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学龄期 > 性格、行为、心理 > 《开明父母大学堂》

 了解非语言信息
 《开明父母大学堂》


  父母如果要成为一位有效的积极倾听者,当然必须对于孩子沟通时的非语言行为所代表之意义有所了解。通常孩子会借着下列的行为表现传递着不同的感受:

  (一) 脸部表情

  孩子的脸部表情会随着情绪和感受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常见有:

  1. 哭泣:可能表示孩子心理或身体受伤害、害羞、失望、不高兴、挫折、生气等的情绪。

  2. 微笑:可能意味着高兴、愉快、紧张焦虑的掩饰或蔑视他人。

  3. 掷东西:一种生气、失望、不满、受挫情绪的发泄表现。

  4. 僵直不动:可能表示恐惧、害怕、怀疑或吓呆了。

  5. 摇头:否认、不同意。

  6. 点头:同意、承认、认同。

  7. 打呵欠:意味无聊、没兴趣、想睡觉或精神不济的心情。

  8. 眼神集中:表示专注、有兴趣。

  9. 眼神逃避接触:表示焦虑不安、缺乏兴趣、害羞的感觉。

  (二) 音调与速度

  1. 说话结巴:可能是紧张、害怕、悲哀情绪的表现。

  2. 不说话:可能意味正在思考或悲伤、沮丧郁闷、不高兴。

  3. 说话速度很快:可能意味得意、高兴或紧张的情绪。

  4. 重声强调某些字:可能是谈话重点内容的强调。

  孩子非语言行为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相同的感觉可以借着不同的非语言行为予以表达。当然一种行为也可能代表各种不同的感受,具有不同意义。然而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拥有唯一独特的非语言行为表现,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感觉与情绪,改善个人倾听的技巧,重要的事情就是父母要学习注意观察与了解孩子非语言行为的意义。

  四了解话中隐含的意义

  当父母倾听孩子的谈话时,父母必须注意观察子女的非语言行为。当孩子与父母分享情绪感受时,父母要不时地与孩子眼神接触,但不是紧盯不放地注视,同时要避免打断孩子的说话,表现出注意、轻松、有兴趣了解的表情,并不时地用“是的”、“嗯”、“我了解”,偶尔点点头来表示你对他说话内容的注意,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父母这些种种表现都能流露“我关心、我正在听”的信息。在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倾听时千万不可以到处走动、边做事边听或背对着孩子,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令孩子认为你不关心他,对他所说的一切没有兴趣。此外,父母要避免对孩子说:“好啦!我想我了解,我知道你的意思。”因为这句话常常会让孩子不想说了,而父母所谓了解也许并不完全正确,毕竟对别人的感觉我们并不能真正知道,只能猜测罢了。



    关键字:父母  家教  社会生活  兴趣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800,000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热力推荐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