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榜样:英国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原型。

专题摘要 更多>>

作为家长,你会选择让孩子接受“私塾”教育吗?
  不满于流水线作业般千篇一律的学校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领孩子“逃”出校园,自己在家教育孩子。受限于时间和能力有限,加上孩子成长过程中人际交往等需求,一部分家长正尝试将孩子集合起来,共建理想教育的实验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私塾”家长互助结联盟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
  “小众化"VS"普通教育",哪种方式更适合孩子?这两种不同教育方法教出来的孩子又有哪些区别?
  这种在中国兴起不到10年的新型教育方式,是否能接地气?发展下去是否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另一种小型学校?
  “私塾”教育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又包括哪些?

“在家上学”的由来 更多>>

  “家庭学校”,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一些欧洲国家称为“家庭教育”(home education)。如今的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主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家庭学校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
  家庭学校比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家庭学校有一定的课程设置,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

当代“私塾”PK 学校教育

正和老师在户外活动的“私塾”孩子们

正和老师在户外活动的“私塾”孩子们

普通小学生的上课情景

普通小学生的上课情景

孩子在学校学什么?

  • 当代“私塾”:灵活安排的各类课程,以玩耍、培养各类能力为主
  • “私塾”一:上午是语文、英语等文化课的自学与辅导,下午则是各类活动,如生物观察与实验、剧场工作坊、纪录片讨论、计算机与网络课、阳台种植、糕点制作等等;“私塾”二:书法、武术、野外探险、参观博物馆、周末郊外游学……“私塾”三:主要进行经典教育,中文经典如四书五经,英文经典如莎士比亚代表作等。
  • 普通学校: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教材,课外活动等
  • 以一般小学为例,小学生课程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科学,音乐,计算机,体育,美术,思想品德,书法,人自然社会,乡土,劳动,班会,综合,健康,思维等。

教学环境什么样?

  • 当代“私塾”:一般位于租来的居民区或小院里,用具多为自力更生
  • 某“私塾”:教室“杂乱而有生气”:一般有窗帘、椅子、纸笔,由大家支持的电饭锅、古筝和茶具。孩子们自己量了房间面积,铺了地毯;四张床板刚刚被安装完成;彩纸、画笔散乱在地上……
  • 普通学校:校园里有操场、教学楼,教室里主要有黑板、课桌椅
  • ”校园里绿树成荫,教学楼错落有致。一进校园便可以看见我们经常出入的图书馆;还有美丽的地理生物园,还少不了我们学习的实验楼,信息楼,音乐室,历史室,民乐室……“——摘自某小学生作文

怎样的教学理念?

  • 当代“私塾”:快乐学习,自由发展
  • “私塾”一:互助教学模式加课外实践,培养出爱提问、会探索、明事理、爱生活、有梦想的世界公民;“私塾”二:让学生们在上大学之前学他们想学的,做他们想做的。在熏陶和自我探索之间,在自由自律之间,快乐学习。
  • 普通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以小学为例,主要培养小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掌握各科初级的知识,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孩子?

  • 当代“私塾”:目前以小学年龄段孩子最常见
  • 理想的“家庭学校”理论上可以支撑直至大学的课程。但是在中国,”私塾“规模较小,结构不稳定,孩子们主要是六七岁到十五、六岁(基本对应小学和初中),直接受制于家长们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
  • 普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适合的班级进度
  • 理论上,3岁~18岁的孩子都可以进入适合的普通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三)。

专家观点:“私塾”的重要价值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我国“在家上学”的实践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呈现多元,但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强调对儿童的爱和尊重,实施以每一个学生为本的个性化的教育。这一实践顺应了社会结构分化、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增加教育的选择性、丰富性和提供高品质的教学,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具有重要价值。

专家观点:“私塾”存在监管漏洞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我国目前私塾、学堂形态的在家上学,借用了概念,但存在“非法办学”的嫌疑。如果这些私塾不注册为学校或培训机构,其办学就存在“合法性”问题,使办学质量、校舍安全、受教育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出现监管漏洞,也使自身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同时容易造成社会对“在家上学”实质的误解。

专家观点:教育重任单靠家庭很难完成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游永恒:孩子现在还小,进行的也是低段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家长可能觉得可以“包打天下”。但教育毕竟是复杂的,教育的重任单靠家庭很难完成。孩子最终要融入社会,脱离“正常”社会情境的孤立教育,会慢慢显现出它的不足。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可是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专家观点:应修订法律给予“私塾”名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我国应启动《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允许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接受家庭教育,当然也必须对这种在家教育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对父母的教学资格、在家上学的质量监督等进行明确,避免由此催生非法办学和适龄儿童辍学。没有立法保障的在家上学,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只能在灰色地带游走,处境尴尬。

上“私塾”孩子的利与弊

:真正在家的孩子“性情比较平和”,“比较会玩,玩得有内容、有创意、专注力强”。
  :“私塾”孩子人数少,伙伴关系不一定稳固,孩子的陪伴诉求不一定能得到满足。

在家教育家长需具六条件

家长想脱离学校在家教孩子,或联合开办"私塾",至少要具备六个条件:
一,有关于孩子成长的清晰计划;
二,很好的耐心和情绪控制能力;
三,专业背景,具有课程教学能力;
四,较好的社交能力;
五,能给孩子找到固定的玩伴;
六,有执行能力。
  此外,在家上学也意味着在精力和金钱上远比普通学校高得多的投入。

当代“私塾”面临的主要问题

草根还是专业

  • 前者较为昂贵,但易于保持特色;后者能引发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孩子的增加将带来工作量的增加,仅靠家长的力量必然无法完成全部工作。如果要招聘专业教师或专职人员,后果则很可能是不可避免地向小型学校转变。

 缺乏办学资质

  • 孩子无法获得学籍,或是将学籍挂靠在不那么抢手的公立学校,国家也没有对“在家上学”现象做出专门解释,孩子们如何获得各个级别的学历证书,或者如何申请上大学,未来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期发展规划

  • 家长们认同的各类教育模式难以兼容:夏山、蒙氏、瑟谷、华德福、种籽、读经……“除了格外关注教育而对传统学校教育不满之外,家长们几乎找不到其他共同点”——这也是草根联盟尚能维系而一旦扩大规模便分崩离析的重要原因。

国内一些“在家上学”联盟

日日新学堂:2006年9月由四位家长共同创办于北京回龙观小区。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类、科学类、艺术类、体育类和社会实践类,课程时间灵活。学堂努力实践将西方的理性精神和东方的感悟式智慧结合在一起,实现一种“真”教育。

苍山学堂: 2010年由家长陈阵创办于大理苍山。学校设各种活动区域,孩子自主安排一日生活,规则由孩子们和教职员工一起通过自治会制订。学堂效仿英国夏山学校,让孩子回归自然,拥有幸福童年。目前,学堂正在全球游学。

六月小学堂:2010年8月由家长叶万红创办于广州佛山。语数外课程根据孩子不同的学习进度而定,欣赏课、科学课、劳作课等则混龄进行。延续孙瑞雪教育机构“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完整的成长”中成为“完整的人”。

蔬菜超人妈妈教育共生社区:2011年由宋夏艳创办于大理。不办学校,倡导将教育融化成“水”的生活方式。家长带着孩子共同深度参与。 学堂内部的资金物资共享,无固定学费。家长可通过提供劳动力为社区盈利,社区亦计划开创其他盈利途径。

网友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