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亲和需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http://www.sina.com.cn    《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 

  亲和需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亲和需要对儿童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2005年的《生活时报》曾经刊登过这样一个事件:在哈尔滨市动力区进乡街东山宿舍的家属楼里,生活着一对特殊的母女——她们身处闹市,却与世隔绝。母亲名叫姜滨蓝,是一个56岁的精神病患者。女儿名叫姜巍,是一个年仅16岁的花季少女。母亲的精神病导致多疑,认为女儿出去会不安全,所以姜巍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没有走出过自己家的家门。

  屋子里的电和水都被掐了。她们用下雨时接的雨水做生活用水,用烧木头的方式做饭。食物是由女孩的舅舅给买来,从楼下扔到阳台上,有时姜滨蓝也会从阳台上扔下一些钱,让好心人帮助买一些东西。

  姜滨蓝是个高中毕业生,生病前也很有才华。在封闭的环境中,姜滨蓝教了姜巍识字的方法,教了她如何查字典。除了写字之外,她还教了姜巍代数、几何等数学知识。小时候的姜巍上过幼儿园。

  在母女俩生活的小屋里,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这台收音机是她们与外界联系的一个通道。

  后来,这对母女终于被人们救出房间,送到了医院。

  被救出的姜巍身高一米四左右,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身体发育迟缓,走出小屋就患上了呼吸道感染。

  经过专家测试,姜巍具备基本的抽象认识能力、理解判断能力、计算能力、手工操作能力,掌握一些书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字能力,但对社会获得性知识难以理解。

  在测试姜巍的社会反应能力时,医生们选择了两道题:一是,当一个5岁的小孩用一把笤帚打你,你怎么办?另一道题是,假如一个20岁的小伙子用一把笤帚打你,你怎么办?这两道开放式的心理测试题,本来具有无数多的答案,可姜巍却束手无策,一个答案也没有。

  而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姜巍又表现得相当出色。医生问“磨刀不误砍柴工”是什么意思。姜巍的回答是“有备无患”。医生又问,轮船和汽车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姜巍的回答是“都属于交通工具,轮船在水里行驶,汽车在陆地上行驶”。

  她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很好。在母女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母亲通过语言、书本、文字等方式传授给她一些知识,锻炼了她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而母女俩的交流毕竟是有限的和单调的,她所有学到的只是在母女生活的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曾经出现过的常识和社会经验。

  测试结果表明,姜巍的情感发展比较迟钝,她的情感反应滞留在十一二岁儿童的水平,显得幼稚和单纯。

  这个例子说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孩子可以学习到知识,但是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人与社会生活不断调适,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整个过程,即一个人进入社会以后终身接受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的教化,完善与发展个性的过程。

  个人的社会化有两大意义:第一,不断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创造条件。一般说来,人自幼在家庭中生活,即是社会化的开始。他们接受社会刺激的影响,经过社会生活的培养教化成为一个社会分子,并继续进行社会化,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使他的才能和创造性不断得到表现,不断进步和发展。第二,使新生一代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延续及发展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如果社会化失败了,需要从社会不欢迎的生活方式转变,就需要进行再社会化。

  简单地说,每个人生下来都只是一个生物的人,是一个个体。脱离母体之后,他开始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发生关系,先是家庭中的长辈,后是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学校的老师、同学,工作中的领导、同事,妻子、儿女等等。人是群体动物,正常生活一定是生活于社会中,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需要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也要学习社会规范、行为准则。通过学习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这种学习,不是从书本上来的,而是来自社会生活,通过与不同的人交往,参与不同的群体活动,在生活中感悟。如果脱离了群体,就失去了这种学习的机会。

  社会化也是人们学会共处和彼此有效相互作用的过程。它要求人们掌握人际关系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并且获得顺利实现这些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如何,对其一生影响非常大。许多社会科学学者认为,早期社会化是决定儿童日后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生活参与的关键性因素。如果一个人长期对社会刺激不能适应,不能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反应,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格格不入的心理,容易引起精神变态。

  亲和需要强烈,儿童就会更积极地融入社会。与人交往,这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生存的需要。儿童在成长中通过与人的交往学习社会规范。交往为儿童提供了证明自己与评价别人的机会。通过交往,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就会进行得更快更完善。如果用强制的手段剥夺儿童社会性交往的机会,就会造成儿童心理发展迟钝,发展速率减缓,身体机能控制不良,智力、记忆和模仿力的发展水平下降,社会性发展受到阻抑。这是前面的事例已经证明了的。

  伙伴交往是儿童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逐步完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美国学者给儿童制定的“社会化”标准,其中的一条就是“至少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之久”。亲和产生群体的社会促进作用,使孩子有更多的尝试性机会。所谓社会促进就是一种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在社会群体中,由于许多个体对某一刺激的一致反应,而加强了每一个个体对该刺激的反应倾向和强度。例如,一个儿童在家里吃饭吃得非常少,每次吃饭都要大人在后面追着才能吃点儿。但是偶然一次,他去邻居家玩,和邻居家小朋友一起吃饭,出乎父母的意料,孩子吃得非常香。带儿童出去玩,如果是一个儿童,他往往表现得畏首畏尾,紧跟着父母;如果是三个儿童,他们的胆子好像就都大了起来。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多数人在一起时就敢做。一个人的时候,他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怯懦,而跟别的儿童在一起就程度不同地减轻了这种怯懦。这就使儿童尝试了更多的自己不敢做的事情,多了许多的体验。

  据报道,英国有个家庭举家迁往澳大利亚,原因是孩子的小伙伴全家已决定迁往那里,为了不使孩子中途失去伙伴,这个家庭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这个家庭为什么这样重视孩子的伙伴呢?因为他们的孩子生性怯懦,从小就什么都怕,连毛毛虫都不敢碰,而邻居家的孩子天生胆大,喜欢玩些有惊险味道的游戏。两个孩子结成伙伴后,胆小的孩子也渐渐地变得勇敢起来。

  总之,亲和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寻求伴侣和友谊的需要。亲和需要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对儿童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