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哄孩子的方法,占2条搞不好毁孩子一生!

2017年04月12日 15:58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做优秀孩子身后了不起的家长并非易事,陪孩子讲究陪伴的技巧,罚孩子有惩罚的方式,哄孩子当然也要注意技巧。在这个打骂被诟病的时代, 很多父母恰恰忽略了,哄孩子也要讲求方式方法。以下哄孩子时6种错误方法,太多的父母都中招了。快看看你在其中吗?

  都怪XX弄疼了宝宝,打他!

  孩子刚学会走路,一不留神被地板上的玩具绊了一跟头,大哭起来。奶奶看到后,假装打地板:”宝儿,不哭,奶奶打它,都怪它不好。“  看孩子依然哭闹不止,奶奶急了“别哭了,我们下次不在这儿玩了,咱们去床上玩”说完抱起孩子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孩子摔倒,皆因为自己动作协调能力还不熟练,家长却一味把原因归结于地板!试问地板安安静静地在那儿可是一动没动,它有什么责任?这样的处理方法,只会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以后但凡有不顺心的事情,学会找各种借口。另外,家长过度的担心和惊慌,也会让孩子通过夸张的表情而放大内心的情绪。

  其实,真正聪明的父母,一定会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就得负责任。比如踢球打破邻居玻璃,父母别责骂孩子,应该带孩子主动去道歉,并给邻居买新玻璃,而且买新玻璃的钱要从孩子的零花钱中出。因为这样就让孩子明白,犯了错误是要自行承担责任的。当孩子4岁后,可以试着让他自己洗脸、洗袜子等小件衣物。洗脸时,父母可以帮孩子把水温帮他调好,帮他把洗澡用的毛巾什么的准备好,让他自己去洗,慢慢的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明白自己的责任。

  等你长到后就明白了……

  据说,80%家长面对孩子古灵精怪的问题时,会以“等你长大后就懂了、等你上到大学就知道了等等”回应。其实,这样的回答并不值得推崇,一句敷衍而糊弄的答案,很难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还会阻碍他们继续探索的欲望!作为智慧的家长,您应该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认真查询后,回答孩子的每一个有意思的提问,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还能让自己涨不少姿势。

  宝宝,给我也吃一口好吗?

  孩子吃最爱的东西,爷爷跟孩子撒娇:“宝宝,吃什么呢?我吃一口行不行啊?”孩子或犹豫或拒绝,于是,爷爷接着说:”咦,这么小气呀?”最终,孩子是把手里的食物伸了过来,结果爷爷笑着说:“宝真乖,爷爷不吃,就是看看你肯不肯给奶奶吃,我家宝宝真是个好孩子,真棒!”或许,你认为,这对孩子而言,只是一个简单的玩笑。实际上,哪怕孩子再小,也会当真。你的拒绝、你的出尔反尔,只会导致孩子失去判断力!这样的行为也难以培养孩子分享的意识,只会让孩子误解,原来大人只是要我做出分享的动作,而不是真的想要这样东西。

  因此,当孩子分享给你东西时候,请一定“说到做到”不要最后拒绝,然后再夸奖孩子,你真大方。

  好好写作业,不用你帮忙

  “孩子,你好好写作业就行,不用你帮忙”。当一家三口吃完晚饭,孩子主动提出要帮你收拾剩饭残羹,你赶忙打住,临了还添一句:“妈妈来吧,当心你摔碎了!”

  你知道吗?家长在拒绝孩子帮忙的时候,孩子心里多少是有一点不快的,因为你脱口而出这句话时,背后往往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这不但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不利于培养自理能力,最惨的是,容易让他们养成依赖的习惯,当一辈子“妈宝男”!当孩子愿意主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多支持鼓励。即使宝宝这一次没有做好,甚至会做的乱七八糟,家长也不要因噎废食。委婉的指出不足之后,交代方法和技巧。相信下一次孩子一定能做好!

  吃药不苦,打针不痛

  孩子生病了,喂孩子吃药是件苦差事。“乖,别害怕,喝甜水咯。”“打针一点都不疼,一下儿就完了。”在父母喂孩子药和打针时,总看到他们这么哄孩子。尽管想让孩子踏实安静吃药绝非易事,可家长不能为了达成目的,就借助谎言让孩子接受。1次2次糊弄过去简单,等再3再4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不管孩子是否听得懂,都要给宝宝一个心理缓冲和安慰。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打针有一点疼,但坚持一下马上就好了。”也可以给宝宝打气:“如果你忍住不哭,一定是个勇敢的宝宝。当然,最有力的鼓劲打气儿,莫过于告诉孩子,有妈妈在。

  来源:父母课堂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