名参加了高考。如果从基数上来看流动人口子女现在大概是两千五百万,如果是两千五百万里面大概看四千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也去了解为什么只有这么多,但这些地方出台的政策是在2012年年底出台的,高考报名也差不多在那个时候,很多家长看不到希望之后就回去了,在912万高考人数当中只占千分之五,所以这很困难。
现在已经有16个省是自主命题,如果我们要参加高考的话又带来很大的困难,就是有一部分符合政策的你可以在当地,如果不符合的怎么办,这很难操作,所以政策出台之后任重道远,如果在任何一个省参加一个高考成绩怎么换算,很难,还有招生指标,现在高考还是实行的以区域划分招生指标的做法,当然有的人也说这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为什么还要计划,这个就不说了。也就是说现在即使我们这个政策出台了,要真正的实施可能也很困难,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北京的政策什么样,北京的政策是2016年开放高职,也就是说在2014年开放中职之后,你这个孩子要继续考大学也只能上高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本,但这也没办法,我们很多政策需要地方来促进。
未来怎么办我们也提出来第一要了解情况,现在我们不知道,你说流入地政府出台这个政策有的时候也比较消极,这是有原因的,不知道来多少、走多少,没有规定流出地政府的责任,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求必须要搞清楚流入地、流出地。再有,就是要预测,我们现在也在做很多预测,我们跟很多地方做规划就预测,根据经济发展未来的总量,你可能会有多少人流动过来,没有预测的话将来就没法规划。再有,要评估它的利弊得失,开放了之后会出现什么问题,怎么提前来解决他,比如如果开放之后我高中学校不够怎么办,是否全由公办学校解决,是否可以由民办高中承担这些责任,如果是这样我们对于民办教育的发展还有哪些政策进行调整,现在民办教育的很多政策是需要进行调整的,不然不利于发展,所以这个政策是一环扣一环的。
再有,经费问题,实际上这个经费的需求量并不大,但他有一个情感问题,就是这种感受问题,这部分孩子过来之后你流出地国家给的你那部分经费是不是应该转移过来,所以我们提出来教育券。再有,现在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不公平,但即使这样也开放了一个口子,但做得不彻底,开放职业教育应该是一个全免的政策,只要是农民工子女的孩子学费、生活费应该全免,你让他只能选择这条路,那么你应该补充他选择这条路的缺失,但是我们很多接纳的学校还是要收学费,所以政策就不完善。
最后,要形成中高考配套制度,接纳他进来之后高考怎么走,教育部也出台了一个政策,就是说在接纳这部分孩子比较多的地方可以考虑你高考的招生指标,可以给你倾斜,现在倾斜多少还没有一个制度,他就需要我们当地政府做出一个相应的规划和提出相应的需求。再有就是成本分担,上高中不是义务教育段需要收费,这个成本分担机制也要建立起来。
所以我们给大家梳理了一下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要继续升学,这既是一个现实的需求,也是一个迫切的任务,也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中国梦的实现,你解决的不好可能他会面临很重大的社会危机,这个人数在不断增加,而且我们到2020年的时候城镇化要达到63%,那每年要有一千万人进入到城市,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解决不好,大量的人口不断涌来如果我们做不好这样的应对,那么你这个社会就会面临很重大的危机。
所以我觉得北京市妇联包括北京市的工作单位搞这样一个活动非常好,我们从每一个人的身上感受到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实现教育公平和生活在这个城市公平的每一步都是跟你息息相关的,做到这一点,我们社会的和谐就推进了一大步。所以我本人也表个态,继续参与咱们北京妇联相关的工作,用我们的研究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