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和恐惧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国外的研究发现害怕的出现要比人们预想地要早,在宝宝刚出生时就开始了。害怕和恐惧本来是人们企图摆脱或逃避某个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但对于宝宝而言,则是因为自己太幼小,缺少处理各种情境的经验,所以会经常出现害怕的情绪反映。 |
|
TOP.1半夜里的一声雷声过后,田恬的第一反应就是迅速滚到妈妈身边,然后两手搂住妈妈的脖子,两腿夹住妈妈的腰,象一只小壁虎一样的缠住妈妈。
多发年龄:0-4岁 |
TOP.2在佳奇1岁的记忆中,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打针了。每次佳奇不肯洗澡不肯好好吃饭时,妈妈总是拿出最后的杀手锏:“你要是再不听话,就会生病,就会打针了 。” 佳奇一听要打针,马上停止一切反抗行动,乖乖就范,可见打针的威慑力有多大!
多发年龄:0-8岁 |
TOP.3有人敲门,妈妈抱着辰辰去开门,是隔壁邻居家的装修工来借东西。黑黑的脸,看上去凶凶的样子。妈妈还没答腔,辰辰先“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了。
多发年龄:0-3岁 |
|
|
|
|
|
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专门研究过儿童童话中包含的恐怖情节的意义。他认定,和恐惧接触是儿童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儿童必须和恐惧接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克服恐惧。恐怖的场面也模拟和死亡的第一次接触。没有这些,人是不可能完全成长到成熟的。 我有话要说>> |
|
恐惧的产生与消除 >> |
|
恐惧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消除它?心理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的,因而做法各异。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名叫华生,他认为恐惧可以通过学习而产生,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消除。 |
|
适度体验恐惧利于孩子成长 >> |
|
热播的《哈利·波特》在片中经常出现惊险刺激场景虽然会使人感到害怕,如果联系整个剧情来看,它们都象征着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儿童在受到刺激后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这种刺激就是完全有益的。 |
|
孩子们喜欢毛骨悚然的感觉 >> |
|
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在我们的脑子里一种古老的“程序”启动。一旦我们涉险过关,就会从制造“幸福”的激素那里得到回报。所以人类会主动寻找风险感受恐惧——只要没有什么坏事发生的话。 |
|
倾听孩子恐惧背后特定的语言 >> |
|
父母有时并不明白,或是面对孩子的恐惧时也觉得不安而忽视它的存在。纵使这种处于灰色阴暗的感觉令人不安,但在这个神秘且沉重的感受后面,却是有着特定的语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