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教育不仅是一种财产管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格、品德和诚信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观念和习惯,将影响和改变孩子的一生。
东西方传统对于金钱财富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延及至儿童更为明显。“君子不言利”,何况小孩子乎!然而社会总是在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势不可挡,中国家长对于儿童与金钱的看法也呈现出新的变化,目前,多数家长已基本认同“对儿童进行理财教育”
的观点。那么,对于理财教育,家长应该持什么样的观点,怎样进行有效教育呢?
一、要摆正两种心态
“孩子还小,怎么能染上铜臭气?”有这种想法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是“一片净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因此,不能让孩子过早接触钱,在孩子面前也绝口不提“钱”字,即使孩子从爷爷奶奶、舅舅阿姨那里得到了压岁钱也要悉数上交,由父母作主。
持这种观点和做法的家长无疑有较深的传统思想,主观上想将孩子与钱隔离开,其实这多少有些一厢情愿了。因为现在的孩子见的、听的太多了,五六岁的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对钱的认识和想认识的欲望,家长如果一味遮遮掩掩,避而不谈,不仅会使孩子感到家长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使孩子对钱更加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时对金钱的认知产生了歧义,缺乏掌握能力,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会很不利。所以,家长切不可将孩子放在“罩子”里。钱不是“恶魔”,关键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运用。
就一个孩子,钱不给孩子花给谁花?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往往对孩子比较溺爱,有求必应。孩子在物质上太容易得到满足了,他们会认为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钱永远都在父母兜里,拿不完用不尽,这样的结果就是造就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金钱挥霍无度、虚荣、攀比、自私、冲动、盲目的人。分析一下经常见诸报端的“耐克班”、“啃老族”等社会现象,通过追溯他们的童年经历,通常都能找到类似这样的原因。前车之鉴应足以引起家长的重视,是给孩子“金山”,还是给孩子“地图”和“渔网”,这正是教育的本质问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