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育还是要生存”、“房奴+孩奴=一生为奴”……类似的苦涩调侃近来引起了家长们的空前共鸣,也催生了一个新名词———孩奴。所谓“孩奴”是指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失去了自我价值的生活状态。
在论坛上,不少家长,尤其是80后家长,晒孩子一年消费的帖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孩子上初中,一门课的补习费在上千元,几门课加起来要四五千元!”“今年宝宝就入托了,又要多支出1000元!”……这些帖子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养孩子难!
如果我们承认流行词汇是风向标,那么,目前被许多人挂在嘴边的“孩奴”,代表着一种令人忧虑的倾向。
您认为产生“孩奴”的深层根源是什么?是源于生育、抚养、教育、就业等现实压力,还是父母没有把自己的心态摆正?比如,以孩子为中心,放弃自己,把自己的生命搁置在孩子身上。本期话题就此展开讨论。
不要以爱的名义迷失自己
浙师大附中 程丹虹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常听到男人对女人婚前婚后进行比较,婚后的女性,特别是当了妈妈后的女性,形象分往往会大打折扣。女人们也是牢骚满腹,她们认为自己为了家庭牺牲了女孩时的许多梦想,却没有换来理解与尊重,于是这一类婚姻心理咨询往往是千篇一律的主题,那就是男人的不忠诚,女人的歇斯底里。
伤害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尝试着剖析一下其中的成因。
未嫁的女子,是骄傲的,她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男朋友心目中的女神。她们千娇百媚,一颦一笑都有人为之心动,每个女孩子都是徐志摩诗中的一枝丁香。
女人有了孩子,生活重心强烈倾斜,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前面跑,母亲左肩是孩子的书包,右肩是自己的挎包,手上拿着的是孩子的水杯,嘴里喊着“慢点!慢点!”一路小跑紧跟在后面。这个时候,母亲可能还来不及梳洗自己,来不及换上称心的服装,甚至可能还来不及吃上早饭。很多女性朋友在上班的时候还是一心惦记着孩子,惦记着孩子在学校是不是顽皮了,是不是受欺负了,学习是不是跟得上。下班时间一到,她们就拔腿往家里奔,她要去做饭,要去辅导孩子的作业!
孩子好不容易长大一点,上了初中或者高中,在生活上已经不太需要母亲的照料时,母亲又自觉自愿地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学校里有几个任课老师?任课老师有什么爱好?孩子是不是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有时候学校往往因为家长的干预不得不更换任课教师。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好,母亲更为之焦虑,焦虑之下,不免对孩子有一些过当的行为。比如说,担心孩子早恋啊,偷窥孩子日记啊。最难避免的,就是不停地对孩子的未来做一些不良揣测,给孩子施加压力,唠叨复唠叨,一场母子之间甚至家庭之间因为爱而产生的口水大战就难以避免了。
从爱的名义出发,走向黯淡的归途,从骄傲的天使沦为可悲的“孩奴”,这不应该是聪慧女人所应该得到的结局。
母亲爱孩子,要给孩子更多的尊重与自由,即使这件事情是错的,你可以给予一些提醒。即使孩子跌倒了,也能够让他在体验中学习,否则他将一直幼稚下去。更何况,事情往往只是你的一种判断,或许他并没有走错路。在我从教的10多年中,很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外地的学生更加自立,更有能力,也更乐观,他们一个学期中最多只能回家两三次,而本地学生的心理年龄往往会显得更加小一些,需要更多的扶持。
给孩子尊重与自由的同时,也给了自己尊重与自由,“独立”,永远是女人最需要的养料,有一点点书卷气,有一点点成就感,有一点点女人味,这样的女人一定能给孩子以骄傲的。
第三只眼睛看“孩奴”现象
市区 三人车
80后年轻人生活得不轻松:压在他们身上的几座大山让他们透不过气来,“房奴”、“孩奴”、“卡奴”等,哪一样都不能让他们活得潇洒。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真替他们捏一把汗。
但细细一想,50后、60后、70后,有哪一代是轻松潇洒走过来的?凭什么80后就不能过“月光族”的生活,不能当“奴”呢?难道说,80后为房子、车子、孩子奋斗,就是失去自身价值的生活状态?
在网上大晒账单,这是一种逃避现实,逃避责任的表现。我们的父辈还不是一辈子为了房子和孩子忙碌,到老了只能住几十平方米的房子,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只盼望着将未完成的事业交给下一代去实现。
我认为,80后太幸运了,你们的父母已经为你付出了很多,生了小孩他们甘愿为你当“保姆”;你们买房子,他们肯定会为你买一部分单,你还想怎么样?凭什么你必须在30岁之前就要拥有房子、车子和孩子?30岁以后不行吗?
我们的社会正步入老龄化,很多目标完全可以往后顺延:30岁以后再考虑生小孩,难道不行吗?“孩奴”这词让80后敬而远之:不敢上医院、不敢奢侈消费、不敢轻易换工作,以至于不少还没迈入“孩奴”队伍的年轻人提“孩”色变,年近三十也不敢要个一男半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你问过自己了吗?是你们的压力太大,还是自身的追求太过离谱……
《蜗居》中,郭海萍对养孩子发表了这样的言论:“吃的奶粉要进口的,尿不湿要名牌的。进出都要钱,整个儿一双向收费。”一语道出了80后养孩子的窘境,但这些真的是刚性需求、硬性指标吗?俗话说,穷有穷养,富有富养。没有能耐的,非得挤破北大、清华的大门吗?打肿脸庞充胖子,算什么好汉?!
生活就是这样,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我是一个70后“孩奴”(对这样的称谓我只是一笑而过),我甘愿当这样的“孩奴”。当我的女儿第一次叫我“爸爸”、迈出第一步、长出第一颗牙齿时,我所有的不快和烦恼都抛在脑后,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父亲。为了让女儿过得更快乐、更美好,我会加倍努力,再苦再累也是我的幸福。
80后能向社会乞讨什么?你给你的孩子穿金戴银又能怎样?你把孩子培养成“花钱机器”,是你的幸福还是孩子的幸福?其实,你只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会一辈子感激你,这也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幸福。
“孩奴”现象不仅仅与经济有关
市区 人人
家长有足够的财富,自然无须担忧养育孩子的费用问题,当然也就不会成为“孩奴”。
但要指出的是,“孩奴”问题也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比起以前,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好多了,为什么养育一个小孩都觉得累?这与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特别是育儿成本高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前,大家都穷,因为吃大锅饭,没感到有很大的压力。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升学、就业、工作,处处充满竞争。
以前,虽然穷,但读书、就医等很省钱。尤其是读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几乎不用花钱。一旦考上了大学,不但不用交一分钱的学费,每月还有一二十元助学金,毕业后,工作包分配。更重要的是,当时不存在择校现象,也没有各种课外的培训班,也就不用花冤枉钱。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但面对高昂的房价和孩子的培养费,人们深感生活不易。
不过,如今父母之所以成了“孩奴”,也与自身的心理因素有关。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们作茧自缚造成的。他们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点出发,不顾自身经济条件,什么都要追求最好的———幼儿园要当地最好的;如果小学、初中的学区不够好,那就花高价择校;上了好学校后,还要参加学费不菲的培训班……小孩的吃、穿、住等也要最好的。由于不切实际,支出严重脱离自身的经济条件,家长们只好拼命赚钱,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失去了自我价值。
穷时没有“孩奴”,经济条件好了反而出现“孩奴”,原因也与小孩子太少、养得太金贵有关。
以前,家里有好几个小孩,家长对小孩子实行“粗放管理”。现在只生一个孩子,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围着一个小孩转,小孩自然成了小皇帝。一大家子全力以赴,生怕自家小孩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落后。于是,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到读书,什么都要往当地最高标准靠。大家互相攀比,除了少部分富裕家庭外,大多数家庭都觉得心力交瘁。于是,“孩奴”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网友评论:
甘当“孩奴”
喜羊羊:我就是一个“孩奴”,我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我就愿永远守护他。
jinhuachengb: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也许“孩奴”,也是一种人生价值观。他(她)就是为了孩子而存在的。持这种心态者,女人为多,一方面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经过刻骨铭心的痛,感觉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如果没有孩子,你问她为什么活着,她会很茫然。
树静风不止:没有孩子,没有希望,也少了快乐。我感觉为孩子忙碌,很充实;看着他健康成长,很幸福。
飞渡长夜:“孩奴”我乐意当,只要自己觉得有意义就好。人的一生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挺好的。
南西子:既然为人父母,当然也会心甘情愿地当“孩奴”,这是天性使然。
老而不僵:一直喊着要做丁克家庭的我,因为遇到了一个爱我的男人,为了回报他的恩情或者爱情,我就生了个孩子。孩子出世时,我还没学会做妈妈:不愿意换尿布,讨厌他的哭声,甚至到了虐待的地步。
当孩子一天天开始回报我快乐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孩子是我快乐的源泉,是上天送我的最佳礼物,我怎么可以不爱他呢?我是那么快乐地做着“孩奴”啊!我不知道能拿出什么来宣泄我对孩子的爱。
我后悔没为他多积攒点房子,多积攒点票子。自从有了孩子,我的人生态度大逆转,玩世不恭的生活方式基本收敛,我开始计较每一分钱的去向。
因为父母就一个小孩
东金人:没办法, 就一个小孩, 不想当也得当。
不娶则已:主要是因为独生子女,家长的所有心思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抱着“必胜”的信念。不像从前,孩子多了,没那么多精力管,也就无所谓。
盒子66:我觉得:出现“孩奴”现象,一是因为孩子只有一个,他一个人就代表一代人!重任在肩,家长不想让自家孩子处于竞争劣势;二是做家长的价值观不明确。
“孩奴”现象是残酷的现实
wsyzf:所谓“孩奴”只是有人按照目前一些人近乎变态的高消费而进行的社会普遍化的臆想或夸张。我猜测有人弄出“孩奴”这个概念,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揭示自己这一代人所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提醒人们关注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80后,所面临的残酷现实。
应该承认,80后面临空前的生存压力,从就业到工作,从恋爱到婚后育儿……都面临不小的压力,因此还产生了“卡奴”、“房奴”和“蚁族”。但我们也应看到,80后本身就带有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特殊印记。他们成长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改革开放年代,父母看重。不少孩子缺少磨炼,对成家立业担惊受怕,对生儿育女就更没底,缺乏信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产生对责任的担忧感。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思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