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摘要:近日,卫生部明确表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并设置即日起至2012年9月1日为过渡期限,在此期间符合规定的产品在保质期内可继续销售。
一度被誉为“富含多种营养素、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道、促进生长发育”的“21世纪免疫之王”的牛初乳,在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吹捧和争议后,正式告别婴幼儿配方食品领域。
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天然牛初乳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多,并富含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牛初乳对婴幼儿来说不是传统食品,也不是必需食品。目前,牛初乳未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中。国际上也未允许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我国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标准后方准许使用。
牛初乳是不宜给婴幼儿尤其是0~6个月的孩子食用的。牛初乳酸度过高,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不合适,而且其中蛋白质的含量过高,这些都是婴儿适应不了的。与母乳相比,牛初乳所含营养是不全面的,缺少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所含蛋白中酪蛋白比例过高,婴儿消化不了,还能引起过敏。
目前科学界对牛初乳的研究还很不够,很多问题都还没搞清楚,基本没有科学可靠的实验——尤其是人体实验数据,而且更不能拿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来做实验,大多关于牛初乳的情况都只是头脑中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成人喝还可以,对待婴幼儿千万要谨慎。
专家认为,应该严格禁止把牛初乳当作营养品用来喂养婴儿。与母乳相比,牛初乳所含营养是不全面的,缺少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所含蛋白中酪蛋白比例过高,婴儿消化不了,还能引起过敏。
“婴儿最佳的食品就是母乳。小孩出生后头几天吃奶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拿牛初乳来喂养婴儿,使婴儿不能及时获取他们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会导致婴儿营养不良,严重时就会变成俗称的‘大头娃娃’。”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儿科学会儿童保健学组组长、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丁宗一教授表示。
其实近1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很多儿童医院大量临床现象已表明前期孩子们服用牛初乳后,在五六岁之前确实比同龄宝宝高大、壮实、白胖,但宝宝正式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高,而转为横向发展,诞生了许多不高的超级胖墩,有些孩子甚至到了12-15岁根本停止了长高,可谓对孩子的“拔苗助长”和“提前透支”。
长期食用牛初乳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国内外科学研究较少,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
牛初乳目前尚未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中。国际上也未允许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
在新西兰规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补充剂类食品不得用于0~6个月婴儿,产品包装上明确指出:牛初乳不适合三岁以下人群食用。三岁以上,如有特殊原因(例:侏儒、先天性疾病)食用前须咨询专业医师。澳大利亚将牛初乳作为补充类药物管理。
有报道称牛初乳的免疫球蛋白高达50~150 mg/mL,是人初乳的50倍,确实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抵抗病毒、炎症的侵袭,因此被厂商宣传为“吃了能少生病”。
但实际上,牛初乳制成合格产品之前要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在此过程中其免疫球蛋白的活性会受到破坏,其活性一旦丧失,就跟普通蛋白质无异了。对于婴儿尤其是单纯人工喂养的婴儿如果添加含有牛初乳分离出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婴儿肠道抵抗力,对防治婴儿腹泻有帮助作用,但是如果直接添加牛初乳粉或冻干粉结果就不一定更好。
有关人员在对新疆某种奶牛的研究中发现,健康奶牛产犊后2~120小时内初乳中钙的含量高达150~186毫克/100克,牛常乳的钙含量则降到110毫克/100克;而人初乳的钙含量一般是牛的1/4,但完全能满足婴幼儿的需要,过量了反而会增加宝宝胃肠道和肾脏的负担。
牛初乳为69.82毫克/升,比牛常乳110.37毫克/升的含量还低,更远远低于人初乳 300.47毫克/升的含量,在促进宝宝神经发育方面,其作用远不及人初乳甚至牛常乳。
母乳蛋白质以乳清蛋白为主,其次为酪蛋白,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约为8:2;而牛乳蛋白质的比例恰好相反,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大约是2:8。乳清蛋白比例高,在胃中可形成比较稀软的凝乳,相反,酪蛋白比例过高,进入胃中遇到胃酸容易形成凝块,不利于宝宝消化吸收。
牛初乳的含量高于人初乳和牛常乳。因其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对糖尿病和并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含量过多对于婴儿正常的发育不一定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