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推荐-《谁吃了我的粥》

2014年07月15日23:57  新浪育儿 收藏本文     
谁吃了我的粥谁吃了我的粥

  1. 故事来源与文本分析

  宝宝的吃饭问题是很多家长会遇到的麻烦事儿,与其强行逼迫,不如顺势而为。本书中的家长们就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和争胜好强的特点,不露声色地因势利导,顺利解决了宝宝的吃饭难题。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熊,小熊是个任性十足的小孩,他讨厌吃粥。但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表现有些奇怪,他们好像一点儿也不生气,还编出了一个“魔鬼熊”的故事,把粥端到老树桩上去给“魔鬼熊”吃。这恰恰是长辈的高明之处,当然,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你讨厌吃粥,是吧?好,我们不强迫你吃,送给“魔鬼熊”吃总可以吧。一次、两次、三次,于是才有了那个小熊与“魔鬼熊”争吃粥的梦境,也才有了后来小熊真正的转变。说到底,小熊与“魔鬼熊”的较量,就是他自己与自己的较量。他在梦中把粥吃了个精光,正是在暗示:他已经战胜了那个任性的自己!尤其令人想不到的是故事的结尾,它不但用巧妙的设计让我们同小熊一起惊喜地发现“魔鬼熊”的真实身份——可爱的小动物们;也让我们发现了小熊的真诚、善良与热情,使这个任性十足的小孩变得丰满起来、可爱起来,最终为这个所谓的“魔鬼故事”涂上了温馨而风趣的色彩。

  2.图画表达技巧

  本书画家是一个画熊高手,小熊一家在他笔下栩栩如生,并且处处透露出可爱之气。为了让熊更具有儿童特征,画家对熊的比例做了些夸张。小熊的头身比例约为1:3,和初生婴儿的比例接近;而熊爸爸、熊爷爷的头身比例也大约只有1:4,画出来仿佛是大小孩在带小小孩,当然可爱。在动态描绘方面,画家也做足了功夫。比如趴着窗户看爸爸那张图,小熊站在小凳子上踮起脚、仰着头使劲看窗外,微微张开嘴,耳朵向后顺,把那种又好奇又笨拙的神态表现得一览无余。在颜色处理上,本书也有独到之处。画家使用比较亮丽的色调,在黄黄的熊毛上留出高光空白,再用笔干扫受光部和背光部,着力表现熊毛松软的质感和熊身厚重的体积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熊形象,使读者看到后忍不住想上前摸一摸。

文章关键词: 绘本 图画书 童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