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了千年的把尿,危害太大了!

2017年04月09日 12:21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尿频、尿急、还脱肛?不仅埋下痔疮苗子,还使脊椎受损?这个传了千年的育儿法——把尿,竟然有这么多的危害!

  你家孩子什么开始把尿?不能迟也不能早?科学妈妈用全球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解释到底什么时候适合开始把尿。

  对于把尿早迟,

  全球不同地方有不同实践

  麦麦6个月大开始,奶奶买了个高级马桶要开始给宝宝练习把尿了。但麦麦每次被强行按下都会反抗,咿咿呀呀地挺肚子。奶奶还给我“科普”了好多如何识别宝宝想尿尿的信号,比如:

  小脸憋得通红;

  玩得好好的,突然不动了;

  不配合妈妈的动作,小肚子硬硬的,两腿挺得直直的;

  突然开始哭闹;

  一些宝宝自己独特的信号,比如持续摇头,睡觉时踢腿或者翻身等等;

  我对此次的探讨非常有疑虑,于是集合了我们的研究团队对“把尿”进行彻底研究,发现这个课题在全球都存在很大争议,不同文化中对于把尿早迟有着非常不同的实践。

  在许多非洲和亚洲地区,把尿普遍比较早,中国的育儿专家建议利用这些信号来指导什么时候该给宝宝把尿,然后慢慢形成规律。一般宝宝会在刚睡醒、吃完奶或饮水后15分钟左右时,最有尿意。怕宝宝稍微大了,适应了尿布和尿不湿,就很难再训练他们用尿盆了,而且,不戴尿布,宝宝很少会长尿布疹。

  美国这边的儿科医生,引导孩子自主上厕所,就是俗话说的“把尿”,最早是孩子宝宝18个月之后,甚至有的家庭在小孩5岁去上学才开始。像我曾经就看到了一条CNBC报道,说当地一个爸爸在宝宝多次不乖乖用尿盆之后没控制好脾气,因过度惩罚了宝宝而锒铛入狱。报道中还指出,大小便训练居然成为美国儿童虐待主要起因之一。

  澳洲妈妈们认为自由大小便是婴儿成长阶段也只有这一阶段才拥有的一种人生快乐,实在不该剥夺。并且孩子被强行把尿,违反了“自然”,看上去很痛苦。孩子总是大哭大闹地反抗。

  日本保育员在孩子2岁以后才会训练孩子如厕,保育员认为强制孩子如厕会让孩子紧张,导致以后心理隐患。如果孩子尿在地板上(是席子,非常不好擦),妈妈也不责骂孩子,而是擦给孩子看,让宝宝知道这样会给妈妈增添许多麻烦。

  日本商家更是推出全套的训练品:一个可以放音乐的便盆、20条传感尿片、卡通画册和给父母的指导小册子。

  如此之大的差异到底是如何造的呢?

  1)首先是文化差异问题。

  在中国父母的眼中,自己家的宝贝什么都要比人家早,坐要早,爬要早,说要早,当然,把尿也要早,尿裤子首先是一种非常没面子的事情。

  2)其次是经济考虑。

  为了节省消耗量大又昂贵的尿片,最早的家庭甚至从三个多月就开始了。受制于生活条件,这些地区的大人没有富余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小孩儿,所以需要尽早让孩子的作息规律化,方便照顾,并且尽早独立。

  那么提早把尿有问题吗?

  从生理学上讲婴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在此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

  如果过早进行强行把尿,可能会导致小儿排尿功能紊乱,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排尿困难和遗尿等。

  其次,不把尿的宝宝更早学会自主便尿。因为不把尿的宝宝一直以来都是依据自己的便意来排尿的,所以对便意的掌握比较好;而过多把尿的孩子,始终在根据便意排尿和根据把尿动作排尿之间混淆,对便意的掌握很差。

  说到对便意的掌握这一点,已经开始把尿的妈妈们可能会有体会。孩子即便一开始很配合把尿,也迟早会开始反抗把尿,很多孩子在10个月左右开始,很多孩子更早。这不是孩子“学坏了”,而是孩子对便意的掌握发展了。

  他们开始在被把尿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尿,还不想尿。另一个原因是自主意识的增强,开始讨厌被强迫做事情。于是很多孩子即便有尿,也不肯被把尿。“把就不尿,一放下就尿”,这是很多喜欢强迫把尿的妈妈的抱怨。这对于一开始就奔着“方便”而强行把尿的妈妈来说,就有些适得其反了。(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中国传统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宝宝脱肛现象,埋下长痔疮的苗子。中国人的高痔疮发病率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太小的宝宝脊椎和颈部都还没发育完全,坐在便器上,会支撑不好自己,反而容易伤到脆弱的脊椎和颈部。

  宝宝没有尿意,但是为了配合家长的训练,被强行把尿,这会阻碍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宝宝的自信心建立。而且把尿太早,宝宝生理发展没到位,要训练起来所花时间相对比较长,而多次尝试失败也会给父母造成焦虑、暴躁等负面情绪。

  把尿,到底从何时开始?

  加拿大儿科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给出的建议开始把尿的时间为18个月大,可以稍微早于这个时间,但是必须等宝宝展示出她/他准备好了,才能正式开始把尿训练。不出意外,宝宝都能在3岁左右开始,绝大部分集中在2.5岁,很多在2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最早时间我们知道了,

  那么是不是越晚越好呢?

  1)理论一

  有好些科学家均做过相关实验,研究发现,如果训练时间比较迟,迟于42个月,宝宝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和失禁。

  2)理论二

  而在另一个研究里却发现,在18-26个月大开始训练的宝宝所需要的训练时间较长,但是较少发生感染、排尿系统紊乱等问题。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迟于32个月开始训练的宝宝更容易发生急迫性尿失禁。

  3)理论三

  迟于24个月大开始把尿训练的宝宝更容易发生日间遗尿。

  这些研究结论因为研究重点、方法等等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五花八门, 整体来说,把尿理论研究开创以来的100年来,整体趋势是从被动——到强制——再到由宝宝主导。其中一大经典理论就是新生儿行为评价量表创始人——美国著名儿科医生Berry Brazelton在1962年提出的“宝宝预备(Child Readiness)”原则。

  只有在宝宝生理上发育得当的前提下(有一些对膀胱的控制力,而且能够能和父母有一定的交流,能够活动自己的大肌肉群,包括手臂、大腿和躯干),同时父母和宝宝在心理上也做好准备的时候,才可开始把尿训练。研究中被调查的1,170名宝宝,如果在18个月大时开始训练,平均可在28.5个月大的时候能做到白天不遗尿。

  美国儿科研究专家,Spock B、Foxx RM和Azrin NH的理论均强调了宝宝生理和心理上都要预备好,才能开始训练把尿。

  有了矩阵式的研究结果,如果你家宝宝已经到了18个月,并且也观察到有自主上厕所的需求,妈妈们可以卷袖子一试。宝宝有哪些表现能告诉我们她/他准备好了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要能够活动自己的大腿、手臂等等大肌肉群,能够跟父母进行交流,知道父母的要求是什么也能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还有就是宝宝要表现出对上厕所的好奇心,比如说,为什么爸爸妈妈要进卫生间呀,他们在干什么呢?

  我怎么觉得小宝宝有点像猫咪呢,都喜欢“偷窥”主人上厕所。

  如何正确地开始把尿呢?

  宝宝开始好奇爸爸妈妈进卫生间,那么这个就可以变成很好的训练方式,就是大人上厕所的时候让孩子进来“观摩”。

  小孩子都是从模仿中学习的,尤其喜欢模仿大人的做法,做起来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感觉,就像很多小女孩喜欢偷穿妈妈的鞋子、衣服什么的。

  在卫生间的时候,要告诉宝宝:“妈妈想尿尿了,要去厕所,坐在马桶上,然后嘘嘘,然后起来提裤子,然后冲水。”多多重复,加强宝宝的记忆,帮助建设反射弧。

  另外,宝宝还有个比较奇怪的点,就是有很多宝宝仅仅是因为喜欢冲水而喜欢上用马桶。

  妈妈们可以准备一个可爱的尿盆,要在硬件上讨宝宝欢心!这样宝宝会更愿意在有尿意的时候主动去找尿盆,或者告诉父母,她/他想用尿盆。

  市面上卖的尿盆有很多种类,有跨坐的、靠背式的。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爱好来选择,一种不喜欢就换一种试试。很多妈妈发现,领宝宝到卫生间,让宝宝学习蹲下尿尿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另外,还要让宝宝自己慢慢学会脱裤子和提裤子,学会控制自己在尿盆上的动作,不断练习不尿到外面的技巧,同时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帮助增强宝宝的自信心。试想想,宝宝如果被强行把尿,搞不清楚的情况下不尿还会被骂,这对于宝宝脆弱的小心灵是多么大的打击!

  我的一个朋友说,她用了三天时间,循循善诱地让她家小孩自己放弃尿布,心甘情愿坐上马桶。她先通过沟通,让女儿自己意识到自己大了,可以不用尿布了,然后还陪着她女儿把家里剩下的尿布都搜集起来,捐给有需要的小朋友。

  尿布“捐”了之后,又给女儿介绍了尿布的替代品——内裤。有了新东西,再慢慢地哄女儿,说要保持新内裤的干净,咱们就得学会用马桶啦,然后她女儿就顺理成章地开始学习使用马桶。

  当然,如果有爸爸妈妈坚持要过早开始把尿,那就别怪小孩子不给情面了。

  有爸妈教小孩自己上厕所非常逗比,往尿盆里扔了一个洋葱圈,让男宝宝朝着这个洋葱圈开炮,然后还在一旁呐喊助威,宝宝对尿盆的爱好程度一下子就提上去了。

  个人觉得这样创意的思路可以借鉴,让把尿这个过程变得趣味横生,不仅宝宝学得更快,也让爸妈更少折腾。

  有的妈妈爸爸会问了,这么迟才把尿,那是要一直用尿不湿吗,这个经济成本就大了!

  麦麦6个月之前用的基本全是尿布,因为麦麦姥姥在国内听人说尿不湿里荧光剂对孩子不好(这个在以后会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坚持必须用尿布。

  如果怕宝宝不穿尿布而尿了床铺和沙发,可以在宝宝坐着玩耍的时候,在上面铺上大的隔尿垫。现在国内妈妈们购买隔尿垫很方便,一平方米见方的,两面细绒的隔尿垫只要几十元钱而已。孕婴店买不到,可以到某宝上找找,样式图案都有很多选择。

  来源:美国孕产助手(微信号:MedTours_U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爸妈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