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大便既是人的一种生理需求,也是由人的意识控制的。当小婴儿控制大便的意识还没有发生时,生理需求则占主导地位。排便是一种反射活动。如果排便反射经常被抑制,就逐渐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1岁左右的幼儿常常因为贪玩而忽略排大便,使粪便在大肠中停留过久,大便水分被吸收而变得干硬,结果不易排出,这也是产生便秘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及早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养成早晨定时大便的习惯很重要。必须说明的是,孩子对排便的自控意识要比排尿的自控意识形成得早一些。
孩子7个月以后,已经学会了独立坐并坐得比较稳了。一般孩子在大便前是有表现的,可能突然出现眼周围发红、眼神发呆、身体扭动、嘴角向两侧撇着使劲,甚至放几个臭屁。这时就可以练习孩子坐盆排便,大人可在一边扶着他。一旦孩子解出大便,一定要亲亲他,让孩子逐渐知道这样排便爸爸妈妈喜欢,自己也舒服。以后每天家长都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把孩子放在便盆上解大便,并用语言和表情向孩子示意向下使劲排便,几周之后,孩子一坐在便盆上,他的神经系统就会产生条件反射,促使他向下用力排便,这样就养成了每天坐盆大便的好习惯。1岁以后再逐渐训练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要大便。这样的训练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家长要有耐心。如果训练得当,孩子在2岁左右就可以完成如厕训练了。
尽量把排便的时间安排在早晨,每次坐盆的时间把握在5分钟左右,不要超过10分钟,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1岁以后,可以买一个小马桶圈放在成人的大马桶圈上,训练孩子坐马桶大便。如果家长训练得好,饮食没有特殊变化,孩子都会在固定时间内大便的。一般来说,孩子在2~2.5岁才能够很好地控制大小便。
声明:本文选自《张思莱小课堂》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

1.#校方回应不到时间不让小学...# 沸
校方回应不到时间不让小学生进校
331人参与讨论 | 1534人已投票
投票

2.#青少年自我保护途径有哪些# 沸
每周三周四中午12点,《大侦探·拾光季》双更,SVIP额外抢先看下集。
317.48万人阅读 | 672人参与讨论

3.#幼儿园用废旧纸箱自创迷宫...# 沸
4月8日,河南商丘一所幼儿园上传的趣味视频引发关注。视频里,老师们创意满满,将装书剩下的旧纸壳收集起来,精心搭建成一座“迷宫”。这些废弃纸壳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的开心乐园。小朋友们在曲折的纸壳通道中穿梭、探索,兴奋地欢呼雀跃,现场满是欢声笑语。
53人参与讨论 | 4人已投票
投票

4.#多孩家庭如何营造更好的教育环...#
多孩家庭如何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96.32万人阅读 | 3619人参与讨论

5.#孕妇在孕期被婆婆填鸭式投...# 新
孕妇在孕期被婆婆填鸭式投喂
1.44万人阅读 | 6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